抑音结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6516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抑音结构,应用于一阴极射线管用的内屏障,该结构至少包含:一框架;一内屏障;一肋,设置于该框架或该内屏障上;以及至少一固定组件,用以固定该框架与该内屏障;借由该肋与该框架或该内屏障相接触,减少该框架与该内屏障的接触面积,进而抑制该框架与该内屏障在震动时所产生的噪声。(*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指一种阴极射线管用的内屏罩的。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的内屏罩在阴极射线管中的关系构造图。如图1所示,其中一框架11与一内屏罩12利用一弹片13将其两者固定。在消磁过程中,由于磁力作用,该框架11与该内屏罩12会产生震动,而在该框架11与该内屏罩12的接触面积部分14便会产生噪声。因此,如何消除该框架11与该内屏罩12在消磁过程中因震动而产生的噪声,是阴极射线管(CRT)
要加以研究改进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抑音结构,减低阴极射线管在消磁过程中,因磁力作用而使框架与内屏罩震动所产生的噪声。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抑音结构,应用于一阴极射线管用的内屏罩,该结构至少包含一框架;一内屏罩;一肋,设置于该框架或该内屏罩上;以及至少一固定组件,固定该框架与该内屏罩;借由该肋与该框架或该内屏罩相接触,减少该框架与该内屏罩的接触面积,进而抑制该框架与该内屏罩在震动时所产生的噪声。此外,该补强肋具有增加结构强度的作用,也有助于抑制噪声的产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该肋为三角形。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该肋为梯形。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该肋为弧形。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该固定组件为一弹片。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该固定组件为一插梢。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该内屏罩的材料为高导磁率材料。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该内屏罩以抽引方式制造而成。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该内屏罩以弯折方式制造而成。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该肋以冲压方式产生。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另一种抑音结构,应用于一阴极射线管用的内屏罩,该结构至少包含一框架;一内屏罩;以及至少一固定组件,固定该框架与该内屏罩;使该内屏罩与该框架的接触部分上翘一特定角度,以减少该框架与该内屏罩的接触面积,进而抑制该框架与该内屏罩在震动时所产生的噪声。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该固定组件为一弹片。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该固定组件为一插梢。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该内屏罩的材料为高导磁率材料。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该内屏罩以抽引方式制造而成。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该内屏罩以弯折方式制造而成。根据上述构想,其中该特定角度为10°以下。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抑音方法,以减低阴极射线管在消磁过程中,因磁力作用而使框架与内屏罩震动所产生的噪声。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抑音方法,应用于一阴极射线管用的内屏障,该方法的步骤至少包含提供一框架及一内屏罩;提供一肋,设置于该框架或该内屏罩上;以及提供至少一固定组件,将该框架与该内屏罩固定;借由该肋与该框架或该内屏罩相接触,减少该框架与该内屏罩的接触面积,进而抑制该框架与该内屏罩在震动时所产生的噪声。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另一种抑音方法,应用于一阴极射线管用的内屏罩,该方法步骤至少包含提供一框架及一内屏罩;以及提供至少一固定组件,将该框架与该内屏罩固定;将该内屏罩与该框架的接触部分上翘一特定角度,以减少该框架与该内屏罩的接触面积,进而抑制该框架与该内屏罩在震动时所产生的噪声。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抑音结构及其方法,确实可以抑制框架与内屏罩震动而发出的噪声。此外,该补强肋具有增加结构强度的作用,也有助于抑制噪声的产生。并且不需要增加成本。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构造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构造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构造图。如图2所示,其中一抑音结构具有一框架21,一内屏罩22,一固定组件23以及一肋24。该肋24设置于该内屏罩22 上,利用该固定组件23使该内屏罩22与该框架21固定,使得该肋24与该框架21相接触,以使得该框架21与该内屏罩22之间形成一接触面积部分25,且该接触面积部分25为该肋24与该框架21的接触面积,因此该框架21与该内屏罩22的接触面积部分25便比传统技术中的接触面积大幅减少,进而抑制该框架21与该内屏罩22在震动时所产生的噪声。此外,该补强肋具有增加结构强度的作用,也有助于抑制噪声的产生。当然,该肋24的形状并不限定,由于所制作的方法通常以冲压方式,所以通常以三角形、梯形及弧形等易于冲压脱膜的设计为主,且该肋24的宽度宜控制在2~8mm,深度则必须搭配该内屏罩22的固定状况而控制在0.5~4mm之间,以避免加工量过大材料破裂或组装时不慎造成的零件对位扭曲。所用来固定该框架21与该内屏罩22的该固定组件23则大多使用弹片或是插梢,贯穿该框架21与该内屏罩22使其两者固定。其中,为了提高该内屏罩22的磁蔽效果,一般采用高导磁率(Permeability)材料来制作该内屏罩22,且大多使用抽引(Drawing)或者弯折(Bending)的方式。由于该框架21与该内屏罩22的接触面积已成为图中所示的该肋24与该框架21的接触面积部分25,如此当该框架21与该内屏罩22在消磁过程中,该框架21与该内屏罩22因磁力作用而震动所产生的噪声可以大幅减低,以达到抑制噪声的目的。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构造图。如图3所示,其中一抑音结构至少包含一框架31,一内屏罩32,一同定组件33。其中该固定组件33将该框架31及该内屏罩32固定。而该内屏罩32上翘一特定角度34,以使该框架31与该内屏罩32的接触面积部分35减小,进而抑制该框架31与该内屏罩32在消磁过程中因磁力作用而震动所产生的噪声。其中该固定组件33可以为弹片或插梢,且为了提高该内屏罩32的磁蔽效果,一般会使用抽引(Drawing)或者弯折(Bending)的方式并采用高导磁率(Permeability)材料来制作该内屏罩32。而上翘的该特定角度34则宜控制在10°以下,以避免该内屏罩32与框架31间的间隙过大,电子束会从其间窜出造成二次反射。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抑音结构确实可以借由减小框架与内屏罩的接触面积,而达到抑制阴极射线管(CRT)在消磁过程中,因磁力作用使框架与内屏罩震动而所发出的噪声。此外,该补强肋具有增加结构强度的作用,也有助于抑制噪声的产生。并且不需要增加成本,就可制造出具有进步性与新颖性的产品,具有产业上的实用性。本专利技术由熟知此技术的人士所作的诸般修饰,均在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抑音结构,应用于一阴极射线管用的内屏罩,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 一框架; 一内屏罩; 一肋,设置于该框架或该内屏罩上; 至少一固定组件,固定该框架与该内屏罩;以及 借由该肋与该框架或该内屏罩相接触,减少该框架与该内屏罩的接触面积,进而抑制该框架与该内屏罩在震动时所产生的噪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音结构,应用于一阴极射线管用的内屏罩,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一框架;一内屏罩;一肋,设置于该框架或该内屏罩上;至少一固定组件,固定该框架与该内屏罩;以及借由该肋与该框架或该内屏罩相接触,减少该框架与该内屏罩的接触面积,进而抑制该框架与该内屏罩在震动时所产生的噪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肋为三角形、梯形或弧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组件为一弹片或一插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屏罩的材料为高导磁率材料。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屏罩在以抽引方式制造而成或以弯折方式制造而成。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肋是以冲压方式产生。7.一种抑音方法,应用于一阴极射线管用的内屏障,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下列步骤提供一框架及一内屏罩;提供一肋,设置于该框架或该内屏罩上;提供至少一固定组件,将该框架与该内屏罩固定;以及借由该肋与该框架或该内屏罩相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国贤陈国政王进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