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沸石抗菌复合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6124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银沸石抗菌复合面料,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内层、银沸石纤维层和防水层,银沸石纤维层以银沸石抗菌纤维纺成的纱线织造,防水层是由膨胀纤维纱线编织而成的纬平针结构,通过一针织工艺将银沸石抗菌纤维纱线、膨胀纤维纱线和混纺纱织造成银沸石抗菌复合面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气石粉末和银沸石粉组合的技术手段,银沸石纤维层在不增加制备成本的基础上提高了传统载银沸石纤维层的抗菌效果;最外层设置的防水层扩大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使用范围,而内里的亲肤内层提高了以银沸石纤维层为主的银沸石抗菌复合面料的舒适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适用场合广泛,功能多样,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银沸石抗菌复合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新型纤维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银沸石抗菌复合面料。

技术介绍

[0002]从人类智商开化时起,人们都会穿着衣物,或因遮羞,或因保暖。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穿着衣物来往于市井街道,奔波于学习工作,难免会接触到各种细菌,污渍。有时候出门在外不方便频繁更换衣物,白天藏于衣服纹理处的细小细菌就会通过衣服布料的缝隙接触皮肤,进而通过毛孔侵入肌肤。长年累月,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威胁。
[0003]众所周知银离子具有抗霉菌杀菌的作用,市面上的含银抗菌纤维一般采用镀银纤维、银纳米纤维和银离子纤维制成面料来实现银离子的抗菌效果;然而,镀银纤维一般采用单质银包覆纤维表面纺织得到,抗菌效果虽好但是成本太高,适用范围狭窄;且银粉容易脱落;加入纳米银或纳米材料载银粉体纺丝的方式存在银被氧化、纳米银容易团聚的问题,其抗菌效果往往不能达到预期。
[0004]因此,本技术设计出了一款既能亲肤又能抗菌的新型多功能面料,解决上述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以银沸石纤维层为主的银沸石抗菌复合面料。
[0006]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银沸石抗菌复合面料,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内层、银沸石纤维层和防水层,所述银沸石纤维层以银沸石抗菌纤维纺成的纱线织造;所述防水层是由膨胀纤维纱线编织而成的纬平针结构,通过一针织工艺将所述银沸石抗菌纤维纱线、所述膨胀纤维纱线和混纺纱织造成所述银沸石抗菌复合面料。/>[0008]进一步地,所述纬平针结构的经纬向之间的空隙最大长度小于所述纱线直径的20%。
[0009]进一步地,所述内层为包括棉、麻纤维和莫代尔纤维的所述混纺纱编织而成。
[0010]进一步地,所述棉、所述麻纤维与所述莫代尔纤维的混纺比为60:20:20。
[0011]进一步地,所述银沸石抗菌纤维包括聚酯纤维和抗菌粉末。
[0012]进一步地,所述抗菌粉末包括银沸石粉、电气石粉末、咪唑鎓盐和偶联剂。
[0013]进一步地,所述抗菌粉末的粒径为0.5

0.8μm。
[0014]进一步地,所述聚酯切片为PET、PBT、PTT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进一步地,所述膨胀纤维纱线由所述膨胀纤维加捻而成。
[0016]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7]本技术通过电气石粉末和银沸石粉组合的技术手段,银沸石纤维层在不增加制备成本的基础上提高了传统载银沸石纤维层的抗菌效果;最外层设置的防水层扩大了本
技术的使用范围,而内里的亲肤内层提高了以银沸石纤维层为主的银沸石抗菌复合面料的舒适度,本技术的适用场合广泛,功能多样,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银沸石抗菌复合面料的示意图;
[0019]图中标记表示说明:
[0020]1‑
内层;2

银沸石纤维层;3

防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3]实施例1
[002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银沸石抗菌纤维,按重量份数计,包括聚酯切片90份和抗菌粉末10份;其中,抗菌粉末,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0025][0026][0027]在本实施例中,抗菌粉末的粒径为0.5

0.8μm。聚酯切片为PET、PBT、PTT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8]实施例2
[0029]本实施例提供实施例1中的银沸石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S1:制备银沸石粉;将沸石放入马弗炉中350℃下煅烧1h,之后加入10%氯化钠溶液中,取出静置1h后70℃水浴加热2h,滴加10%稀盐酸溶液,控制滴加时间为5min,升温至75

80℃,超声,磁力搅拌15

20min,加入硝酸银,继续搅拌30min,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烘干,制得银沸石粉,控制沸石、10%氯化钠溶液、10%稀盐酸溶液和硝酸银的重量比为1∶10

15∶10

15∶0.5

0.8;
[0031]S2:制备抗菌粉末:将银沸石粉、电气石粉末、咪唑鎓盐、偶联剂混合均匀,并于300

400℃中搅拌加热2h,待冷却后球磨成足够细的粉末,即得抗菌粉末;
[0032]S3:按重量配比称取聚酯切片和抗菌粉末,并分别加入中速混合机中,使一起搅拌3~15分钟,待混合均匀后出料加入双螺杆挤压机,经螺杆机挤压共混、熔融,再进行纺丝,得到银沸石抗菌纤维。
[0033]本实施例中,步骤3中,熔融温度为220~280℃,卷绕速度控制在1000~3000m/min,热定型温度为80℃~150℃,牵伸倍数控制在2~6倍之间。
[0034]实施例3
[003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银沸石抗菌复合面料,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内层、银沸石纤维层和防水层,银沸石纤维层以实施例1银沸石抗菌纤维纺成的纱线织造;防水层是由膨胀纤维
纱线编织而成的纬平针结构,内层为棉麻纤维和莫代尔纤维混纺纱编织而成,通过一针织工艺将银沸石抗菌纤维纱线、膨胀纤维纱线和混纺纱织造成银沸石抗菌复合面料。
[0036]本实施例中,膨胀纤维纱线由膨胀纤维加捻而成,纬平针结构的经纬向之间的空隙最大长度小于纱线直径的20%。
[0037]应用例
[0038]将实施例3中面料与市售面料进行性能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0039]表1抑菌效果对比
[0040][0041]由表1中的数据可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银沸石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银沸石抗菌纤维制备时采用了电气石粉末混合银沸石的技术手段,含有电气石的面料在摩擦后可以释放负离子,与氧气结合可以形成负氧离子,在不增加制备成本的基础上提高了传统载银沸石纤维层的抗菌效果;最外层设置的防水层扩大了本技术的使用范围,而内里的亲肤内层提高了多功能面料的舒适度,扩大了适用场合,功能多样,实用性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银沸石抗菌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内层(1)、银沸石纤维层(2)和防水层(3),所述银沸石纤维层(2)以银沸石抗菌纤维纺成的纱线织造;所述防水层(3)是由膨胀纤维纱线编织而成的纬平针结构,通过一针织工艺将所述银沸石抗菌纤维纱线、所述膨胀纤维纱线和混纺纱织造成所述银沸石抗菌复合面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勤霞马仁和林世芬胡永海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