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NMP回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6112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NMP回收设备,由以下部件组装而成:反应釜塔,由位于反应釜塔顶部圆柱体状的上釜腔、位于反应釜塔中间部分的中釜腔以及位于反应釜塔下方的下釜腔;反应釜塔底部设有排液管道;分隔壁,位于中釜腔和下釜腔之间,并将中釜腔和下釜腔隔开;导流筒,设置在分隔壁的中央,其形状为圆柱体或倒锥体;第一加热组件,设置在靠近下釜腔的底部;第二加热组件,设置在中釜腔内,呈圆棒状,其一端固定在反应釜塔的釜壁,其另一端与地面平行,并往中釜腔延伸;旋转机构,设置在靠近下釜腔的底壁之上,且将第二加热组件嵌套在内;蒸汽管道,连接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的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降低设备堵塞和清洁频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降低设备堵塞和清洁频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降低设备堵塞和清洁频率。

NMP recovery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NMP回收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化学回收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NMP回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N

甲基吡咯烷酮,英文名是N

methyl
‑2‑
pyrrolidone,简称NMP。NMP回收机是指专门回收NMP的设备,NMP回收机分为两种:冷冻回收式和转轮回收式,用过的,脏废的甲基吡咯烷酮可以通过溶剂回收机加真空减压系统可以进行回收利用。因其沸点比较高,所以不能采用直接回收方法,通过真空减压,可以降低回收加热温度,保证回收品质,提高回收安全系数有以上性质可以看出,该物质与水可以互溶,放热只是他溶解到水里放出的溶解热,类似于浓硫酸加入水里也会放出大量的热。
[0003]由于NMP的价格不低,因此可以回收NMP则可以减低生产成本。现有技术中,混合液中的NMP回收方法是通过真空脱水,然后用离心机分离附页中的结晶盐,然后将清液放入 NMP精馏塔,再以真空精馏方式精馏回收NMP,剩余的残留液稀释排放。
[0004]但申请人在实现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0005]混合液在间歇真空精馏脱水时,由于NMP中不溶解盐(主要是氯化钠NaCl),脱水过程中脱水精馏塔塔釜内随着水的减少,大量的盐开始结晶析出,结晶盐产生时只能堆积在塔釜下部和加热管道之间的空隙,这样一方面影响了加热效率,另一方面还会在放料时难以将结晶盐排尽。一般情况下结晶盐能够随着液料排走的占比约为43%,其余的盐则残留在塔釜内,导致堵塞塔釜。每隔3

4天就要对塔釜进行清洗,降低了设备利用率以导致生产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NMP回收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设备易于堵塞和需要频繁清洁导致生产效率受到影响的技术问题,达到了降低设备堵塞风险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效果。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NMP回收设备,由以下部件组装而成:
[0009]反应釜塔,由位于所述反应釜塔顶部圆柱体状的上釜腔、位于所述反应釜塔中间部分的中釜腔以及位于所述反应釜塔下方的下釜腔;所述反应釜塔底部设有排液管道;
[0010]分隔壁,位于所述中釜腔和下釜腔之间,并将所述中釜腔和下釜腔隔开;
[0011]导流筒,设置在所述分隔壁的中央,其形状为圆柱体或倒锥体;
[0012]第一加热组件,设置在靠近所述下釜腔的底部;
[0013]第二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中釜腔内,呈圆棒状,其一端固定在所述反应釜塔的釜壁,其另一端与地面平行,并往所述中釜腔延伸;
[0014]旋转机构,设置在靠近所述下釜腔的底壁之上,且将第二加热组件嵌套在内;
[0015]蒸汽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的入口。
[0016]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由垂直固定件、转轴、围绕件和圆圈盖体组成;所述垂直固定件有一对,分别固定在所述旋转机构的两端;所述转轴装过所述旋转机构中轴线并固定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围绕件呈片状并加热组件连接固定在所述旋转机构两端的圆圈盖体。
[0017]更优选的,所述导流筒的形状为倒锥体。
[0018]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应釜塔的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与所述转轴轴连接。
[0019]更优选的,所述第二内设多条迂回加热管。
[0020]特别优选的,所述下釜腔两侧还设有吹气管。
[0021]本申请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22]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设置在下釜腔的旋转机构结合隔开中釜腔和下釜腔的分隔壁以及允许流体从下釜腔流往中釜腔的导流筒再配合分别位于下釜腔和中釜腔的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使得在中釜腔空间内第二加热组件使含盐NMP水溶液中的水分得到加热蒸发,形成结晶盐并停留在分隔壁之上以形成中部结晶空间,避免积聚在反应釜塔的底部;此外,在旋转机构的搅动之下,结晶盐悬浮在釜液中,而不会沉积在下釜腔底部;与此同时,第一加热组件被转动机构嵌套在其内部,釜液边被搅拌边被加热,混合盐晶体的釜在转动之下,上升并经过导流筒进入到中釜腔,在釜液上升的过程中,原来位于下釜腔的晶体一起随着釜液流入中釜腔,中釜腔在第一加热组件加热下,釜液蒸发并使得晶体饱和度提高,有利于盐晶粒子的生长。上釜腔的液体可以沿着釜腔壁流入中釜腔,或穿过导流筒流入下釜腔以填补上流腔液上升而留下的体积。蒸馏结束后,旋转机构继续转动,大部分盐晶体悬浮在釜液中并排出反应釜塔,减低停机清洁的需求。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设备易于堵塞和需要频繁清洁导致生产效率受到影响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降低设备堵塞风险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中的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0

流体方向,100

反应釜塔,110

下釜腔,120

中釜腔,130

上釜腔,140

分隔壁, 200

蒸汽管道,310

第一加热组件,320

第二加热组件,400

旋转机构,410

垂直固定件,420
‑ꢀ
转轴,430

围绕件,500

导流筒,600

驱动马达,700

吹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7]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通过提供一种NMP回收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设备易于堵塞和需要频繁清洁导致生产效率受到影响的问题,在采用设置在下釜腔110的旋转
机构400 结合隔开中釜腔120和下釜腔110的分隔壁140以及允许流体从下釜腔110流往中釜腔120 的导流筒500再配合分别位于下釜腔110和中釜腔120的第一加热组件310和第二加热组件 320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下实现了降低设备堵塞风险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有益效果。
[0028]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实施方案的总体思路如下:
[0029]采用设置在下釜腔110的旋转机构400结合隔开中釜腔120和下釜腔110的分隔壁140 以及允许流体从下釜腔110流往中釜腔120的导流筒500再配合分别位于下釜腔110和中釜腔120的第一加热组件310和第二加热组件320等一系列技术手段。使得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NMP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部件组装而成:反应釜塔,由位于所述反应釜塔顶部圆柱体状的上釜腔、位于所述反应釜塔中间部分的中釜腔以及位于所述反应釜塔下方的下釜腔;所述反应釜塔底部设有排液管道;分隔壁,位于所述中釜腔和下釜腔之间,并将所述中釜腔和下釜腔隔开;导流筒,设置在所述分隔壁的中央,其形状为圆柱体或倒锥体;第一加热组件,设置在靠近所述下釜腔的底部;第二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中釜腔内,呈圆棒状,其一端固定在所述反应釜塔的釜壁,其另一端与地面平行,并往所述中釜腔延伸;旋转机构,设置在靠近所述下釜腔的底壁之上,且将第二加热组件嵌套在内;蒸汽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的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步思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玮士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