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油藏改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6059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裂缝油藏改造工艺。裂缝油藏改造工艺,包括:设定裂缝油藏压裂参数评价标准;选定裂缝油藏,并确定裂缝油藏的参数;对比裂缝油藏的参数和裂缝油藏压裂参数评价标准,并确定边底水影响等级和形成复杂水力裂缝条件等级;根据边底水影响等级和形成复杂水力裂缝条件等级确定裂缝油藏的预设分区;确定裂缝油藏的改造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裂缝型边、底水油藏储层改造工艺技术、参数选取的针对性不强、有效性不高与方案设计的便捷性较差的问题。性较差的问题。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裂缝油藏改造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开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裂缝油藏改造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油气田压裂作业是目前油气田增产最常用的技术,它是通过地面高压泵注设备把压裂液体注入地层,使地层破裂形成一条裂缝,随后并把石英砂、陶粒等支撑剂随压裂液体一同泵注入地层,填充已形成的裂缝,建立井远端油气运移至井底的通道,达到开发油藏油气的目的。
[0003]目前,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已经成为低渗透以及非常规油气藏中有效的开发主体技术,水平井分段压裂的工艺技术、参数选择是影响油藏能否经济合理地进行储层改造的关键。
[0004]裂缝型边、底水油藏是较为常见的油藏类型,该类油藏压裂改造除了需要更好地增大水力裂缝波及面积/体积,合理避水、减小压裂沟通边底水导致底水锥进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0005]现有技术中,对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储隔层岩石力学特征、可压性等有较为全面的惯例性的分析流程。对于裂缝型边、底水油藏,其边、底水的影响程度主要考虑避水高度,以及水力裂缝纵向向下延伸距离。但是边、底水的影响程度未考虑地层压力和有效天然裂缝倾角的影响,且未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量化;也未对边底水影响程度和储层形成复杂水力裂缝条件进行综合量化评价分析,更未形成快速决策图版。缺乏可靠的压裂方案设计依据,裂缝型边、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效果不一。
[0006]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裂缝型边、底水油藏储层改造工艺技术、参数选取的针对性不强、有效性不高与方案设计的便捷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br/>[0007]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裂缝油藏改造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裂缝型边、底水油藏储层改造工艺技术、参数选取的针对性不强、有效性不高与方案设计的便捷性较差的问题。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裂缝油藏改造工艺,包括:设定裂缝油藏压裂参数评价标准;选定裂缝油藏,并确定裂缝油藏的参数;对比裂缝油藏的参数和裂缝油藏压裂参数评价标准,并确定边底水影响等级和形成复杂水力裂缝条件等级;根据边底水影响等级和形成复杂水力裂缝条件等级确定裂缝油藏的预设分区;确定裂缝油藏的改造方案。
[0009]进一步地,选定的裂缝油藏为裂缝型边水油藏或者裂缝型底水油藏。
[0010]进一步地,裂缝油藏压裂参数评价标准包括有效天然裂缝倾角、避水高度、地层压力系数、有效天然裂缝密度、两向压力差、逼近角。
[0011]进一步地,在确定边底水影响等级和形成复杂水力裂缝条件等级时,根据有效天
然裂缝倾角、避水高度、地层压力系数确定边底水影响等级;根据有效天然裂缝密度、两向压力差、逼近角确定形成复杂水力裂缝条件等级。
[0012]进一步地,在确定边底水影响等级时,有效天然裂缝倾角的权重为0.2,避水高度的权重为0.5,地层压力系数的权重为0.3;和/或在确定形成复杂水力裂缝条件等级时,有效天然裂缝密度的权重为0.45,两向压力差的权重为0.35,逼近角的权重为0.2。
[0013]进一步地,根据边底水影响等级和形成复杂水力裂缝条件等级将裂缝油藏的预设分区分为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
[0014]进一步地,第一区包括第一分区和第二分区,第一分区和第二分区采用的压裂方式为复合压裂,复合压裂包括蓄能压裂和暂堵压裂中的至少一种。
[0015]进一步地,第二区包括第三分区、第四分区、第五分区和第六分区,第三分区采用的压裂方式为逆混合压裂,第四分区采用的压裂方式为复合压裂和段塞加砂,第五分区采用的压裂方式为复合压裂,第六分区采用的压裂方式为逆混合压裂。
[0016]进一步地,第三区包括第七分区、第八分区和第九分区,第七分区采用的压裂方式为复合压裂,第八分区采用的压裂方式为复合压裂,第九分区采用的压裂方式为常规胍胶压裂方式。
[0017]进一步地,在确定裂缝油藏的改造方案时,当裂缝油藏位于第一区时,选用的主体改造工艺为裸眼滑套分压;当裂缝油藏位于第二区时,选用的主体改造工艺为固井桥塞分压;当裂缝油藏位于第三区时,选用的主体改造工艺为连续油管分压。
[0018]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的裂缝油藏改造工艺,包括:设定裂缝油藏压裂参数评价标准;选定裂缝油藏,并确定裂缝油藏的参数;对比裂缝油藏的参数和裂缝油藏压裂参数评价标准,并确定边底水影响等级和形成复杂水力裂缝条件等级;根据边底水影响等级和形成复杂水力裂缝条件等级确定裂缝油藏的预设分区;确定裂缝油藏的改造方案。
[0019]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裂缝型边、底水油藏改造工艺及参数评价优选方法,实现快速完成边底水影响程度和储层形成复杂水力裂缝条件的评价、压裂工艺和参数的优选,为裂缝型边、底水油藏改造提供技术支持,提高压裂改造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方案设计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示出了本申请中裂缝型边、底水油藏改造工艺及参数评价优选图版;
[0022]图2示出了本申请中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裂缝型边、底水油藏改造工艺及参数评价优选图版;
[0023]图3示出了本申请中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裂缝油藏改造工艺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5]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6]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7]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裂缝型边、底水油藏储层改造工艺技术、参数选取的针对性不强、有效性不高与方案设计的便捷性较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裂缝油藏改造工艺。
[0028]如图3所示,本申请中的裂缝油藏改造工艺,包括:设定裂缝油藏压裂参数评价标准;选定裂缝油藏,并确定裂缝油藏的参数;对比裂缝油藏的参数和裂缝油藏压裂参数评价标准,并确定边底水影响等级和形成复杂水力裂缝条件等级;根据边底水影响等级和形成复杂水力裂缝条件等级确定裂缝油藏的预设分区;确定裂缝油藏的改造方案。
[0029]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裂缝型边、底水油藏改造工艺及参数评价优选方法,实现快速完成边底水影响程度和储层形成复杂水力裂缝条件的评价、压裂工艺和参数的优选,为裂缝型边、底水油藏改造提供技术支持,提高压裂改造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方案设计便捷性。
[0030]具体地,选定的裂缝油藏为裂缝型边水油藏或者裂缝型底水油藏。
[0031]具体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裂缝油藏改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定裂缝油藏压裂参数评价标准;选定裂缝油藏,并确定所述裂缝油藏的参数;对比所述裂缝油藏的参数和所述裂缝油藏压裂参数评价标准,并确定边底水影响等级和形成复杂水力裂缝条件等级;根据所述边底水影响等级和所述形成复杂水力裂缝条件等级确定所述裂缝油藏的预设分区;确定所述裂缝油藏的改造方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缝油藏改造工艺,其特征在于,选定的所述裂缝油藏为裂缝型边水油藏或者裂缝型底水油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缝油藏改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裂缝油藏压裂参数评价标准包括有效天然裂缝倾角、避水高度、地层压力系数、有效天然裂缝密度、两向压力差、逼近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裂缝油藏改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边底水影响等级和所述形成复杂水力裂缝条件等级时,根据所述有效天然裂缝倾角、所述避水高度、所述地层压力系数确定所述边底水影响等级;根据所述有效天然裂缝密度、所述两向压力差、所述逼近角确定所述形成复杂水力裂缝条件等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裂缝油藏改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边底水影响等级时,所述有效天然裂缝倾角的权重为0.2,所述避水高度的权重为0.5,所述地层压力系数的权重为0.3;和/或在确定所述形成复杂水力裂缝条件等级时,所述有效天然裂缝密度的权重为0.45,所述两向压力差的权重为0.35,所述逼近角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生王佳王波孟雪周培尧吕蓓罗垚文贤利程福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