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工程电梯井流动作业防护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5671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房建工程电梯井流动作业防护平台,包括立方体框架,立方体框架由钢管和扣件搭设,立方体框架外边缘距离四周电梯井剪力墙20cm;斜向支撑单元,斜向支撑单元包括间隔设置的多根斜向钢管,每个斜向钢管倾斜设置,其上端顶紧电梯井剪力墙,下端支撑在电梯井门洞口处的混凝土梁上,斜向钢管与立方体框架下部相连接;挡杆,挡杆设置在斜向支撑单元下部的电梯井门洞口两侧之间,长度大于电梯井门洞口的长度;作业平台板,作业平台板设置在与楼层底面高度平齐的立方体框架内。相较于传统固定式作业平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循环利用,随着施工楼层的增高,只需要将制作好的作业平台提升至下一个施工层,人工消耗低,降低用工成本。低用工成本。低用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房建工程电梯井流动作业防护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高层房建工程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房建工程电梯井流动作业防护平台。

技术介绍

[0002]高层房建工程主体阶段施工期间,电梯井内部由于相对比较封闭,且随着楼层的增高,容易出现人员高处坠落的安全事故,因此人员的安全防护成为突出问题,所以如何保证施工行业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便是重中之重。
[0003]目前行业内采用的办法是从底至顶连续搭设钢管脚手架,上部铺设脚手板形成固定式的作业防护平台。但这种防护平台在经济、安全方面存在很大缺陷:(1)固定式作业防护平台是由底至顶搭设钢管架,随着施工楼层的增高,下部的钢管架不能得到循环利用,造成材料租赁成本上升;(2)固定式作业防护平台,随着施工楼层的增高,架体高度增加,架体稳定性降低,安全风险增加;(3)固定式作业防护平台,每层都需要安排人员拆除和铺设脚手板,造成人工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房建工程电梯井流动作业防护平台。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所述的房建工程电梯井流动作业防护平台,所述平台包括
[0007]立方体框架,所述立方体框架由钢管和扣件搭设,立方体框架外边缘距离四周电梯井剪力墙20cm;
[0008]斜向支撑单元,所述斜向支撑单元包括间隔设置的多根斜向钢管,每个所述斜向钢管倾斜设置,其上端顶紧电梯井剪力墙,下端支撑在电梯井门洞口处的混凝土梁上,斜向钢管与立方体框架下部相连接;r/>[0009]挡杆,所述挡杆设置在斜向支撑单元下部的电梯井门洞口两侧之间,长度大于电梯井门洞口的长度;
[0010]作业平台板,所述作业平台板设置在与楼层底面高度平齐的立方体框架内。
[0011]在所述作业平台板上部四周的立方体框架上设置有防护栏杆。
[0012]所述防护栏杆的高度为1m

1.5m。
[0013]所述斜向支撑单元为间隔倾斜设置的六根斜向钢管,两根为一组构成三组,在所述立方体框架的两侧和中部分别设置一组。
[0014]本技术优点在于相较于传统固定式作业平台,随着施工楼层的增高,可以循环利用,节约了钢管,降低材料租赁成本;随着施工楼层的增高,作业平台只在最顶层进行固定,稳定性强,降低安全风险;随着施工楼层的增高,只需要将制作好的作业平台提升至下一个施工层,人工消耗低,降低用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的A

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8]如图1、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房建工程电梯井流动作业防护平台,包括立方体框架,立方体框架由钢管和扣件搭设,具体为4角设置 4根竖向钢管10和由下至上间隔设置的三层横向支撑层构成,横向支撑层分别由四根横向钢管20构成的矩形支撑件,相交的横向钢管20与横向钢管20之间、竖向钢管10与横向钢管20之间分别用扣件固连;立方体框架外边缘与四周电梯井剪力墙30的距离为 20cm左右;斜向支撑单元为间隔倾斜设置的六根斜向钢管40,两根为一组构成三组,如图1所示,在立方体框架的左右两侧和中部分别设置一组,以构成稳定的支撑,每根斜向钢管40均倾斜设置,其上端顶紧电梯井剪力墙30,下端支撑在电梯井门洞口50处的混凝土梁上,立方体框架下部搭设在斜向支撑单元上,立方体框架通过前部第二层的横向支撑层和后部的第三层的横向支撑层来稳定支撑,横向支撑层与斜向支撑单元的支撑部位均通过扣件固连;在斜向支撑单元下部的电梯井门洞口50两侧之间设置挡杆60,挡杆60的长度大于电梯井门洞口50的长度,用于防止侧移;在与楼层底面高度平齐的立方体框架内设置作业平台板70,在作业平台板70上部四周的立方体框架上设置有高度为1.2m防护栏杆80,以增加作业安全性,安装完成后可作为作业防护平台进行使用,待本层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吊至下一楼层继续使用,如此可形成流动式作业防护平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建工程电梯井流动作业防护平台,其特征是,所述平台包括立方体框架,所述立方体框架由钢管和扣件搭设,立方体框架外边缘距离四周电梯井剪力墙20cm;斜向支撑单元,所述斜向支撑单元包括间隔设置的多根斜向钢管,每个所述斜向钢管倾斜设置,其上端顶紧电梯井剪力墙,下端支撑在电梯井门洞口处的混凝土梁上,斜向钢管与立方体框架下部相连接;挡杆,所述挡杆设置在斜向支撑单元下部的电梯井门洞口两侧之间,长度大于电梯井门洞口的长度;作业平台板,所述作业平台板设置在与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志强许铁旦窦奎峰李岩龙张虎张国岳刘凯郑根柴磊王军鹏唐博牛昊远高攀峰肖宁亚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七局集团郑州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