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浇带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5602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后浇带支撑装置,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外套筒,外套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且底板为矩形,底板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内螺纹套筒,底板的底部前后两侧均设有万向轮,外套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内螺纹套筒,第一内螺纹套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杆,采用在底板四角处设置独立的第二内螺纹套筒,和六角螺栓和底座,可以通过调节每个六角螺栓不同的高度达到适应不平整的地面状况,也可以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螺杆,提高本装置的最大支撑高度,不仅适应性强也可以提升支撑的最大高度,通过在底板下设置万向轮,将六角螺栓向上旋高后,可以通过万向轮便捷的移动后浇带支撑装置。后浇带支撑装置。后浇带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浇带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后浇带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根据专利号为CN211817968U,一种便于拆卸的后浇带支撑加固装置,包括后浇带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底部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后浇带位于固定板顶部,且后浇带的两侧外壁均通过螺钉固定有混凝土结构,所述固定板底部外壁的四角处均通过螺钉固定有安装杆,且安装杆的顶端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安装块,安装块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防滑垫,所述螺纹筒的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握把,且握把远离螺纹筒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有调节杆。本技术方便对装置维修和清理,可以循环利用,结构合理。
[0003]上述一种便于拆卸的后浇带支撑加固装置,通过固定螺钉对后浇带支撑加固装置进行定位,当工作环境的地面不平整时,螺钉固定无法有效地支撑后浇带支撑加固装置,后浇带支撑装置多为金属组件,为达到良好的支撑效果重量较大,使用时移动复杂费力,面对较高的后浇带时,螺纹杆的高度不足以支撑后浇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后浇带支撑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后浇带支撑装置,包括外套筒,所述外套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且底板为矩形,所述底板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内螺纹套筒,所述底板的底部前后两侧均设有万向轮,所述外套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内螺纹套筒,所述第一内螺纹套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
[0006]优选的,所述外套筒的外壁与底板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加强侧板,所述加强侧板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加强侧板均圆周阵列在外套筒的侧壁。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内螺纹套筒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六角螺栓,所述六角螺栓的底部均螺纹连接有底座。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内螺纹套筒底部活动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底部与外套筒的内部底面活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外套筒的外壁远离底板处固定连接有固定齿盘,所述第一内螺纹套筒的侧壁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侧壁铰接有把手。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齿盘的外侧等距开设有弧形凹槽,且固定齿盘距离连接块垂直方向投影的距离为2/3的把手长度。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内螺纹套筒的外径与外套筒的内径相匹配,所述螺杆的外径与
第一内螺纹套筒的内径相匹配。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中,通过在底板四角处设置独立的第二内螺纹套筒,和六角螺栓和底座,可以通过调节每个六角螺栓不同的高度达到适应不平整的地面状况,也可以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螺杆,提高本装置的最大支撑高度,不仅适应性强也可以提升支撑的最大高度,通过在底板下设置万向轮,将六角螺栓向上旋高后,可以通过万向轮便捷的移动后浇带支撑装置。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底部结构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外套筒的内部结构图。
[0017]图例说明:
[0018]1、外套筒;2、第一内螺纹套筒;3、螺杆;4、顶板;5、固定齿盘;6、加强侧板;7、底板;8、六角螺栓;9、万向轮;10、第二内螺纹套筒;11、底座;12、连接块;13、把手;14、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0]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
[0021]具体实施例:
[0022]参照图1

3,一种后浇带支撑装置,包括外套筒1,所述外套筒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7,且底板7为矩形,底板7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内螺纹套筒10,底板7的底部前后两侧均设有万向轮9,外套筒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内螺纹套筒2,第一内螺纹套筒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杆3,螺杆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4,外套筒1的外壁与底板7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加强侧板6,加强侧板6的底部与底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加强侧板6均圆周阵列在外套筒1的侧壁,第二内螺纹套筒10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六角螺栓8,六角螺栓8的底部均螺纹连接有底座11,第一内螺纹套筒2底部活动连接有轴承14,轴承14的底部与外套筒1的内部底面活动连接,外套筒的外壁远离底板7处固定连接有固定齿盘,固定齿盘5与外套筒1的外壁焊接连接,第一内螺纹套筒2的侧壁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2,连接块12的侧壁铰接有把手13,固定齿盘5的外侧等距开设有弧形凹槽,固定齿盘5的弧形凹槽的内径规格与把手13的外径规格相匹配,且固定齿盘5距离连接块12垂直方向投影的距离为2/3的把手13长度,第一内螺纹套筒2的外径与外套筒1的内径相匹配,螺杆3的外径与第一内螺纹套筒2的内径相匹配,且螺杆3与第一内螺纹套筒2之间为螺纹连接。
[002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四个六角螺栓8均旋转上移至最高处,通过万向轮9将本技术移动至需要支撑的后浇带下方,接着分别向下转动六角螺栓8,可以根据地面的状况调节不同的六角螺栓8的高度,直至万向轮9离开地面且底板7水平,移动便捷
且适应范围广,实用性较强,调节完成后,转动把手13控制第一内螺纹套筒2在外套筒1内部转动,同时螺杆3向上移动,直至顶板4抵住后浇带,然后将把手13向下弯折卡至固定齿盘5的弧形凹槽的内,当螺杆3的高度不足以抵住后浇带时,可以通过向下调节六角螺栓8,提高顶板4的高度,本技术可以更换不同长度规格的六角螺栓8,提高本技术的最大对后浇带支撑高度,以适应不同高度的后浇带,提高了本技术的适用范围。
[0024]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浇带支撑装置,包括外套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7),且底板(7)为矩形,所述底板(7)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内螺纹套筒(10),所述底板(7)的底部前后两侧均设有万向轮(9),所述外套筒(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内螺纹套筒(2),所述第一内螺纹套筒(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杆(3),所述螺杆(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浇带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1)的外壁与底板(7)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加强侧板(6),所述加强侧板(6)的底部与底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加强侧板(6)均圆周阵列在外套筒(1)的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浇带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螺纹套筒(10)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六角螺栓(8),所述六角螺栓(8)的底部均螺纹连接有底座(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重书姜云瑞钟波常晶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