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设工程用钢结构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4735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设工程用钢结构支撑架,包括呈矩形分布的两根前立柱和两根后立柱,两根前立柱的第一滑道之间、两根后立柱的第二滑道之间均设有若干组间隔设置的第一交叉杆和第二交叉杆,第一交叉杆和第二交叉杆之间设有定位轴,第一交叉杆和第二交叉杆底部设有第一螺栓、顶部与任意第二定位孔之间设有第二螺栓,前立柱和后立柱之间设有若干垂直于第一滑道、并向对向前立柱或后立柱折叠的折叠组件,前立柱和后立柱上均设有若干与折叠组件铰接的铰接座,通过第一交叉杆或第二交叉杆的对向偏转和折叠组件的折叠作用、实现钢结构支撑架的前立柱和后立柱间距扩缩,支撑稳固、拆装方便、有利于重复使用、减小运输难度和成本,提高建设施工效率。高建设施工效率。高建设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设工程用钢结构支撑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建设工程用钢结构支撑架,属于工程支架


技术介绍

[0002]房屋建筑、石方工程、基础工程、园林绿化等工程建涉及钢结构支撑架,可以作为施工现场人工操作辅助架、垂直或水平运输传递架、指示牌支撑、防护架等多种用途,具有较木、塑等材质更高的垂直度、平整度和强度而受到广泛使用。对于可循环使用的钢结构支撑架一般多根U形、管形、L形或矩形钢型材,钢材端部通过承插对接支撑传力、销杆连接抗剪传利、螺纹啮合传力或角连接件等方式连接呈横杆、立杆或斜杆结构,需要在连接部位多点连接固定,导致钢结构支撑架的组件型材吊运、安装构建和拆卸繁琐,不利于快捷地循环使用,且斜腹杆安装困难、三角受力不稳易影响载荷,而采用焊缝传力或其他固定方式连接的固定钢结构支撑架由于内部中空尺寸较大,叠放运输时占用空间较大导致运输成本较高,从而影响建设工程的效率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建设工程用钢结构支撑架,通过第一交叉杆或第二交叉杆的对向偏转和折叠组件的折叠作用、实现钢结构支撑架的前立柱和后立柱间距扩缩,支撑稳固、拆装方便、有利于重复使用、减小运输难度和成本,提高建设施工效率。
[0004]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05]一种建设工程用钢结构支撑架,包括呈矩形分布的两根前立柱和两根后立柱,其中,两根前立柱内侧设有对向设置的第一滑道,两根后立柱内侧设有平行第一滑道的第二滑道,所述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上均设有若干组第一定位孔和位于第一定位孔顶部的若干第二定位孔,两根前立柱的第一滑道之间、两根后立柱的第二滑道之间均设有若干组间隔设置的第一交叉杆和第二交叉杆,所述第一交叉杆和第二交叉杆交叉设置、且在交叉位置设有定位轴,所述第一交叉杆和第二交叉杆底部与第一定位孔之间设有第一螺栓,第一交叉杆和第二交叉杆顶部与任意第二定位孔之间设有第二螺栓;
[0006]所述前立柱和后立柱之间设有若干垂直于第一滑道、并向对向前立柱或后立柱折叠的折叠组件,前立柱和后立柱上均设有若干与折叠组件铰接的铰接座;
[0007]所述折叠组件包括第一折杆、第二折杆和连接座,所述第一折杆和第二折杆外端均设有与铰接座铰接相连的第一平块,第一折杆内端设有平行的第二平块,第二折杆内端设有位于第二平块外部的U形块,所述连接座位于U形块外部呈U形结构、且垂直设有销杆和第三螺栓,所述销杆穿过第二平块和U形块,第三螺栓穿过U形块,所述连接座内壁设有与U形块一侧外壁间隙配合的限位块,所述前立柱和后立柱均为中空结构,前立柱和后立柱端部均设有至少一组对穿的第三定位孔。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09](1)通过第一滑道或第二滑道的第一交叉杆和第二交叉杆在第一螺栓定位下、绕定位轴对向偏转、并以第二螺栓插入任意对穿的第二定位孔锁紧,实现两根前立柱、两根后立柱之间间距的固定,第一交叉杆和第二交叉杆与前立柱或后立柱形成若干三角形支撑结构,提高载荷性能,第一交叉杆或第二交叉杆收缩时以便减小占用空间;
[0010](2)第一折杆和第二折杆绕外端铰接座偏转,同时第一折杆的第二平块在第二折杆的U形块内部绕销杆偏转,至U形连接座的限位块与U形块外壁间隙配合限位,第三螺栓对孔插入连接座和U形块前立柱和后立柱之间间距的锁定,拆卸第三螺栓和第二螺栓,通过折叠组件向对向前立柱或后立柱折叠,利用支撑架的内部空间、使支撑架体积收缩,支撑稳固、拆装方便、有利于重复使用、减小运输难度和成本,提高建设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图。
[0012]图2为本技术正视结构图。
[0013]图3为本技术侧视结构图。
[0014]图4为本技术俯视结构图。
[0015]图中标记:前立柱1,后立柱2,第一滑道3,第二滑道4,第一定位孔5,第二定位孔6,第一交叉杆7和第二交叉杆8,定位轴10,第一螺栓11,第二螺栓12,垫圈13,折叠组件9,第一折杆91、第二折杆92和连接座93,第一平块14,第二平块15,U形块16,第三螺栓17,限位块18,第三定位孔19,销杆20,铰接座21。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17]一种建设工程用钢结构支撑架,包括呈矩形分布的两根前立柱1和两根后立柱2,其中,两根前立柱1内侧设有对向设置的第一滑道3,两根后立柱2内侧设有平行第一滑道3的第二滑道4,所述第一滑道3和第二滑道4上均设有若干组第一定位孔5和位于第一定位孔5顶部的若干第二定位孔6,两根前立柱1的第一滑道3之间、两根后立柱2的第二滑道4之间均设有若干组间隔设置的第一交叉杆7和第二交叉杆8,所述第一交叉杆7和第二交叉杆8交叉设置、且在交叉位置设有定位轴10,所述第一交叉杆7和第二交叉杆8底部与第一定位孔5之间设有第一螺栓11,第一交叉杆7和第二交叉杆8顶部与任意第二定位孔6之间设有第二螺栓12;
[0018]所述第一滑道3和第二滑道4截面均呈U形结构,第一定位孔5和第二定位孔6均呈对穿孔结构设置在滑道侧壁上,所述第一螺栓11或第二螺栓12外设有设置于第一滑道3或第二滑道4内部的垫圈13;
[0019]所述前立柱1和后立柱2之间设有若干垂直于第一滑道3、并向对向前立柱1或后立柱2折叠的折叠组件9,前立柱1和后立柱2上均设有若干与折叠组件9铰接的铰接座21;
[0020]所述折叠组件9包括第一折杆91、第二折杆92和连接座93,所述第一折杆91和第二折杆92外端均设有与铰接座21铰接相连的第一平块14,第一折杆91内端设有平行的第二平块15,第二折杆92内端设有位于第二平块15外部的U形块16,所述连接座93位于U形块16外部呈U形结构、且垂直设有销杆20和第三螺栓17,所述销杆20穿过第二平块15和U形块16,第
三螺栓17穿过U形块16,所述连接座93内壁设有与U形块16一侧外壁间隙配合的限位块18,所述第一折杆91和第二折杆92呈中空结构,对向前立柱1和后立柱2之间折叠组件9错位设置,所述前立柱1和后立柱2均为中空结构,前立柱1和后立柱2端部均设有至少一组对穿的第三定位孔19。
[002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
[0022]参见附图,前立柱1和后立柱2均为中空结构,第一折杆91和第二折杆92呈中空结构,有利于减少自重方便运输,装配时可将支撑架整体卧倒,拔出第二螺栓12,拉伸两根前立柱1或两个后立柱2之间的间距,使交叉设置的第一交叉杆7、第二交叉杆8在装配在第一定位孔5中的第一螺栓11的定位作用下、绕定位轴10对向偏转至适宜位置,使间距增大至适宜位置后,在第一交叉杆7或第二交叉杆8顶部与第一滑道3或第二滑道4之间放置垫圈13、以第二螺栓12插入对应第一滑道3或第二滑道4上对穿的第二定位孔6和垫圈13锁紧,实现两根前立柱1、两根后立柱2之间间距的固定,第一交叉杆7和第二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设工程用钢结构支撑架,包括呈矩形分布的两根前立柱(1)和两根后立柱(2),其特征在于,两根前立柱(1)内侧设有对向设置的第一滑道(3),两根后立柱(2)内侧设有平行第一滑道(3)的第二滑道(4),所述第一滑道(3)和第二滑道(4)上均设有若干组第一定位孔(5)和位于第一定位孔(5)顶部的若干第二定位孔(6),两根前立柱(1)的第一滑道(3)之间、两根后立柱(2)的第二滑道(4)之间均设有若干组间隔设置的第一交叉杆(7)和第二交叉杆(8),所述第一交叉杆(7)和第二交叉杆(8)交叉设置、且在交叉位置设有定位轴(10),所述第一交叉杆(7)和第二交叉杆(8)底部与第一定位孔(5)之间设有第一螺栓(11),第一交叉杆(7)和第二交叉杆(8)顶部与任意第二定位孔(6)之间设有第二螺栓(12);所述前立柱(1)和后立柱(2)之间设有若干垂直于第一滑道(3)、并向对向前立柱(1)或后立柱(2)折叠的折叠组件(9),前立柱(1)和后立柱(2)上均设有若干与折叠组件(9)铰接的铰接座(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设工程用钢结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道(3)和第二滑道(4)截面均呈U形结构,第一定位孔(5)和第二定位孔(6)均呈对穿孔结构设置在滑道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设工程用钢结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11)或第二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侍帅朱小梅邹臣剑王轩
申请(专利权)人:宿迁煜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