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初支拱架变形防治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5571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初支拱架变形防治结构,包括:横撑和钢筋网,横撑设有若干个,沿左、右导洞长度方向间隔预定距离横向设置在左、右导洞的上下台阶连接板处,横撑两端分别与拱架钢板焊接,所述钢筋网铺设在横撑上方,钢筋网上喷射混凝土作为填充层对横撑所在的端面进行封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横撑加固初支拱架,对初支拱架变形有一定的抵抗作用,又在横撑的基础上铺设钢筋网并喷射混凝土作为填充层形成封闭断面,使得横撑、钢筋网和混凝土共同受力,更好地抵抗围岩应力,防止横撑发生失稳破坏,解决隧道初支拱架变形导致连接板处外凸和砼剥落,造成初支面侵入后期二衬空间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初支拱架变形防治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隧道施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隧道初支拱架变形防治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双侧壁导坑法是隧道开挖的一种方式,其原理是利用两个中隔壁把整个隧道大断面分成左中右3个小断面施工,左、右导洞先行,中间断面紧跟其后;初期支护仰拱成环后,拆除两侧导洞临时支撑,形成全断面。两侧导洞皆为倒鹅蛋形,有利于控制拱顶下沉。
[0003]左、右导洞开挖完成后即进行初支(初期支护),在实际施工中,近城市的隧道难免设置在既有公路下方,在混凝土没有干透,支护拱架还未定型的情况下,公路上重复向隧道施加负载,导致支护拱架严重变形。目前对于变形严重的初支拱架,一般采用在导洞内设置支护加强拱的方式矫正变形,但该方式作业繁琐,需耗费大量人力和物资,存在增加成本和拖延工期的问题。
[0004]有人提出在左、右导洞的上下台阶连接板处设置加固装置,横向支撑支护拱架,以达到防止拱架变形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可以取得较好效果。但是有的地质条件复杂,围岩后期不断向支护拱架释放应力,应变还在产生,加固装置发生失稳破坏,断面上的拱架已经不能完全抵抗围岩的变形,导致连接板处外凸和砼剥落,造成初支面侵入后期二衬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隧道初支拱架变形防治结构,增强加固装置的抗应变强度,避免加固装置发生失稳破坏,以解决隧道初支拱架变形导致连接板处外凸和砼剥落,造成初支面侵入后期二衬空间的问题。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隧道初支拱架变形防治结构,设置在左、右导洞中,所述防治结构包括:
[0007]横撑,横撑设有若干个,沿左、右导洞长度方向间隔预定距离横向设置在左、右导洞的上下台阶连接板处,横撑两端分别与拱架钢板焊接,
[0008]钢筋网,所述钢筋网铺设在横撑上方,钢筋网上设置填充层对横撑所在的端面进行封闭。
[0009]进一步的,所述横撑下方焊接纵向托梁,纵向托梁沿左、右导洞的长度方向纵向设置,纵向托梁下方沿其长度方向间隔预定距离设置有若干悬挑锚杆,所述悬挑锚杆一端插入围岩,并采用注浆处理,悬挑锚杆另一端伸出围岩对纵向托梁形成支撑。
[0010]进一步的,所述横撑采用WH200*200型钢,相邻横撑之间的距离为25

30cm。
[0011]进一步的,所述钢筋网的网格大小介于10cm*10cm

12cm*12cm之间。
[0012]进一步的,所述横撑上的填充层厚度为20

25cm,横撑两端与围岩的连接处设置填充层,并覆盖纵向托梁和悬挑锚杆。
[0013]相较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在左、右导洞的上下台阶连接板处设置横撑,首先利用横撑加固初支拱架,对初支拱架变形有一定的抵抗作用,又在横撑的基础上铺设钢筋网并喷射混凝土作为填充层形成封闭断面,使得横撑、钢筋网和混凝土共同受力,更好地抵抗围岩应力,防止横撑发生失稳破坏,解决隧道初支拱架变形导致连接板处外凸和砼剥落,造成初支面侵入后期二衬空间的问题;
[0015]2)所述隧道初支拱架变形防治结构设置在左、右导洞上下台阶面的主动拱架连接板处,将左、右导洞的环形支护拱架结构分为两个小的环形支护结构,有利于减小支护拱架所受应力,防治支护拱架变形;
[0016]3)本技术横撑下方设置纵向托梁,纵向托梁下方设置悬挑锚杆,悬挑锚杆对纵向托梁形成支撑,纵向托梁对横撑形成支撑,有效解决横撑焊接不牢,容易下滑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骨架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效果示意图。
[0019]图中标注:1、横撑,2、纵向托梁,3、悬挑锚杆,4、钢筋网,5、填充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
[0021]请参阅图 1

2,一种隧道初支拱架变形防治结构,设置在左、右导洞中,所述隧道初支拱架变形防治结构包括横撑1、纵向托梁2、悬挑锚杆3、钢筋网4和填充层5。
[0022]所述横撑1设有若干个,沿左、右导洞长度方向间隔预定距离横向设置在左、右导洞的上下台阶连接板处,横撑1两端分别与拱架钢板焊接,对支护拱架进行收敛处理,减小围岩对支护拱架施加的应力影响,从而预防两侧的支护拱架发生形变;具体地,为了加强横撑1的抗挠曲能力和结构整体强度,所述横撑1采用WH200*200型钢,相邻横撑1的间隔距离为25

30cm。
[0023]所述纵向托梁2沿左、右导洞的长度方向纵向设置,位于横撑1两端下方且与横撑1焊接,对横撑1形成支撑,增强横撑1的连接稳固性,纵向托梁2下方沿左、右导洞的长度方向间隔预定距离设置有若干悬挑锚杆3,所述悬挑锚杆3一端插入围岩,并采用注浆处理,使悬挑锚杆3与围岩固定连接,悬挑锚杆3另一端伸出围岩对纵向托梁2形成支撑,纵向托梁2对横撑1形成支撑,有效解决横撑1焊接不牢,容易下滑的问题。
[0024]所述钢筋网4铺设在横撑1上方,钢筋网4上设置填充层5,对横撑1所在的端面进行封闭。具体地,所述填充层5为混凝土,并且采用湿喷法喷射,能减少粉尘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所述钢筋网4的网格大小为12cm*12cm,满足湿喷机的喷射要求的同时能兜住混凝土。
[0025]进一步的,所述横撑1上的混凝土厚度为20

25cm,将横撑1和钢筋网4包裹在内,有利于横撑1、钢筋网4和混凝土共同受力,提高结构抗应变能力;横撑1两端与围岩的连接处喷射混凝土,混凝土覆盖纵向托梁2和悬挑锚杆3,可以提高横撑1与拱架钢板,横撑1与纵向托梁2、纵向托梁2与悬挑锚杆3之间的连接牢固性。
[0026]本技术的设置方法为,按上述结构设置横撑1、纵向托梁2和悬挑锚杆3,然后
再从纵向托梁2一端开设铺设钢筋网4,所述钢筋网4铺设长度为6m,既可以从横撑1下方喷射混凝土,又可以从未铺设钢筋网4的横撑1之间绕到上方喷射,提高喷射质量,该段喷射完成后再进行下一段钢筋网4铺设和喷射混凝土,钢筋网4的搭接长度不小于20cm。
[0027]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隧道初支拱架变形防治结构在初支拱架变形前设置,有效降低隧道上方公路重复负载对初支拱架形成的应力影响,防止支护拱架变形,解决隧道初支拱架变形导致连接板处外凸和砼剥落,造成初支面侵入后期二衬空间的问题。
[0028]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初支拱架变形防治结构,设置在左、右导洞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治结构包括:横撑(1),横撑(1)设有若干个,沿左、右导洞长度方向间隔预定距离横向设置在左、右导洞的上下台阶连接板处,横撑(1)两端分别与拱架钢板焊接,钢筋网(4),所述钢筋网(4)铺设在横撑(1)上方,钢筋网(4)上设置填充层(5)对横撑(1)所在的端面进行封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初支拱架变形防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撑(1)下方焊接纵向托梁(2),纵向托梁(2)沿左、右导洞的长度方向纵向设置,纵向托梁(2)下方沿其长度方向间隔预定距离设置有若干悬挑锚杆(3),所述悬挑锚杆(3)一端插入围岩,并采用注浆处理,悬挑锚杆(3)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开才刘浪赵明海姜涛江勇刘万嘉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五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