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站接受前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5553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站接受前端系统,其辐射组件,所述辐射组件包括安装座、升降板和天线模组,所述升降板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天线模组一端连接所述安装座,另一端架设在所述升降板上;以及二维伺服转台、射频模组、系统控制器、主控计算机和同步时序监测设备,所述辐射组件安装在所述辐射组件上,所述辐射组件连接所述射频模组,射频模组与同步时序监测设备连接,所述同步时序监测设备和二维伺服转台分别通过所述系统控制器连接至主控计算机,射频模组再与系统控制器直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调节喇叭天线的安装高度,有效防止雨水渗入,可以在不同环境温度下调整天线内部的温度,使其保持温度,提高了辐射效率和辐射效果。辐射效果。辐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站接受前端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天线通信
,特别是一种双站接受前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口径天线广泛应用于各类雷达天线中,是一种能获得高增益的天线,喇叭天线是其中最简单的一种。它既可以作为反射面天线或透镜天线的馈源、阵列天线的辐射单元,也可用作微波中继站或卫星上的独立天线。它具有增益较高、电压驻波比较低、工作频带宽、功率容量大、重量轻和易于制造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04]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0005]因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喇叭天线固定安装在二维转台上无法适应调节天线的高度,而且在室外由于天气温度的影响,天线的辐射效率会降低,辐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站接受前端系统,其包括辐射组件,所述辐射组件包括安装座、升降板和天线模组,所述升降板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天线模组一端连接所述安装座,另一端架设在所述升降板上;以及,二维伺服转台、射频模组、系统控制器、主控计算机和同步时序监测设备,所述辐射组件安装在所述辐射组件上,所述辐射组件连接所述射频模组,射频模组与同步时序监测设备连接,所述同步时序监测设备和二维伺服转台分别通过所述系统控制器连接至主控计算机,射频模组再与系统控制器直接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所述双站接受前端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装座上垂直设置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平行设置,所述升降板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天线模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另一端架设在所述升降板上;所述天线模组架设在第二连接板上的一端为喇叭口端。
[0008]作为本技术所述双站接受前端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辐射组件还包括螺栓和螺帽,所述升降板上设置圆孔,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第一直槽口,所述第一直槽口与所述圆孔对应,所述螺栓穿过第一直槽口和圆孔与所述螺帽螺栓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所述双站接受前端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升降板上设置安置槽,所述天线模组架设在所述安置槽内。
[0010]作为本技术所述双站接受前端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方槽,所述方槽正对所述天线模组贯穿连通,所述方槽两侧设置卡槽,所述天线模组
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的一端两侧设置凸块,所述方槽的宽度与所述天线模组的宽度匹配,所述天线模组伸入方槽内,所述凸块嵌入所述卡槽内。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双站接受前端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天线模组顶部设置沥水槽,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竖槽,所述竖槽将第二连接板两面贯穿连通,所述沥水槽对应所述竖槽并伸出竖槽。
[0012]作为本技术所述双站接受前端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天线模组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的一端设置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第二直槽口,所述第二直槽口与所述螺纹孔对应并且螺丝穿过第二直槽口伸入螺纹孔内螺栓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所述双站接受前端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调温组件,所述调温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天线模组的两侧;所述天线模组的两侧设置门槽,所述门槽的一侧设置铰接柱,所述调温组件与所述铰接柱铰接并且调温组件可以封闭所述门槽。
[0014]作为本技术所述双站接受前端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温组件包括门板和放置块,所述门板一侧与所述铰接柱铰接并且所述门板的大小与所述门槽匹配,所述放置块固定设置在所述门板上并且当门板封闭所述门槽时放置块位于所述门槽内;所述放置块上设置容置槽,所述容置槽自放置块顶部凹陷形成,所述放置块上设置通风孔。
[0015]作为本技术所述双站接受前端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门板相对于铰接端的另一侧设置卡块,所述门槽的一侧设置嵌槽,所述嵌槽与所述卡块对应配合,所述门板上设置通口,所述通口与所述容置槽连通。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可以自适应调节喇叭天线的安装高度,安装方式简单,拆卸也较为方便,同时增加了沥水槽和调温组件,有效防止雨水渗入,并且可以在不同环境温度下调整天线内部的温度,使其保持温度,提高了辐射效率和辐射效果。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8]图1为第一个实施例中的辐射组件结构图。
[0019]图2为第一个实施例中的天线模组和第二连接板的安装结构图。
[0020]图3为第一个实施例中的系统框架图。
[0021]图4为第二个实施例中的调温组件爆炸图。
[0022]图5为第二个实施例中的调温组件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4]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5]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0026]实施例1
[0027]参照图1~3,为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站接受前端系统,其包括辐射组件100,辐射组件100包括安装座101、升降板102和天线模组103。
[0028]还包括二维伺服转台300、射频模组400、系统控制器500、主控计算机600和同步时序监测设备700,具体的,射组件100安装在所述辐射组件100上,所述辐射组件100连接所述射频模组400,射频模组400与同步时序监测设备700连接,所述同步时序监测设备700和二维伺服转台300分别通过系统控制器500连接至主控计算机600,射频模组400再与系统控制器500直接连接。
[0029]安装座101上垂直设置第一连接板101a和第二连接板101b,水平放置,整体呈“凹”字型结构,第一连接板101a和第二连接板101b均垂直于安装座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站接受前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辐射组件(100),所述辐射组件(100)包括安装座(101)、升降板(102)和天线模组(103),所述升降板(102)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01)上,所述天线模组(103)一端连接所述安装座(101),另一端架设在所述升降板(102)上;以及,二维伺服转台(300)、射频模组(400)、系统控制器(500)、主控计算机(600)和同步时序监测设备(700),所述辐射组件(100)安装在所述辐射组件(100)上,所述辐射组件(100)连接所述射频模组(400),射频模组(400)与同步时序监测设备(700)连接,所述同步时序监测设备(700)和二维伺服转台(300)分别通过所述系统控制器(500)连接至主控计算机(600),射频模组(400)再与系统控制器(500)直接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站接受前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01)上垂直设置第一连接板(101a)和第二连接板(101b),所述第一连接板(101a)和第二连接板(101b)平行设置,所述升降板(102)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101a)上,所述天线模组(103)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板(101b)上,另一端架设在所述升降板(102)上;所述天线模组(103)架设在第二连接板(101b)上的一端为喇叭口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站接受前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组件(100)还包括螺栓(104)和螺帽(105),所述升降板(102)上设置圆孔(102a),所述第一连接板(101a)上设置第一直槽口(101a

1),所述第一直槽口(101a

1)与所述圆孔(102a)对应,所述螺栓(104)穿过第一直槽口(101a

1)和圆孔(102a)与所述螺帽(105)螺栓连接。4.如权利要求1、2、3任一所述的双站接受前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102)上设置安置槽(102b),所述天线模组(103)架设在所述安置槽(102b)内。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站接受前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101b)上设置方槽(101b

1),所述方槽(101b

1)正对所述天线模组(103)贯穿连通,所述方槽(101b

1)两侧设置卡槽(101b

2),所述天线模组(103)与所述第二连接板(101b)连接的一端两侧设置凸块(103a),所述方槽(101b

1)的宽度与所述天线模组(103)的宽度匹配,所述天线模组(1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楠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宁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