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舱及平流层飞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5400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源舱和一种平流层飞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能源舱包括:保温舱体,保温舱体内设置有加热片,加热片用于对保温舱体内的设备进行加热;进气装置,安装在保温舱体的侧壁,用于向保温舱体内输入冷空气;排气装置,安装在保温舱体与进气装置相对的侧壁,用于将保温舱体内的热空气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能源舱,通过在保温舱体内设置进气装置、排气装置和加热片,可在白天时通过进气装置和排气装置,向保温舱体内输入冷空气、排出热空气,以降低保温舱体内的温度;在夜晚时,利用加热片对保温舱体内的设备进行加热,以提高保温舱体内的温度,使飞艇在不同高度和气压下飞行时均能进行较好的温度控制,确保能源舱内的温度保持动平衡。度保持动平衡。度保持动平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能源舱及平流层飞艇


[0001]本技术涉及飞艇能源
,尤其涉及一种能源舱及一种平流层飞艇。

技术介绍

[0002]平流层飞艇具有飞行高度高,载荷量大,飞行时间长等优异的性能,其平台性能稳定,技术可靠性强,可以搭载通信和导航设备、红外相机和预警雷达等不同类型的监视探测设备,具有重要的民用和军用价值。
[0003]能源舱是平流层飞艇重要的组成部分,能源舱内集中了绝大部分的能源系统载荷设备,包括动力电池,电池管理器,电压转换器等。有些设备功率较大,发热量大,若舱内温度过高,则需要对设备进行降温,若舱内温度较低,则需要对设备进行辅助加热。为了保证舱内设备在不同高度和气压条件下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对飞艇能源舱进行主动温控设计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能源舱及一种平流层飞艇,用以对飞艇能源舱进行主动温控。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能源舱,包括:保温舱体,所述保温舱体内设置有加热片,所述加热片用于对所述保温舱体内的设备进行加热;进气装置,安装在所述保温舱体的侧壁,用于向所述保温舱体内输入冷空气;排气装置,安装在所述保温舱体与所述进气装置相对的侧壁,用于将所述保温舱体内的热空气排出。
[0006]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能源舱,所述保温舱体包括:第一底板、第一顶板和多个第一侧板,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一顶板和多个所述第一侧板围设成密闭空间;其中,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一侧板的材质为聚氨酯泡沫。
[0007]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能源舱,所述保温舱体还包括:第二底板、第二顶板和多个第二侧板,所述第二底板、所述第二顶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围设在所述密闭空间的外部;其中,所述第二底板、所述第二顶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材质为碳纤维。
[0008]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能源舱,所述保温舱体还包括多个密封条,每个所述密封条设置在相邻的所述第二底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二顶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的连接处。
[0009]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能源舱,所述保温舱体还包括多个搭扣,每个所述搭扣的第一部分或第二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的边缘处,所述搭扣的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板或所述第二顶板与所述第一部分或所述第二部分相对的位置。
[0010]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能源舱,所述进气装置安装在任意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其中,所述进气装置为进气风机。
[0011]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能源舱,所述排气装置安装在与所述进气装置相对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其中,所述排气装置为一体化的风机和阀门。
[0012]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能源舱,还包括穿墙插头,所述穿墙插头安装在任意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
[0013]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能源舱,所述穿墙插头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安装缝隙填充有环氧树脂胶。
[001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平流层飞艇,包括如上所述的能源舱,所述能源舱的顶板安装在所述平流层飞艇的艇体。
[0015]本技术提供的能源舱,通过在保温舱体内设置进气装置、排气装置和加热片,可在白天时通过进气装置和排气装置,向保温舱体内输入冷空气、排出热空气,以降低保温舱体内的温度;在夜晚时,利用加热片对保温舱体内的设备进行加热,以提高保温舱体内的温度,使飞艇在不同高度和气压下飞行时均能进行较好的温度控制,确保能源舱内的温度保持动平衡。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能源舱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中示出的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1中示出的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进气装置、排气装置以及穿墙插头的安装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平流层飞艇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10:保温舱体;
ꢀꢀꢀꢀꢀꢀꢀ
11:第二顶板;
ꢀꢀꢀꢀꢀꢀꢀ
12:第二侧板;
[0024]13:搭扣;
ꢀꢀꢀꢀꢀꢀꢀꢀꢀꢀꢀ
14:密封条;
ꢀꢀꢀꢀꢀꢀꢀꢀꢀ
21:进气装置;
[0025]22:排气装置;
ꢀꢀꢀꢀꢀꢀꢀ
23:穿墙插头;
ꢀꢀꢀꢀꢀꢀꢀ
100:能源舱;
[0026]200:平流层飞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下面结合图1

图5描述本技术的能源舱及平流层飞艇。
[0029]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能源舱100包括:保温舱体10、进气装置21、加热片和排气装置22。保温舱体10内设置有加热片,用于在夜间保温舱体10内温度较低时,利用加热片对保温舱体10内的设备进行加热,从而升高保温舱体10内的温度。进气装置21安装在保温舱体10的侧壁上,排气装置22安装在保温舱体10与进气装置21相对的侧壁
上。
[0030]具体来说,根据保温舱体10内设备的发热量,设计热流流动路线,进气装置21位于热流流动的起始位置,排气装置22位于热流流动的终点位置,进气装置21用于向保温舱体10内通入冷空气,冷空气推动热流沿流动路线流动至排气装置22处,排气装置22用于将保温舱体10内的热空气排出保温舱体10外,使保温舱体10内保持在合适的温度。
[0031]在实际使用中,能源舱100可安装在各类飞艇上,飞艇在白天飞行过程中,能源舱100内各设备工作产生大量热量,同时外加吸收的太阳辐射,保温舱体10内温度较高,需要将进气装置21和排气装置22同时打开,进气装置21将外界的冷空气输入保温舱体10内,排气装置22将保温舱体10内的热空气排出保温舱体10外,以降低保温舱体10内的温度,实现主动温控的目的。飞艇在夜间飞行时,外界环境温度较低,在零下70℃左右,会导致保温舱体10内温度降低,此时可利用保温舱体10内的加热片对保温舱体10内的设备进行加热,从而升高保温舱体10内的温度,整个能源舱100在白天时利用进气装置21和排气装置22实现舱内降温,夜晚时,利用加热片实现舱内升温,在飞艇跨昼夜飞行的过程中实现温度循环控制,从而使保温舱体10内温度保持在合适的温度,实现了能源舱100主动温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源舱,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舱体,所述保温舱体内设置有加热片,所述加热片用于对所述保温舱体内的设备进行加热;进气装置,安装在所述保温舱体的侧壁,用于向所述保温舱体内输入冷空气;排气装置,安装在所述保温舱体与所述进气装置相对的侧壁,用于将所述保温舱体内的热空气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舱体包括:第一底板、第一顶板和多个第一侧板,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一顶板和多个所述第一侧板围设成密闭空间;其中,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一侧板的材质为聚氨酯泡沫。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源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舱体还包括:第二底板、第二顶板和多个第二侧板,所述第二底板、所述第二顶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围设在所述密闭空间的外部;其中,所述第二底板、所述第二顶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材质为碳纤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源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舱体还包括多个密封条,每个所述密封条设置在相邻的所述第二底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二顶板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海波李兆杰何泽青才晶晶王旭巍罗翠柏张衍垒何小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