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力可调的健身器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5380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阻力可调的健身器材。其包括:第一旋臂,具有近端和远端。第二旋臂枢接于第一旋臂的近端。第一拉动件,配置第一旋臂的远端用于朝向第一旋臂的方向拉动第二旋臂。第二拉动件,配置第二旋臂的远端,用于朝向第二旋臂的方向拉动第一旋臂。阻力调节件,接合至第一旋臂和第二旋臂,且在第一旋臂和第二旋臂相向运动时,抵抗第一旋臂远端向第二旋臂远端的枢转运动。本申请的健身器材能够通过阻力调节机构调节第一旋臂和第二旋臂相向旋转的阻力,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力可调的健身器材


[0001]本技术涉及运动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阻力可调的健身器材。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多样的健身器材,如一些用于身体拉伸运动的健身器材,其往往只能对某一个动作进行训练。如果要对多个不同的健身动作进行训练,则需要更换不同的健身器材,或者是需要复杂的大型健身器材,不能够满足用户采用多种健身动作进行健身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阻力可调的健身器材。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阻力可调的健身器材,包括:
[0006]第一旋臂,具有近端和远端;
[0007]第二旋臂,具有近端和远端,且枢接于所述第一旋臂的近端;
[0008]第一拉动件,包括第一张紧构件、配置在所述第二旋臂的近端和远端之间的第一滑轮以及配置在靠近所述第一旋臂远端的第一手柄,所述第一张紧构件从所述第一手柄延伸,绕过所述第一滑轮连接至所述第一旋臂;
[0009]第二拉动件,包括第二张紧构件配置在所述第一旋臂的近端和远端之间的第二滑轮以及配置在靠近所述第二旋臂远端的第二手柄,所述第二张紧构件从所述第二手柄延伸,绕过所述第二滑轮连接至所述第二旋臂;
[0010]阻力调节件,接合至所述第一旋臂和所述第二旋臂,且在所述第一旋臂和所述第二旋臂相向运动时,抵抗所述第一旋臂远端向所述第二旋臂远端的枢转运动。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臂和所述第二旋臂通过枢转件接合,所述枢转件的外表面具有光滑部和齿状部,所述齿状部与所述第一旋臂接合,使所述第一旋臂与所述枢转件一起转动,所述光滑部与所述第二旋臂接合,使所述第二旋臂与所述枢转件相对转动。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臂的远端和所述第二旋臂的远端可转动地配置有握持件,所述第一张紧构件和所述第二张紧构件分别固定至对应的所述握持件。
[0013]进一步地,所述握持件内设有贯穿的通道,所述第一张紧构件和所述第二张紧构件的一端分别从对应所述握持件的通道穿出后绕过所述第一滑轮/所述第二滑轮后固定至所述握持件。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手柄和所述第二手柄均包括扣环和握把,所述握把通过所述扣环与所述第一张紧构件/所述第二张紧构件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握把的一侧配置为与所述扣环扣接的第一半环部,另一侧配置为大致呈椭圆截面的第二半环部,第二半环部内间隔设置有多个杆。
[0016]进一步地,所述阻力调节件包括:
[0017]主体,具有第一障碍件;
[0018]阻力件,配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阻力件具有轮毂,所述轮毂具有多个沿所述轮毂向外延伸的弹性辐板,所述轮毂能够相对所述主体旋转,多个所述弹性辐板的末端与所述主体接合,以抵抗多个所述弹性辐板的末端相对所述主体的运动;以及
[0019]第二障碍件,连接至所述轮毂且与所述轮毂一起相对所述主体旋转;所述第二障碍件从所述轮毂径向向外延伸至接合所述第一障碍件,所述第一障碍件将所述阻力件限制在预张紧位置,在所述预张紧位置,所述弹性辐板处于部分被拉伸的状态。
[0020]进一步地,所述轮毂与所述第一旋臂接合且与所述第一旋臂一起转动;所述主体与所述第二旋臂接合且与所述第二旋臂一起转动。
[00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臂包括第一枢转部和沿所述第一枢转部一侧向外延伸的第一臂部,所述第二旋臂包括第二枢转部和沿所述第二枢转部一侧向外延伸的第二臂部,所述第一臂部和所述第二臂部的一侧设有波浪状凸块。
[0022]进一步地,所述健身器材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处理器和与处理器电连接的传感器。
[0023]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本技术的健身器材,使用时,第一旋臂和第二旋臂枢接,通过拉动第一拉动件和第二拉动件相互背离运动,第一拉动件能够拉动第二旋臂朝向第一旋臂运动,且第二拉动件能够拉动第一旋臂朝向第二旋臂运动。或者可以直接握住第一旋臂和第二旋臂的末端使二者相向运动。既能够进行内收运动锻炼,也能够进行外展运动锻炼。同时,阻力调节件接合至第一旋臂和第二旋臂,能够提供抵抗第一旋臂和第二旋臂相向转动的阻力,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健身器材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图1中的健身器材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图1中的第一拉动件和第二拉动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图1中的握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图1中的阻力调节件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是图1中的阻力调节件在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7是图1中的阻力调节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3]图8是图7中的轮毂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9是图7中第一障碍件和第二障碍件在预张紧位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35]图10是两个阻力调节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36]附图标记:200.健身器材;210.第一旋臂;201a.近端;202a.远端;203a.安装孔;205.连接孔;206.螺纹柱;207.容置空间;211.第一枢接部;212.第一臂部;213.前板;214.
后板;220.第二旋臂;201b.近端;202b.远端;221.第二枢接部;203b.转动孔;222.第二臂部;223.前板;224.后板;227.连接槽;231.加强筋;232.弧形配合部;233.波浪状凸块;240.枢转件;241.光滑部;242.齿状部;243.垫块;244.接合孔;245.环形凸环;250.第一拉动件;251.第一张紧构件;252.第一滑轮;253.第一手柄;260.第二拉动件;261.第二张紧构件;262.第二滑轮;263.第二手柄;270.握持件;271.握持部;272.连接头;273.转动轴;274.固定块;275.扣环;276.握把;277.第一半环部;278.第二半环部;279.杆;280.环形束圈;100.阻力调节件;10.主体;101.中心孔;102.止档环;104.连接臂;105.突起;106.凹口;107.穿孔;11.第一障碍件;12.凸部;13.倾斜面;14.止档面;20.第二障碍件;21.轴孔;22.翼板;30.阻力件;31.轮毂;301.环形凹槽;311.第一毂部;312.第二毂部;313.盲孔;32.弹性件;321.中心环;322.弹性辐板;323.轮缘;324.弹性环;325.凸条;40.盖板;41.连接槽;42.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使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力可调的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旋臂,具有近端和远端;第二旋臂,具有近端和远端,且枢接于所述第一旋臂的近端;第一拉动件,包括第一张紧构件、配置在所述第二旋臂的近端和远端之间的第一滑轮以及配置在靠近所述第一旋臂远端的第一手柄,所述第一张紧构件从所述第一手柄延伸,绕过所述第一滑轮连接至所述第一旋臂;第二拉动件,包括第二张紧构件配置在所述第一旋臂的近端和远端之间的第二滑轮以及配置在靠近所述第二旋臂远端的第二手柄,所述第二张紧构件从所述第二手柄延伸,绕过所述第二滑轮连接至所述第二旋臂;阻力调节件,接合至所述第一旋臂和所述第二旋臂,且在所述第一旋臂和所述第二旋臂相向运动时,抵抗所述第一旋臂远端向所述第二旋臂远端的枢转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力可调的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臂和所述第二旋臂通过枢转件接合,所述枢转件的外表面具有光滑部和齿状部,所述齿状部与所述第一旋臂接合,使所述第一旋臂与所述枢转件一起转动,所述光滑部与所述第二旋臂接合,使所述第二旋臂与所述枢转件相对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力可调的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臂的远端和所述第二旋臂的远端可转动地配置有握持件,所述第一张紧构件和所述第二张紧构件分别固定至对应的所述握持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力可调的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件内设有贯穿的通道,所述第一张紧构件和所述第二张紧构件的一端分别从对应所述握持件的通道穿出后绕过所述第一滑轮/所述第二滑轮后固定至所述握持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力可调的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荣兵赵兵范成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新荣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