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控管输入部的屏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5337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磁控管输入部的屏蔽结构,在其磁控管磁轭的内侧设置有阳极气缸和隔板;在设置有隔板的中心部设置有充当阴极的灯丝;在阳极气缸的上部将A-室与A-陶瓷连续焊接相连;在阳极气缸的底部将F-室与F-陶瓷焊接相连;上部磁铁和底部磁铁分别包住A-室和F-陶瓷;在磁轭的下侧设置有接通电源的输入部,上侧设置有输出高频能量的输出部,在底部磁铁和F-陶瓷之间还设有圆筒环圈,其圆筒环圈以包住F-陶瓷的形状设置,进而屏蔽高频噪音的泄漏,同时能够支撑底部磁铁。本发明专利技术只通过使用圆筒环圈一个部件就能够达到支撑底部磁铁及防止高频噪音泄漏的目的,而且由于减少了部件数量其作业工序也相继减少,同时也能够降低制造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磁控管的输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支撑底部磁铁的同时也能够屏蔽高频噪音泄漏的磁控管输入部的屏蔽结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磁控管一般设置在微波炉或照明器械上,将电能转换为微波等高频能量。使用于产业上的现有磁控管结构如图1、图2所示,对其做出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所示,磁轭1由上部磁轭1a与底部磁轭1b以大致为“口”字形状相连接构成,在磁轭1的内部设置有利用铜管制成的管状的阳极气缸2;在阳极气缸2的内部朝着轴心方向以相同间隔设置有多数个隔板3,隔板3形成共同振荡器,并产生高频振荡;在隔板3前端侧的上下部分别交错设置有上侧均压环4与下侧均压环5。阳极气缸2与隔板3构成阳极部。在阳极气缸2的中心轴上设置有螺旋状扼流圈的灯丝7,与隔板3的前端部有着一定间隔,并形成作用空间6。灯丝7为钨与氧化钍的混合物,且通过供给的电流加热后,放出热电子,并形成阴极部。在灯丝7的上端部固定设置有防止热电子向上方放射的上部保护罩8;在灯丝7的下端部固定设置有防止热电子向下方放射的下部保护罩9;在下部保护罩9的中央形成有贯通孔,在贯通孔上插入有钼材质的中心导线10,中心导线10结合固定在上部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控管输入部的屏蔽结构,在其磁控管磁轭(1)的内侧设置有阳极气缸(2)和隔板(3);在设置有隔板(3)的中心部设置有充当阴极的灯丝(7);在阳极气缸(2)的上部将A-室(15)与A-陶瓷(17)连续焊接相连;在阳极气缸的底部将F-室(16)与F-陶瓷(18)焊接相连;上部磁铁(21)和底部磁铁(22)分别包住A-室(15)和F-陶瓷(18);在磁轭(1)的下侧设置有接通电源的输入部,上侧设置有输出高频能量的输出部,其特征在于:在底部磁铁(22)和F-陶瓷(18)之间还设有圆筒环圈(100),其圆筒环圈(100)以包住F-陶瓷(18)的形状设置,进而屏蔽高频噪音的泄漏,同时能够支撑底部磁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控管输入部的屏蔽结构,在其磁控管磁轭(1)的内侧设置有阳极气缸(2)和隔板(3);在设置有隔板(3)的中心部设置有充当阴极的灯丝(7);在阳极气缸(2)的上部将A-室(15)与A-陶瓷(17)连续焊接相连;在阳极气缸的底部将F-室(16)与F-陶瓷(18)焊接相连;上部磁铁(21)和底部磁铁(22)分别包住A-室(15)和F-陶瓷(18);在磁轭(1)的下侧设置有接通电源的输入部,上侧设置有输出高频能量的输出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相皓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