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5111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照明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发光组件、透镜组件和电池仓;发光组件设置于壳体内的第一侧,且透镜组件套设于发光组件前部的外周;电池仓设置于壳体内的第二侧;壳体内还设置有透光通道,使得发光组件所发出的光可以通过透光通道照射到第二侧的指定区域;指定区域涂覆有发光粉层,或者指定区域由荧光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在壳体内的电池仓一侧的指定区域涂覆有发光粉层或由荧光材料制成,并预留透光通道,使得发光组件所发出的光可以照射到该指定区域,在更换电池或电池包时,该指定区域可以发光使得用户可以准确的定位电池仓内的正极接触电极和负极接触电极,从而方便的更换电池或电池包。更换电池或电池包。更换电池或电池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照明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照明设备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便携式照明装置包括需要手持的手电筒,或者配合头带戴在头上使用的头灯等,是一种个人可随身携带的照明设备,广泛应用于户外活动、野外探险、井下作业等场景。
[0003]传统的便携式照明装置一般都采用可更换电池作为电源,以方便在电池电量不足时进行更换。对于一些头灯或大型的手电,其电池仓内的正负极在黑暗环境中难以分辨,造成用户在黑暗环境中更换电池或电池包的时候,难以准确的找到电池仓的正负极,造成更换电池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照明装置,使得用户可以在黑暗环境中准确的确定电池仓的正负极,方便的更换电池或电池包。
[0005]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便携式照明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发光组件、透镜组件和电池仓;
[0007]所述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侧,且所述透镜组件套设于所述发光组件前部的外周;
[0008]所述电池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二侧;
[0009]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透光通道,使得所述发光组件所发出的光可以通过所述透光通道照射到所述第二侧的指定区域;
[0010]所述指定区域涂覆有发光粉层,或者所述指定区域由荧光材料制成。
[0011]进一步地,所述指定区域为所述电池仓的内壁,所述电池仓的内壁涂覆有发光粉层。
[0012]进一步地,所述指定区域为所述电池仓的至少部分区域,所述电池仓的该至少部分区域由荧光材料制成。
[0013]进一步地,所述指定区域为所述壳体位于所述第二侧的至少部分区域,该至少部分区域涂覆有发光粉层或该至少部分区域由荧光材料制成。
[0014]进一步地,所述发光粉层包括磷光粉或荧光粉。
[0015]进一步地,还包括PCB板,所述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PCB板的一侧,所述电池仓设置于所述PCB板的另一侧。
[0016]进一步地,所述透光通道为设置于所述PCB板上的出光孔。
[0017]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转动部,所述后壳体上设置有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第二转动部相配合,使得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绕着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转动。
[0018]进一步地,所述PCB板、所述发光组件、所述透镜组件和所述电池仓设置于所述前壳体内,且所述电池仓的开口朝向所述后壳体。
[0019]进一步地,所述便携式照明装置为头灯。
[0020]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其在电池仓的内壁涂覆发光粉层,并设置了发光组件照射该发光粉层的透光通道,在更换电池包时,发光粉层可以发光从而照亮电池包,使得用户可以在黑暗环境中准确的确定电池仓的正负极,方便的更换电池包。
[0021]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照明装置的PCB板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照明装置的剖面图;
[0025]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照明装置后壳体与支架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10

壳体,11

前壳体,111

第一转动部,12

后壳体,121

第二锁紧件,122

轴孔,20

发光组件,30

透镜组件,40

电池仓,41

正极接触电极,42

负极接触电极,50

电池包,51

电池包的正极,52

电池包的负极,60

PCB板,61

出光孔,70

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部”、“底部”“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30]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照明装置,其在壳体内的电池仓一侧的指定区域涂覆有发光粉层或由荧光材料制成,并预留透光通道,使得发光组件所发出的光可以照射到该指定区域,在更换电池或电池包时,该指定区域可以发光使得用户可以准确的定位电池仓内的正极接触电极和负极接触电极,从而方便的更换电池或电池包。
[0031]下面给出几个具体的实施例,用于详细介绍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0032]请参阅图1

图3,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式照明装置为头灯,包括壳体10和设置于壳体10内的发光组件20、透镜组件30、用于容置电池包50的电池仓40和PCB板60。在其他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式照明装置还可以是手电筒或矿灯等照明设备。
[0033]壳体10包括转动连接的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在一实施例中,前壳体11上设置有第一转动部111,后壳体12上设置有第二转动部(未图示),第二转动部与第一转动部相配合,使得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绕着第一转动部111和第二转动部转动。具体的,如图1所示,第二转动部为转轴,第一转动部111为容置该转轴的一对轴孔,该一对轴孔相对设置于前壳体11的两侧。
[0034]为实现前壳体11与后壳体12之间的扣合,在一实施例中,前壳体11上还设置有第一锁紧部(未图示),后壳体12上还设置有第二锁紧部121,第一锁紧部与第二锁紧部121相配合,使得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相互扣合后锁紧。具体的,第二锁紧部121为如图1所示的限位凸起,第一锁紧部为与该限位凸起对应的避让孔。
[0035]如图1和图3所示,PCB板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发光组件、透镜组件和电池仓;所述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侧,且所述透镜组件套设于所述发光组件前部的外周;所述电池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二侧;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透光通道,使得所述发光组件所发出的光可以通过所述透光通道照射到所述第二侧的指定区域;所述指定区域涂覆有发光粉层,或者所述指定区域由荧光材料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区域为所述电池仓的内壁,所述电池仓的内壁涂覆有发光粉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区域为所述电池仓的至少部分区域,所述电池仓的该至少部分区域由荧光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区域为所述壳体位于所述第二侧的至少部分区域,该至少部分区域涂覆有发光粉层或该至少部分区域由荧光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希脉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