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硬质支气管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4941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可视硬质支气管镜,包括支气管镜本体、用于观察支气管镜头部所到人体内部环境的摄像头以及至少一个导光束,所述支气管镜本体采用硬质材料制成,且所述的支气管镜本体具有自近端向远端延伸的周向内壁以及形成于周向内壁外侧的周向外壁,所述周向内壁限定出操作通道,所述操作通道远端形成斜口,周向外壁与周向内壁之间具有自近端向远端延伸的夹层,该夹层上部分区域设有供摄像头和导光束贯穿的安装腔,该部分区域夹层径向厚度大于其剩余区域的夹层径向厚度而所述的周向内壁的横截面保持圆形;所述安装腔自远端朝向斜口近侧延伸以使得安装腔内摄像头和导光束能够到达斜口近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影响支架通过性增加可视功能。加可视功能。加可视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视硬质支气管镜


[0001]本技术涉及支气管镜应用
,具体涉及可视硬质支气管镜。

技术介绍

[0002]硬质支气管镜的临床应用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可广泛应用于诊断气管、支气管先天性疾病、结核、支气管异物等,对气管支气管内痰痂、肿物的诊治也有较广泛用途,曾为许多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做出了贡献,随着科学进步,硬质支气管镜在支气管异物取出、硅酮支架放置等工作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0003]目前的硬质支气管镜大部分采用可视镜和支气管镜鞘管两部分独立操作的设计。在进行支架放置的时候,由于空间限制可视镜并不能放在鞘管里,这样就造成可视镜和操作器械不能共同使用的局面,严重影响手术操作的精准性。有个别厂家在鞘管内放置摄像头,增加了可视功能,但导致内部空间部分变形,由整圆全腔变成椭圆非全腔,影响支架的通过性。
[0004]现有技术中的支气管镜鞘管不可视,只能进行盲插,影响手术精准性,或者市面上有的可视支气管镜鞘管牺牲内部空间,影响支架的通过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实施提供一种不影响支架通过性、保证全腔的基础上,增加可视功能的可视硬质支气管镜。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7]可视硬质支气管镜,包括支气管镜本体、用于观察支气管镜头部所到人体内部环境的摄像头以及至少一个导光束,所述支气管镜本体采用硬质材料制成,且所述的支气管镜本体具有自近端向远端延伸的周向内壁以及形成于周向内壁外侧的周向外壁,所述周向内壁限定出操作通道,所述操作通道远端形成斜口,周向外壁与周向内壁之间具有自近端向远端延伸的夹层,该夹层上部分区域设有供摄像头和导光束贯穿的安装腔,该部分区域夹层径向厚度大于其剩余区域的夹层径向厚度而所述的周向内壁的横截面保持圆形;所述安装腔自远端朝向斜口近侧延伸以使得安装腔内摄像头和导光束能够到达斜口近侧。
[0008]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导光束的数量具有多条,且其沿斜口近侧均匀布置在摄像头的外侧。
[0009]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夹层内部自远端朝向斜口近侧形成三条安装腔,该三条安装腔分别用于收容一个摄像头以及两根导光束,该两根导光束分别布置在该摄像头的两侧。
[0010]作为优选方案的,摄像头两侧近距离分别设有一个导光束,且每个导光束与摄像头的距离相等。
[0011]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支气管镜本体的周向外壁横截面呈类椭圆形且周向内壁的横截面保持圆形。
[0012]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的操作通道近端设有高频呼吸机接口与麻醉呼吸机接口。
[0013]作为优选方案的,该支气管镜还连接有一显示屏。
[0014]本技术提供的关于可视硬质支气管镜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5]1.操作通道远端形成的斜口,便于插入;
[0016]2.本技术方案中具有摄像头与导光束,实现可视功能,可减少医生操作难度;
[0017]3.支气管镜本体具有周向内壁以及周向外壁,周向外壁限定出的操作通道以供支架的插入,周向外壁与周向内壁之间具有夹层,夹层的部分区域设有安装摄像头和导光束的安装腔,该部分区域夹层径向厚度大于其剩余区域的夹层径向厚度,加上支气管镜本体采用硬质材料制成,周向内壁的横截面依旧保持圆形,其内部尺寸大小不会因为摄像头、导光束的安装而变小,因此本技术方案只细微改变产品外观局部尺寸大小,在使用性能上无明显改变,在为医生提供清晰准确的图像同时,保证支架的通过性,方便置入支架;
[0018]4.安装腔自远端朝向卸扣近侧延伸以使得安装腔内摄像头和导光束能够到达斜口近侧,达到能够最大范围的观察支架的置入情况,效果最佳。
[0019]5.导光束近距离设置在摄像头的两侧,且其与摄像头的距离相等,为摄像头提供光线,保证清晰成像,不会因摄像头一侧有光、另一侧无光或者因光线与摄像头远近距离不同,造成的一侧视野清晰而另一侧模糊的情况,不便于医生的操作观察。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2。
[0022]图3为本技术斜口处操作通道的横截面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摄像头观察范围示意图。
[0024]其中:1、支气管镜本体;2、摄像头;3、操作通道;4、斜口;5、导光束;6、周向内壁;7、夹层;8、高频呼吸机接口;9、麻醉呼吸机接口;10、摄像头观察范围;11、周向外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固持”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段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以限定本技术。
[0028]如图1与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可视硬质支气管镜,包括支气管镜本体1、用于观察支气管镜头部所到人体内部环境的摄像头2以及至少一个导光束5,所述支气管镜本体1采用硬质材料制成,且所述的支气管镜本体1具有自近端向远端延伸的周向内壁6以及形成于周向内壁6外侧的周向外壁11,所述周向内壁6限定出操作通道3,所述操作通道3远端形成斜口4,周向外壁11与周向内壁6之间具有自近端向远端延伸的夹层7,该夹层7上部分区域设有供摄像头2和导光束5贯穿的安装腔,该部分区域夹层7径向厚度大于其剩余区域的夹层7径向厚度而所述的周向内壁6的横截面保持圆形;所述安装腔自远端朝向斜口4近侧延伸以使得安装腔内摄像头2和导光束5能够到达斜口4近侧,本技术方案中的部分区域包括局部也包括整体等;
[0029]本技术操作通道3远端形成的斜口4,便于插入;本技术方案中具有摄像头2与导光束5,实现可视功能,可减少医生操作难度;支气管镜本体1具有周向内壁6以及周向外壁11,周向外壁11限定出的操作通道3以供支架的插入,周向外壁11与周向内壁6之间具有夹层7,夹层7的部分区域设有安装摄像头2和导光束5的安装腔,该部分区域夹层7径向厚度大于其剩余区域的夹层7径向厚度,加上支气管镜本体1采用硬质材料制成,周向内壁6的横截面依旧保持圆形,其内部尺寸大小不会因为摄像头2、导光束5的安装而变小,因此本技术方案只细微改变产品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视硬质支气管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气管镜本体(1)、用于观察支气管镜头部所到人体内部环境的摄像头(2)以及至少一个导光束(5),所述支气管镜本体(1)采用硬质材料制成,且所述的支气管镜本体(1)具有自近端向远端延伸的周向内壁(6)以及形成于周向内壁(6)外侧的周向外壁,所述周向内壁(6)限定出操作通道(3),所述操作通道(3)远端形成斜口(4),周向外壁与周向内壁(6)之间具有自近端向远端延伸的夹层(7),该夹层(7)上部分区域设有供摄像头(2)和导光束(5)贯穿的安装腔,该部分区域夹层(7)径向厚度大于其剩余区域的夹层(7)径向厚度而所述的周向内壁(6)的横截面保持圆形;所述安装腔自远端朝向斜口(4)近侧延伸以使得安装腔内摄像头和导光束能够到达斜口近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硬质支气管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束(5)的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浩项腾李芳柄李辰晨郑鹏郑兴荣张子扬周玲强许国凯李雪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医高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