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智能控温功能的灌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44007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3
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智能控温功能的灌注系统,该灌注系统包括外鞘管、内窥镜、至少一个灌注泵、至少一个常温储液袋、至少一个低温储液袋、至少一个进液管、至少一个出液管、温度传感器以及主控机,所述内窥镜插置在外鞘管内,所述内窥镜内形成送液通道;所述灌注泵用于泵送灌注液;所述常温储液袋用于储存常温灌注液;所述的低温储液袋用于储存低温灌注液;所述常温储液袋与低温储液袋通过进液管与灌注泵连接;所述的灌注泵通过出液管与内窥镜的送液通道连接;所述主控机根据温度传感器获取的温度信号控制常温灌注液与低温灌注液的混合比例进而来控制灌注液的供给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智能控温功能的灌注系统


技术介绍

1、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中,其低灌注压力、高激光工作功率与持续激发时间长的特点,会引起局部组织热损伤,体腔内液体呈沸腾状态。目前主要通过向腔体内例如肾盂内灌注灌注液体,加快体内的循环次数来实现降温。医生根据经验加大灌注流量,延长钬激光使用间隔的方式,依靠这些经验控制腔内温度升温,调节灌注泵的压力和流量,对术者的经验及状态是一项非常大的考验,手术成功率无法得到保证,显然通过手动调控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且根据经验,由于电外科及激光等能量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能使灌注液体温度持续上升,因此灌注量需要到达高的灌注流量才能起到降温的目的,与此同时为了维持压力的平衡,则吸引的流量也需要同步提升,对设备要求较高,且控温效果有限。

2、现有的灌注吸引装置包括主控单元、灌注装置、吸引装置以及反馈装置,灌注装置是导管挤压在滚轮上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将生理盐水引入人体器官;吸引装置是通过隔膜泵产生负压将人体器官中的生理盐水抽出;反馈装置是由压力传感器监测肾内压力,以便压力达到预定值时,主控单元为调整灌注和吸引的速度,以尽力达到腔体内压力平衡。

3、然而由于临床手术进程短、体内病灶因人而异,也流体管路的尺寸受限,因此医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将腔体内的压力与温度调节至动态平衡。若仅仅依靠灌注液体来实现控温,则会引起患者灌注压力过高,进而导致静脉瓣开放,腔内液体返流入血,水吸收、医源性水中毒。特别是合并感染时,及其容易产生术后发热、菌血症、脓毒血症。此外,若一味加大灌注压力,还会使灌注液体外渗,导致脏器被膜下血肿,甚至出现脏器破裂等危险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病人死亡。且电外科及激光等能量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能使灌注液体温度持续上升,当液体温度续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组织灼伤,从而出现热损伤和术后腔道狭窄等相关医疗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前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智能控温功能的灌注系统,该灌注系统包括:

2、外鞘管,

3、内窥镜,所述内窥镜插置在外鞘管内,所述内窥镜内形成送液通道;

4、至少一个灌注泵,所述灌注泵用于泵送灌注液;

5、至少一个常温储液袋,所述常温储液袋用于储存常温灌注液;

6、至少一个低温储液袋,所述的低温储液袋用于储存低温灌注液;

7、至少一个进液管,所述常温储液袋与低温储液袋通过进液管与灌注泵连接;

8、至少一个出液管,所述的灌注泵通过出液管与内窥镜的送液通道连接;

9、温度传感器,其设置在内窥镜或外鞘管上以检测体腔内的温度;

10、主控机,所述主控机根据温度传感器获取的温度信号控制常温灌注液与低温灌注液的混合比例进而来控制灌注液的供给温度。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12、温度传感器,其设置在内窥镜或外鞘管上以检测体腔内的温度;

13、主控机,所述主控机根据温度传感器获取的温度信号控制灌注液的供给温度。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灌注系统包括:

15、常温储液袋,所述储液袋用于储存常温液体;

16、降温模块,所述降温模块设置在进液管上以冷却进液管的液体。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灌注系统包括:

18、常温储液袋,常温储液袋用于储存常温灌注液;

19、低温储液袋,低温储液袋用于储存低温灌注液;

20、常温进液管,所述常温储液袋与常温进液管连接;

21、低温进液管,所述低温储液袋与低温进液管连接;

22、混合管路,所述混合管路一端与常温进液管和低温进液管的出口连通,另一端与灌注泵连接;

23、比例控制阀,所述比例控制阀用于控制常温进液管与低温进液管的液体流量。

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比例控制阀为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将常温进液管与低温进液管与混合管路连接。

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常温进液管与低温进液管分别设有比例控制阀。

2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灌注系统包括:

27、低温灌注泵,所述低温灌注泵与低温进液管连接;

28、常温灌注泵,所述常温灌注泵与常温进液管连接,常温灌注泵与低温灌注泵的出液口汇合后与出液管连通。

2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灌注系统还包括吸引装置,所述吸引装置与外鞘管连接。

3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吸引装置包括隔膜泵、第一负压吸引管、吸引容器和第二负压吸引管,所述第一负压吸引管一端与隔膜泵连接,另一端与吸引容器连接,所述的第二负压吸引管一端与吸引容器连接,另一端与外鞘管连接。

3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温度传感器装配在内窥镜或外鞘管。

3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比例控制阀为pid控制阀。

33、本技术提供的灌注系统通过对源头的灌注液的温度进行控制来实现对腔体内温度的精准控制,相较于仅依靠灌注流量调节,本实施方式首先降低了对灌注流量的过高要求且温度的控制更为精准且实时,降低术者的经验要求、降低术后的并发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智能控温功能的灌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灌注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灌注系统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比例控制阀为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将常温进液管与低温进液管与混合管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常温进液管与低温进液管分别设有比例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系统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灌注系统还包括吸引装置,所述吸引装置与外鞘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灌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装置包括隔膜泵、第一负压吸引管、吸引容器和第二负压吸引管,所述第一负压吸引管一端与隔膜泵连接,另一端与吸引容器连接,所述的第二负压吸引管一端与吸引容器连接,另一端与外鞘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装配在内窥镜或外鞘管。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比例控制阀为PID控制阀。

...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智能控温功能的灌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灌注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灌注系统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比例控制阀为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将常温进液管与低温进液管与混合管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常温进液管与低温进液管分别设有比例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系统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冬刚李芳柄徐鹏宏岑金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医高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