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提高压降风量的回转窑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4929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效提高压降风量的回转窑风机,包括:风机外壳、底壳、箱体、出风管和叶轮本体,所述风机外壳的底部贯穿开设有通槽,且通槽延伸至底壳的内部;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轴、皮带盘、皮带轮和驱动电机,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叶轮本体相互固定,所述转动轴贯穿风机外壳并与其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自身内部的叶轮进行自动清理,并避免真空叶轮的周边被灰尘覆盖,使真空叶轮运行更加稳定,同时有效提高了风机的压降和风量,解决了由于回转窑风机吸入气体中粉尘含量较大,容易造成真空叶轮的周边覆盖有大量的灰尘,进而阻碍真空叶轮运行,导致风机的压降和风量下降,影响风机效率的问题。影响风机效率的问题。影响风机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效提高压降风量的回转窑风机


[0001]本技术涉及回转窑风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效提高压降风量的回转窑风机。

技术介绍

[0002]回转窑是国家推广使用的新型节能窑炉,其具有产量高、能耗低、易于操控、成品质量好、成品率高等诸多优点,利用回转窑煅烧水泥熟料是一种普遍采用的成熟的工艺技术,使用范围十分广泛,回转窑风机在回转窑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回转窑风机负责将冷却机中5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空气引入喷煤嘴中的作为助燃风。
[0003]然而回转窑风机吸入气体中粉尘含量较大,容易造成真空叶轮的周边覆盖有大量的灰尘,进而阻碍真空叶轮运行,导致风机的压降和风量下降,影响风机的效率。
[0004]为此,我们提供一种有效提高压降风量的回转窑风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提高压降风量的回转窑风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有效提高压降风量的回转窑风机,包括:
[0007]风机外壳、底壳、箱体、出风管和叶轮本体,所述风机外壳的底部贯穿开设有通槽,且通槽延伸至底壳的内部;
[0008]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轴、皮带盘、皮带轮和驱动电机,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叶轮本体相互固定,所述转动轴贯穿风机外壳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皮带盘栓接在转动轴的表面,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箱体的内部,所述皮带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互固定,且皮带盘与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0009]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第二液压缸、承接斗、毛刷、连接管和吸尘器,所述第二液压缸安装在底壳的内部,所述承接斗与第二液压缸的输出轴相互固定,所述毛刷设置在承接斗顶部的后方,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承接斗的底部相互连通,且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吸尘器的进口相互连通,所述底壳内腔的上方设置有封堵机构。
[0010]优选的,所述封堵机构包括有封堵板、固定杆和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安装在底壳内腔的顶部,所述固定杆与第一液压缸的输出轴相互固定,所述封堵板与固定杆的另一端栓接,且封堵板的顶部与底壳的内壁滑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转动轴远离叶轮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轮轴,所述凸轮轴的另一端与箱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箱体内腔的上方安装有凸轮传感器。
[0012]优选的,所述底壳内腔的底部栓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顶端栓接有套环,且连接管与套环的内壁滑动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为不锈钢软管,且连接管的长度大于承接斗的上下运动区间。
[0014]优选的,所述底壳两侧的表面均开设有窗口,所述底壳的两侧均铰接有封闭门。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能够对自身内部的叶轮进行自动清理,并避免真空叶轮的周边被灰尘覆盖,使真空叶轮运行更加稳定,同时有效提高了风机的压降和风量,解决了由于回转窑风机吸入气体中粉尘含量较大,容易造成真空叶轮的周边覆盖有大量的灰尘,进而阻碍真空叶轮运行,导致风机的压降和风量下降,影响风机效率的问题;
[0017]2.本技术通过封堵板、固定杆和第一液压缸的设置,封堵板能够对通槽进行封闭,并避免通槽出现漏风的现象,而第一液压缸则能够通过固定杆带动封堵板进行移动,并对通槽的开合进行控制,通过凸轮轴和凸轮传感器的设置,转动轴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带动凸轮轴一同运动,同时凸轮传感器能够对凸轮轴的转速进行检测,从而一并检测出转动轴和叶轮本体的转速,以便工作人员对叶轮本体的转速进行调节;
[0018]3.本技术通过竖杆和套环的设置,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连接管进行限位,并避免连接管在前后方向上发生位移,通过设计连接管的长度大于承接斗的上下运动区间,其能够避免承接斗在上下运动过程中扯断连接管,通过窗口和封闭门的设置,窗口方便工作人员将吸尘器内部的灰尘取出,而封闭门则能够对窗口进行封闭。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图1所示的结构正视剖面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图2所示的局部结构左视剖面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图2所示承接斗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图2所示套环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4]图中标号:1、风机外壳;2、底壳;3、箱体;4、出风管;5、叶轮本体;6、驱动机构;61、转动轴;62、皮带盘;63、皮带轮;64、驱动电机;7、通槽;8、封堵机构;81、封堵板;82、固定杆;83、第一液压缸;9、清理机构;91、第二液压缸;92、承接斗;93、毛刷;94、连接管;95、吸尘器;10、凸轮轴;11、凸轮传感器;12、竖杆;13、套环;14、窗口;15、封闭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6]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所示的结构正视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图2所示的局部结构左视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图2所示承接斗92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2所示套环13的结构立体示意图。一种有效提高压降风量的回转窑风机,包括风机外壳1、底壳2、箱体3、出风管4、叶轮本体5、驱动机构6和清理机构9,风机外壳1的底部贯穿开设有通槽7,且通槽7延伸至底壳2的内部;驱动机构6包括转动轴61、皮带盘62、皮带轮63和驱动电机64,转动轴61的一端与叶轮本体5相互固定,转动轴61贯穿风机外壳1并与其转动连接,皮带盘62栓接在转动轴61的表面,驱动电机64安装在箱体3的内部,皮带轮63与驱动电机64的输出轴相互固定,且皮带盘62与皮带轮63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清理机构9包括第二液压缸91、承接斗92、毛刷93、连接管94和吸尘器95,第二液压缸91安装在底壳2的内部,承接斗92与第二液压缸91的输出轴相互固定,毛刷93设置在承接斗92顶部的后方,连接管94的一端与承接斗92
的底部相互连通,且连接管94的另一端与吸尘器95的进口相互连通,底壳2内腔的上方设置有封堵机构8,该风机能够对自身内部的叶轮进行自动清理,并避免真空叶轮的周边被灰尘覆盖,使真空叶轮运行更加稳定,同时有效提高了风机的压降和风量,解决了由于回转窑风机吸入气体中粉尘含量较大,容易造成真空叶轮的周边覆盖有大量的灰尘,进而阻碍真空叶轮运行,导致风机的压降和风量下降,影响风机效率的问题。
[0027]进一步地,封堵机构8包括有封堵板81、固定杆82和第一液压缸83,第一液压缸83安装在底壳2内腔的顶部,固定杆82与第一液压缸83的输出轴相互固定,封堵板81与固定杆82的另一端栓接,且封堵板81的顶部与底壳2的内壁滑动连接,通过封堵板81、固定杆82和第一液压缸83的设置,封堵板81能够对通槽7进行封闭,并避免通槽7出现漏风的现象,而第一液压缸83则能够通过固定杆82带动封堵板81进行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效提高压降风量的回转窑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外壳(1)、底壳(2)、箱体(3)、出风管(4)和叶轮本体(5),所述风机外壳(1)的底部贯穿开设有通槽(7),且通槽(7)延伸至底壳(2)的内部;驱动机构(6),所述驱动机构(6)包括转动轴(61)、皮带盘(62)、皮带轮(63)和驱动电机(64),所述转动轴(61)的一端与叶轮本体(5)相互固定,所述转动轴(61)贯穿风机外壳(1)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皮带盘(62)栓接在转动轴(61)的表面,所述驱动电机(64)安装在箱体(3)的内部,所述皮带轮(63)与驱动电机(64)的输出轴相互固定,且皮带盘(62)与皮带轮(63)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清理机构(9),所述清理机构(9)包括第二液压缸(91)、承接斗(92)、毛刷(93)、连接管(94)和吸尘器(95),所述第二液压缸(91)安装在底壳(2)的内部,所述承接斗(92)与第二液压缸(91)的输出轴相互固定,所述毛刷(93)设置在承接斗(92)顶部的后方,所述连接管(94)的一端与承接斗(92)的底部相互连通,且连接管(94)的另一端与吸尘器(95)的进口相互连通,所述底壳(2)内腔的上方设置有封堵机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提高压降风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昭林韩斌张万智
申请(专利权)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西部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