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玉祥专利>正文

一种市政工程施工防护隔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4709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44
本新型涉及一种市政工程施工防护隔板结构,包括承载底座、定位柱、外侧防护板、内侧防护板、静电吸附网、多孔弹性板,定位柱与承载底座上端面垂直连接,定位柱为“凵”字形结构,并通过定位扣分别与外侧防护板、内侧防护板连接,静电吸附网与定位柱上端面连接并包覆在承载底座上端面,多孔弹性板位于静电吸附网与承载底座之间。本新型一方面可实现快速对户外施工工地进行快速围挡作业,且围挡结构强度及定位稳定性好;另一方面可有效的实现对市政施工作业中产生粉尘及噪声进行吸附治理,从而有效的降低市政施工对周边生产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响。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工程施工防护隔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市政施工防护设备,属于工程建设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进行市政施工中,往往施工工地与工农业正产、商业活动点位置相对较近,因此为了消除施工工地及施工设备对行人等造成的伤害,和消除施工作业时噪声、粉尘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当前主要是通过金属板等设备对施工工地进行围挡作业,以提高市政施工作业安全性和可靠性。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当前所使用的隔板设备往往均为采用传统的彩钢薄板、塑料板等板材直接进行围挡作业,虽然可以一定程度满足施工围挡的需要,但一方面存在结构强度差,极易因大风、车辆撞击等而造成损毁,且对施工作业的噪声缺乏有效的降噪及消除能力;另一方面在使用中往往还需与传统的水雾喷淋系统对施工作业的粉尘进行喷淋净化,从而导致粉尘治理作业的工作成本高的同时,也导致了水资源浪费严重和易对施工工地周边环境造成污水污染情况发生。
[0003]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市政施工围挡设备,以满足实际施工作业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市政工程施工防护隔板结构,该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一方面可实现快速对户外施工工地进行快速围挡作业,且围挡结构强度及定位稳定性好,可有效提高对外力冲击的抵御能力,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市政施工围挡作业的工作效率、质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可有效的实现对市政施工作业中产生粉尘及噪声进行吸附治理,可有效消除市政施工作业时对周边环境造成的粉尘污染和噪声污染,并在进行粉尘治理过程中可有效克服传统粉尘净化设备造成的水资源浪费严重的弊端,从而有效的降低市政施工对周边生产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市政施工的环境友好性和适应性。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市政工程施工防护隔板结构,包括承载底座、定位柱、外侧防护板、内侧防护板、静电吸附网、多孔弹性板、静电电源及驱动电路,承载底座为横断面矩形的板状框架结构,定位柱至少三条,沿承载底座轴线方向均布,并与承载底座上端面垂直连接,定位柱为“凵”字形结构,其最大宽度为承载底座宽度的80%—95%,前侧面和后侧面上均布若干通过定位扣,并通过定位扣分别与外侧防护板、内侧防护板连接,其中外侧防护板、内侧防护板分别包覆在定位柱及承载底座的前侧面及后侧面外,并与承载底座上端面呈30
°
—90
°
夹角,且外侧防护板、内侧防护板与承载底座间共同构成横断面呈“凵”字形槽状结构,静电吸附网与承载底座上端面平行分布,与定位柱上端面连接并包覆在承载底座上端面,且静电吸附网比外侧防护板、内侧防护板上端面低至少5厘米,多孔弹性板为横断面呈矩形的板状结构,位于静电吸附网与承载底座之间,并与定位柱内侧面连接,且多孔弹性板与静电吸附
网及承载底座上端面间间距均不小于10厘米,静电电源及驱动电路均嵌于承载底座内,其中静电电源分别与静电吸附网和驱动电路电气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外侧防护板、内侧防护板之间间距不小于10厘米,且所述外侧防护板、内侧防护板外表面均布若干与其下端面垂直分布的导流槽,所述外侧防护板、内侧防护板内表面均布若干消声尖劈,所述消声尖劈轴线与外侧防护板、内侧防护板内表面垂直分布,且各消声尖劈长度为外侧防护板、内侧防护板之间间距的1/4—3/4,且外侧防护板、内侧防护板上的消声尖劈间相互间隔分布。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底座内设一条与承载底座轴线平行分布的积尘槽,所述积尘槽上端面与承载底座上端面平齐分布,并分别与承载底座前表面及后表面的内侧面连接,且所述积尘槽横断面呈矩形、“V”字形及“凵”字形的任意一种。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扣包括定位座、挂环、连接横担,其中所述定位座为横断面呈矩形的块状结构,所述挂环至少两个,对称分布在定位座轴线两侧,并通过传动轴与定位座侧表面铰接,所述挂环为横断面呈“凵”字形、“U”字形中任意一种的槽状结构,所述连接横担与定位柱轴线垂直分布,嵌于挂环内并与挂环滑动连接,且所述横担两端与外侧防护板、内侧防护板后侧面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传动轴与挂环间面通过棘轮机构铰接,所述定位座前端面设弹性定位块,并通过弹性定位块分别与外侧防护板、内侧防护板内侧面相抵。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底座上另设至少两个连接铰接,所述连接铰链沿承载底座轴线分布在承载底座两端位置,并与承载底座端面连接,且所述连接铰链铰接轴与承载底座轴线垂直分布并相交。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电路为基于工业单片机及可编程控制器中任意一种为基础的电路系统,且所示驱动电路另设温湿度传感器、PM2.5传感器及操控界面,所述温湿度传感器、PM2.5传感器均至少一个,嵌于定位柱上端面并分别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所述操控界面嵌于承载底座外表面,与驱动电路电气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操控界面包括按键、显示器、接线端子、拨动开关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共用。
[0014]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一方面可实现快速对户外施工工地进行快速围挡作业,且围挡结构强度及定位稳定性好,可有效提高对外力冲击的抵御能力,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市政施工围挡作业的工作效率、质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可有效的实现对市政施工作业中产生粉尘及噪声进行吸附治理,可有效消除市政施工作业时对周边环境造成的粉尘污染和噪声污染,并在进行粉尘治理过程中可有效克服传统粉尘净化设备造成的水资源浪费严重的弊端,从而有效的降低市政施工对周边生产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市政施工的环境友好性和适应性。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16]图1为本技术承载底座、定位柱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外侧防护板、内侧防护板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定位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1]如图1—4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施工防护隔板结构,包括承载底座1、定位柱2、外侧防护板3、内侧防护板4、静电吸附网5、多孔弹性板6、静电电源7及驱动电路8,承载底座1为横断面矩形的板状框架结构,定位柱2至少三条,沿承载底座1轴线方向均布,并与承载底座1上端面垂直连接,定位柱2为“凵”字形结构,其最大宽度为承载底座1宽度的80%—95%,前侧面和后侧面上均布若干通过定位扣9,并通过定位扣9分别与外侧防护板3、内侧防护板4连接,其中外侧防护板3、内侧防护板4分别包覆在定位柱2及承载底座1的前侧面及后侧面外,并与承载底座1上端面呈30
°
—90
°
夹角,且外侧防护板3、内侧防护板4与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工程施工防护隔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市政工程施工防护隔板结构包括承载底座、定位柱、外侧防护板、内侧防护板、静电吸附网、多孔弹性板、静电电源及驱动电路,所述承载底座为横断面矩形的板状框架结构,所述定位柱至少三条,沿承载底座轴线方向均布,并与承载底座上端面垂直连接,所述定位柱为“凵”字形结构,其最大宽度为承载底座宽度的80%—95%,所述定位柱前侧面和后侧面上均布若干通过定位扣,并通过定位扣分别与外侧防护板、内侧防护板连接,其中所述外侧防护板、内侧防护板分别包覆在定位柱及承载底座的前侧面及后侧面外,并与承载底座上端面呈30
°
—90
°
夹角,且外侧防护板、内侧防护板与承载底座间共同构成横断面呈“凵”字形槽状结构,所述静电吸附网与承载底座上端面平行分布,与定位柱上端面连接并包覆在承载底座上端面,且静电吸附网比外侧防护板、内侧防护板上端面低至少5厘米,所述多孔弹性板为横断面呈矩形的板状结构,位于静电吸附网与承载底座之间,并与定位柱内侧面连接,且所述多孔弹性板与静电吸附网及承载底座上端面间间距均不小于10厘米,所述静电电源及驱动电路均嵌于承载底座内,其中所述静电电源分别与静电吸附网和驱动电路电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施工防护隔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侧防护板、内侧防护板之间间距不小于10厘米,且所述外侧防护板、内侧防护板外表面均布若干与其下端面垂直分布的导流槽,所述外侧防护板、内侧防护板内表面均布若干消声尖劈,所述消声尖劈轴线与外侧防护板、内侧防护板内表面垂直分布,且各消声尖劈长度为外侧防护板、内侧防护板之间间距的1/4—3/4,且外侧防护板、内侧防护板上的消声尖劈间相互间隔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施工防护隔板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祥
申请(专利权)人:刘玉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