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印刷机水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452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印刷机水循环装置,包括印刷机、印刷机排水口、印刷机回水口、反应箱、吸附箱、过滤箱、过滤盒、过滤口、过滤箱进水口、过滤箱出水口、吸附箱进水口、活性炭、连通管、消毒灯、反应箱出水口、阀门、抽水泵,所述印刷机上开设有所述印刷机排水口和印刷机回水口,所述反应箱上固设有所述吸附箱,所述吸附箱上固设有所述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部设置有所述过滤盒,所述过滤盒上开设有所述过滤口,所述过滤箱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印刷机排水口连通,所述吸附箱上开设有所述吸附箱进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的实现印刷机的污水循环利用,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也更加的环保。的环保。的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印刷机水循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印刷机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印刷机水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包括折叠)等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如纺织品、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印刷机的专利技术和发展,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现有的印刷机污水直接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成本较高,且无法实现印刷机废水的循环利用,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也与现在提倡的环保理念不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新型印刷机水循环装置。
[000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印刷机水循环装置,包括印刷机、印刷机排水口、印刷机回水口、反应箱、吸附箱、过滤箱、过滤盒、过滤口、过滤箱进水口、过滤箱出水口、吸附箱进水口、活性炭、连通管、消毒灯、反应箱出水口、阀门、抽水泵,所述印刷机上开设有所述印刷机排水口和印刷机回水口,所述反应箱上固设有所述吸附箱,所述吸附箱上固设有所述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内部设置有所述过滤盒,所述过滤盒上开设有所述过滤口,所述过滤箱上开设有所述过滤箱进水口和过滤箱出水口,所述过滤箱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印刷机排水口连通,所述吸附箱上开设有所述吸附箱进水口,所述吸附箱进水口和过滤箱出水口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吸附箱内设置有所述活性炭,所述吸附箱底部设置有所述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将所述吸附箱和反应箱连通,所述反应箱内部设置有所述消毒灯,所述反应箱侧壁底端开设有所述反应箱出水口,所述反应箱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印刷机回水口连通,所述印刷机排水口、印刷机回水口、过滤箱进水口、过滤箱出水口、吸附箱进水口和反应箱出水口处均设置有所述阀门,所述反应箱出水口和印刷机回水口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所述抽水泵。
[0005]本技术中,所述反应箱、吸附箱和过滤箱大小相等,所述反应箱底部设置有支撑柱。
[0006]本技术中,所述过滤盒为圆柱体结构,所述过滤盒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过滤盒之间通过管道连通,管道与所述过滤盒同轴设置,管道一端与所述过滤箱侧壁固接,另一端伸出所述过滤箱出水口,所述过滤箱出水口的直径和管道外直径相等。
[0007]本技术中,相邻两个所述过滤盒之间间距相等。
[0008]本技术中,所述过滤口有若干,所述过滤口的直径在1mm

2mm 之间。
[0009]本技术中,所述过滤箱进水口和过滤箱出水口直径相等。
[0010]本技术中,所述吸附箱进水口、过滤箱出水口和反应箱出水口位于同一侧,且
直径相等。
[0011]本技术中,所述消毒灯有若干个,相邻两个所述消毒灯之间的距离相等。
[0012]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从印刷机排水口内的水回收至水循环机构进行污水处理,将处理干净的水经过印刷机回水口流入印刷机内部,进行循环利用,污水先经过过滤箱内过滤盒的初步过滤,可以去除掉污水内的大颗粒杂质,经过初步过滤的水从过滤箱出水口进入吸附箱内部,经过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以对污水进行再次处理,吸附掉水内的小颗粒杂质,之后水再从吸附箱与反应箱之间的连通管进入反应箱内,反应箱内设置有消毒灯和化学物质可以对水进行杀菌消毒处理,从反应箱内出来的洁净水通过管道流入印刷机内部,本技术可以有效的实现印刷机的污水循环利用,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也更加的环保。
附图说明
[001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半剖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水循环机构结构图;
[0017]图4为本技术过滤盒结构图。
[0018]图中标号:印刷机-1,印刷机排水口-2,印刷机回水口-3,反应箱-4,吸附箱-5,过滤箱-6,过滤盒-7,过滤口-8,过滤箱进水口-9,过滤箱出水口-10,吸附箱进水口-11,活性炭-12,连通管-13,消毒灯-14,反应箱出水口-15,阀门-16,抽水泵-17;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21]如图1

图4所示,一种新型印刷机水循环装置,包括印刷机1、印刷机排水口2、印刷机回水口3、反应箱4、吸附箱5、过滤箱6、过滤盒7、过滤口8、过滤箱进水口9、过滤箱出水口10、吸附箱进水口11、活性炭 12、连通管13、消毒灯14、反应箱出水口15、阀门16、抽水泵17,所述印刷机1上开设有所述印刷机排水口2和印刷机回水口3,所述反应箱4上固设有所述吸附箱5,所述吸附箱5上固设有所述过滤箱6,所述过滤箱6 内部设置有所述过滤盒7,所述过滤盒7上开设有所述过滤口8,所述过滤箱6上开设有所述过滤箱进水口9和过滤箱出水口10,所述过滤箱进水口9 通过管道与所述印刷机排水口2连通,所述吸附箱5上开设有所述吸附箱进水口11,所述吸附箱进水口11和过滤箱出水口10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吸附箱5内设置有所述活性炭12,所述吸附箱5底部设置有所述连通管13,所述连通管13将所述吸附箱5和反应箱4连通,所述反应箱4内部设置有所述消毒灯14,所述反应箱4侧壁底端开设有所述反应箱出水口15,所述反应箱出水口15通过管道与所述印刷机回水口3连通,所述印刷
机排水口2、印刷机回水口3、过滤箱进水口9、过滤箱出水口10、吸附箱进水口11和反应箱出水口15处均设置有所述阀门16,所述反应箱出水口15和印刷机回水口3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所述抽水泵17。所述反应箱4、吸附箱5和过滤箱6大小相等,所述反应箱4底部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用于支撑整个水循环机构。所述过滤盒7为圆柱体结构,所述过滤盒7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过滤盒7之间通过管道连通,管道与所述过滤盒7同轴设置,管道一端与所述过滤箱6侧壁固接,另一端伸出所述过滤箱出水口10,所述过滤箱出水口10的直径和管道外直径相等。相邻两个所述过滤盒7之间间距相等。所述过滤口8有若干,所述过滤口8的直径在1mm

2mm之间,用于过滤掉水中的大颗粒杂质。所述过滤箱进水口9和过滤箱出水口10直径相等,所述活性炭12用于对水中小颗粒杂质进行吸附。所述吸附箱进水口11、过滤箱出水口10和反应箱出水口15位于同一侧,且直径相等。所述消毒灯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印刷机水循环装置,包括印刷机(1)、印刷机排水口(2)、印刷机回水口(3)、反应箱(4)、吸附箱(5)、过滤箱(6)、过滤盒(7)、过滤口(8)、过滤箱进水口(9)、过滤箱出水口(10)、吸附箱进水口(11)、活性炭(12)、连通管(13)、消毒灯(14)、反应箱出水口(15)、阀门(16)、抽水泵(17),其特征是:所述印刷机(1)上开设有所述印刷机排水口(2)和印刷机回水口(3),所述反应箱(4)上固设有所述吸附箱(5),所述吸附箱(5)上固设有所述过滤箱(6),所述过滤箱(6)内部设置有所述过滤盒(7),所述过滤盒(7)上开设有所述过滤口(8),所述过滤箱(6)上开设有所述过滤箱进水口(9)和过滤箱出水口(10),所述过滤箱进水口(9)通过管道与所述印刷机排水口(2)连通,所述吸附箱(5)上开设有所述吸附箱进水口(11),所述吸附箱进水口(11)和过滤箱出水口(10)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吸附箱(5)内设置有所述活性炭(12),所述吸附箱(5)底部设置有所述连通管(13),所述连通管(13)将所述吸附箱(5)和反应箱(4)连通,所述反应箱(4)内部设置有所述消毒灯(14),所述反应箱(4)侧壁底端开设有所述反应箱出水口(15),所述反应箱出水口(15)通过管道与所述印刷机回水口(3)连通,所述印刷机排水口(2)、印刷机回水口(3)、过滤箱进水口(9)、过滤箱出水口(10)、吸附箱进水口(11)和反应箱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雷
申请(专利权)人:三河市兴国印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