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4456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用于容纳物料的料筒,料筒呈大致圆筒状并具有顶部、周向壁、底部,其中,在所述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并且在所述周向壁的靠近所述底部的位置处设置有出料口,物料经由进料口进入料筒;和在料筒内设置在料筒的底部处的刮料板,刮料板呈大致平板状并设置成能够同时与底部和周向壁接触,料筒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地放置成进料口高于出料口并且出料口沿竖向方向朝向下方,刮料板设置成能够绕料筒的中心轴线旋转,以将经由进料口进入料筒并且停留在料筒的周向壁和底部上的物料带动离开周向壁和底部,使得物料能够在重力作用下逐个落入出料口并逐个经由出料口离开料筒。该自动上料装置噪音小、成本低、清洁度高。清洁度高。清洁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产品制造及组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密封圈作为一种常见的密封件形式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机械、石油化工、医疗、电子、食品等各种行业的流体密封性设备中。然而,在一些传统的密封圈组装生产线中,经常需要人工手动装配,装配操作劳动强度大、耗时耗力,导致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并且组装后成品的密封性难以得到的保障。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经发现:通过实现密封圈的自动化装配,可以明显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品质量。但在自动化装配中,密封圈的上料是难点。目前,密封圈或环装零件的自动上料一般是通过振动盘和直线振动来实现,然而,振动盘上料噪音大且成本高,而且由于零件与外界环境接触,导致零件的清洁度低,这可能会导致污染成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6]用于容纳物料的料筒,所述料筒呈大致圆筒状并具有顶部、周向壁以及底部,其中,在所述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并且在所述周向壁的靠近所述底部的位置处设置有出料口,物料经由所述进料口进入所述料筒;以及
[0007]在所述料筒内设置在所述料筒的所述底部处的刮料板,所述刮料板呈大致平板状并设置成能够同时与所述料筒的底部和周向壁接触,
[0008]其中,所述料筒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地放置成所述进料口高于所述出料口并且所述出料口沿竖向方向朝向下方,并且
[0009]其中,所述刮料板设置成能够绕所述料筒的中心轴线旋转,以将经由所述进料口进入所述料筒并且停留在所述料筒的周向壁和底部上的物料带动离开周向壁和底部,使得所述物料能够在重力作用下逐个落入所述出料口并逐个经由所述出料口离开所述料筒。
[001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自动上料装置具有能够在倾斜放置的料筒内旋转的刮料板,该刮料板在旋转时能够掠扫过料筒的底部和周向壁的内部,从而将停留在料筒的底部和周向壁上的物料带到料筒的内部空间中的一定高度处,使得物料能够在重力作用下逐个落入位于周向壁的靠近底部的部分上的出料口,以将物料从料筒输送至下一工位。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使用振动盘和直线运动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的自动上料装置工作时产生的噪音较小、成本低,而且物料始终处于较为封闭的空间,因此清洁度较高。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自动上料装置的示意性立体图;
[0012]图2为沿着图1中的线A

A对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自动上料装置进行剖切的截面图;
[0013]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自动上料装置的刮料板、电机、连接套筒的组装示意图;
[0014]图4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自动上料装置的物料引导组件的示意性立体图;
[0015]图5为图4的物料引导组件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自动上料装置1的示意性立体图,以及图2为沿着图1中的线A

A对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自动上料装置1进行剖切的截面图。
[0018]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自动上料装置1包括:
[0019]用于容纳物料S的料筒11,所述料筒11呈大致圆筒状并具有顶部111、周向壁112以及底部113,其中,在所述顶部111设置有进料口114并且在所述周向壁的靠近所述底部的位置处设置有出料口115,物料S经由进料口114进入料筒11;以及
[0020]在所述料筒11内设置在所述料筒11的所述底部113处的刮料板12,所述刮料板12呈大致平板状并设置成能够同时与所述料筒11的底部113和周向壁112接触,
[0021]其中,所述料筒11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地放置成所述进料口114高于所述出料口115并且所述出料口115沿竖向方向朝向下方,并且
[0022]其中,所述刮料板12设置成能够绕所述料筒的中心轴线X旋转,以将经由所述进料口114进入所述料筒11并且停留在所述料筒11的周向壁112和底部113上的物料S带动离开周向壁112和底部113,使得所述物料S能够在重力作用下逐个落入所述出料口115并逐个经由所述出料口115离开所述料筒11。
[0023]继续参见图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自动上料装置1还包括:
[0024]电机13,所述电机13设置在所述料筒11的外部;以及
[0025]连接套筒14,所述连接套筒14设置成在所述料筒11的底部113的中心贯穿所述料筒11的底部113,并且所述连接套筒14设置成一个端部连接至所述电机13,另一个端部连接至所述刮料板12,使得所述电机13能够经由所述连接套筒14驱动所述刮料板12绕所述料筒的中心轴线X旋转。
[0026]图3示出了刮料板12、电机13、连接套筒14的组装示意图,其中,为了清楚起见,移除了料筒11。
[0027]如图3所示,连接套筒14大致呈L形形状,包括呈筒状的第一部分141和呈U型板状的第二部分142,其中,第一部分141与第二部分142彼此大致垂直。连接套筒14的第一部分141以同轴的方式套在电机13的输出轴131上,并通过例如螺钉固定地连接至输出轴131。刮料板12可以插入连接套筒14的第二部分142的中间,并通过例如螺钉而与第二部分142固定
地连接。由此,当电机13启动时,电机13产生的旋转运动将通过输出轴131传递至连接套筒14,连接套筒14又将该旋转运动传递至刮料板12。如图2所示,电机13和连接套筒14安装成电机13的输出轴131和连接套筒14的第一部分141的中心轴线与料筒11的中心轴线X重合,因此电机13将引起刮料板12绕料筒11的中心轴线X的旋转。另外,呈平板状的刮料板12的尺寸设置成当刮料板12在料筒11内安装在连接套筒14上时,刮料板12的相邻两个边缘分别抵接料筒11的底部113和周向壁112(如图2所示),由此当刮料板12旋转时,将掠扫过料筒11的底部113和周向壁112的与底部113相接的部分。
[0028]当物料S经由进料口114进入倾斜放置的料筒11,一部分物料S在重力作用下逐一落入被放置成沿竖直方向向下的出料口115,由此离开料筒11而被传送至下一工位,另一部分物料S则会落在料筒的周向壁的其他位置上以及底部上,由于料筒11被保持固定,这些物料S可能无法自行落入出料口115,而是停滞料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纳物料的料筒,所述料筒呈大致圆筒状并具有顶部、周向壁以及底部,其中,在所述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并且在所述周向壁的靠近所述底部的位置处设置有出料口,物料经由所述进料口进入所述料筒;以及在所述料筒内设置在所述料筒的所述底部处的刮料板,所述刮料板呈大致平板状并设置成能够同时与所述料筒的底部和周向壁接触,其中,所述料筒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地放置成所述进料口高于所述出料口并且所述出料口沿竖向方向朝向下方,并且其中,所述刮料板设置成能够绕所述料筒的中心轴线旋转,以将经由所述进料口进入所述料筒并且停留在所述料筒的周向壁和底部上的物料带动离开周向壁和底部,使得所述物料能够在重力作用下逐个落入所述出料口并逐个经由所述出料口离开所述料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料筒的外部;以及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设置成在所述料筒的底部的中心贯穿所述料筒的底部,并且所述连接套筒设置成一个端部连接至所述电机,另一个端部连接至所述刮料板,使得所述电机能够经由所述连接套筒驱动所述刮料板绕所述料筒的中心轴线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在所述料筒外部位于所述出料口正下方的物料引导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军峰张戚萌江伟刘肖剑李立方武刘广丰翟鸿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秦泰汽车排放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