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射线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4418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一个包含管轴的截面中,假设T1表示玻锥(3)在该玻锥(3)的外围圆周表面上一点(P1)处的厚度,该点的位置在管轴方向上与位于荧光屏(2a)这侧的水平偏转线圈(11)的一端(11a)的位置相同,而T2表示该玻锥(3)在该玻锥(3)的外围圆周表面上另一点(P2)处的厚度,沿该管轴向该荧光屏(2a)这侧测量,该点的位置在该管轴方向上与距离位于该荧光屏(2a)这侧的该水平偏转线圈(11)的所述端部(11a)7mm的位置相同,该玻锥(3)包括沿包含该管轴的平面所取的、满足关系T2/T1≥1.18的至少一个截面。由于这个原因,就能够防止锥部光晕并同时将X射线泄漏量限制到一个预定值或该值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个阴极射线管装置
技术介绍
最近,存在日益增加的、使一个阴极射线管显示屏变得扁平和加大的需求。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并同时保证预定的机械强度,必须增加用于阴极射线管的一个玻璃泡的厚度,从而导致了重量的增加。JP2002-237266A描述了用于阴极射线管的一种玻锥,能够获得足以承受真空破坏的强度并同时减轻重量。在这种玻锥中,在与一块前面板相连的部分附近,该玻锥的外表面上按照如下方式形成高差在与该前面板相连的部分上厚度变大,而在该连接部分之外位于该颈部这侧的一个区域内厚度变小。一般而言,在一个阴极射线管装置中,一注电子束被偏转以便扫描(过扫描)一个比屏幕显示区域更大的区域。在过扫描过程中,当一注电子束轰击该玻锥的内壁表面时,从该内壁表面反射的电子束入射到一个荧光屏以使荧光粉发光,从而出现所谓的锥部光晕。这会使图像品质变差。该电子束很可能在该玻锥正对偏转线圈的一个区域附近轰击该玻锥的内壁表面。为了防止该锥部光晕,可以加大该玻锥的内部尺寸,以使该电子束即使在过扫描情况下也不会轰击该玻锥的内壁表面。在上述传统玻锥中,该高差部位之外位于该颈部这侧的区域内的厚度较小,然而,为了加大该玻锥的内部尺寸,必须进一步减小该玻锥的厚度。在该玻锥中,为了将X射线泄漏量限制到预定值或该值以下,必须使用含铅的玻璃,并保证一个预定的厚度。所以,当该玻锥厚度减少,就会出现一个新问题,即会增加一个X射线泄漏量。为了加大该玻锥的内部尺寸并同时保证预定的厚度,必须增加该玻锥的外部尺寸。但是,为了避免与要被安装在该玻锥的外围表面上的偏转线圈之间的冲突,该玻锥的外部尺寸有一个上限。如果该偏转线圈的内部尺寸被加大,以便增加该玻锥的外部尺寸,那么该偏转线圈与该电子束之间的距离就会被加大,从而引起所需偏转功率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常规问题,而且它的目的是提供能够防止锥部光晕并同时将一个X射线泄漏量限制到预定值或该值以下的一个阴极射线管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阴极射线管装置包括前面板,具有在内表面上形成的荧光屏;与该前面板相连的玻锥;安装在该玻锥的颈部的电子枪;以及安装在该玻锥的外围表面上的偏转线圈,包括一个用于使从该电子枪发射的一注电子束在水平方向上偏转的水平偏转线圈以及一个用于使该电子束在垂直方向上偏转的垂直偏转线圈。在包含一条管轴的截面上,假设T1表示该玻锥在该玻锥外围表面上一点处的厚度,该点的位置在该管轴方向上与位于该荧光屏这侧的该水平偏转线圈的一端的位置相同,并设T2表示该玻锥在该玻锥外围表面上另一点处的厚度,沿管轴向该荧光屏这侧测量,该点的位置在该管轴方向上与距离位于该荧光屏这侧的该水平偏转线圈的所述端部7mm的位置相同,该玻锥包括在包含该管轴的平面上所取的、满足关系T2/T1≥1.18的至少一个截面。对于那些熟悉该技术的人员来讲,在他们阅读和理解了下面参考所附附图所作的详细说明后,本专利技术的这些以及其他优点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装置的示意结构的剖面图;图2是一个管壳的局部剖面图,该管壳由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装置中的一块前面板和一个玻锥构成。图3是一幅特性图,表示在示例1和比较示例1中,在显示屏的对角方向上所取的、包含该玻锥的一条Z轴的截面上,厚度沿该Z轴的变化。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能够防止锥部光晕并同时将X射线泄漏量限制到预定值或该值以下的阴极射线管。图1是一幅示意图,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阴极射线管装置的结构。在图1中,一条Z轴相当于一个阴极射线管的一条管轴。一个阴极射线管(CRT)包括由一块前面板2与一个玻锥3构成的一个管壳,以及在玻锥3的一个颈部3a内提供的一个电子枪4。一个阴极射线管装置1包括该阴极射线管以及一个安装在玻锥3的外围表面上的偏转线圈10。在前面板2的内表面上,形成了一个荧光屏2a,其中排列了蓝色(B)、绿色(G)和红色(R)的各种荧光点(或荧光带)。一个荫罩5被安装到前面板2的内壁表面,以使其正对荧光屏2a。荫罩5由一块金属板构成,具有许多通过刻蚀形成的、大体为槽形的孔径,这些孔径就是电子束通行孔径,而且从电子枪4发射的三注电子束7(图1中画出了一注电子束)穿过这些孔径来轰击预定的荧光点。偏转线圈10使从电子枪4中发射的三注电子束7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偏转,以使它们扫描荧光屏2a。偏转线圈10包括一个鞍形水平偏转线圈11、一个鞍形垂直偏转线圈12以及一个铁氧体磁芯14。在水平偏转线圈11和垂直偏转线圈12之间有一个由绝缘材料(譬如树脂)制造的绝缘架13。绝缘架13的作用是保证水平偏转线圈11与安装在水平偏转线圈11的外侧的垂直偏转线圈12之间的电气绝缘。图2表示沿由前面板2和玻锥3所构成的管壳的Z轴的一幅局部剖面图。该管壳的剖面形状关于该Z轴对称,所以图2表示该管壳的一个局部剖面视图。偏转线圈10的水平偏转线圈11也在图中用由一个长划和两个短划交替出现的虚线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包含该Z轴的一个剖面上,在玻锥3的外表面的两个点P1、P2定义了玻锥3的厚度T1、T2。第一个点P1是指玻锥3外表面上的一个点,其位置在该Z轴方向上与位于荧光屏2a这侧的水平偏转线圈11的一端11a的位置相同。第二点P2是指玻锥3外表面上的另一个点,沿该Z轴向该荧光屏2a这侧测量,其位置在该Z轴方向上与距离位于荧光屏2a这侧的、水平偏转线圈11的端部11a为7mm的位置相同。玻锥3在第一与第二点P1、P2处的厚度T1、T2是指玻锥3分别在点P1、P2处沿与玻锥3的外表面垂直的直线方向的厚度。本专利技术的玻锥3包括沿包含该Z轴的平面上所取的至少一个截面,如此确定的厚度T1、T2在该截面上满足如下的一种关系T2/T1≥1.18。更具体地讲,T2/T1≥1.18这种关系在包含该Z轴的垂直截面、包含该Z轴的水平截面、沿一个屏幕的对角方向所取的且包含该Z轴的截面以及包含该Z轴的其他截面中的至少一个截面上得到满足。下面通过示例方法说明通过这样一种玻锥3截面形状所获得的性能。其对角尺寸为28英寸、显示屏宽高比为16∶9的宽屏彩色阴极射线管装置使用下述的玻锥3制造(示例1、2、3和比较示例1、2),在该玻锥3中,如上定义的厚度T1、T2在沿一个显示屏的对角方向所取的、包含该Z轴的截面上按照表1所示的三种方式改变。对于示例1和比较示例1中的玻锥3,图3表示在从一个显示屏的对角方向所取的、包含该Z轴的截面上,厚度沿该Z轴的变化。在图3中,一条水平轴表示Z轴上的位置,其中一条参考线RL的位置是一个原点,而且荧光屏2a这侧是正方向。这里,参考线RL是垂直于该Z轴的一条虚拟参考线,而该参考线在该Z轴上的位置与一个阴极射线管的一个几何偏转中心位置相符。在示例1、2、3和比较示例1、2中,水平偏转线圈11位于荧光屏2a这侧的端部11a在Z轴上的位置为28mm。所以,第一点P1和第二点P2在该Z轴上的位置分别是28mm和35mm。如图3所示,示例1和比较示例1中每个玻锥3的厚度在具有水平偏转线圈11的区域内(Z≤28mm)相对比较小,而在该Z轴的正方向上沿该Z轴从参考线RL向荧光屏2a这侧变化超过第一点P1时变大。与比较示例1相比,示例1中的厚度在Z=30至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阴极射线管装置,包括:带有在内表面上形成的荧光屏的前面板;与该前面板相连的玻锥;安装在该玻锥的颈部的电子枪;以及设置在该玻锥的外围圆周表面上的偏转线圈,包括用于使从该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在水平方向上偏转的水平偏转线圈和用于使该电子束在垂直方向上偏转的垂直偏转线圈,其中,在包含管轴的截面内,假设T1代表该玻锥在该玻锥外围圆周表面上一点的厚度,该点的位置在管轴方向上与位于该荧光屏这侧的该水平偏转线圈的一端的位置相同,而T2代表该玻锥在该玻锥外围圆周表面上另一点的厚度,沿该管轴向该荧光屏这侧测量,该另一点的位置在该管轴方向上与距离位于该荧光屏这侧的该水平偏转线圈的所述端为7mm的位置相同,该玻锥包括沿包含该管轴的一个平面上所取的、满足关系T2/T1≥1.18的至少一个截面。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4-2-10 033894/20041.一种阴极射线管装置,包括带有在内表面上形成的荧光屏的前面板;与该前面板相连的玻锥;安装在该玻锥的颈部的电子枪;以及设置在该玻锥的外围圆周表面上的偏转线圈,包括用于使从该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在水平方向上偏转的水平偏转线圈和用于使该电子束在垂直方向上偏转的垂直偏转线圈,其中,在包含管轴的截面内,假设T1代表该玻锥在该玻锥外围圆周表面上一点的厚度,该点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轮贤一郎江头英明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东芝映象显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