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磁共振腹部线圈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408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核磁共振腹部线圈保护装置,包括下保护板和上保护板,所述下保护板的本体上侧及上保护板的本体下侧均开设有弧形槽,上侧所述弧形槽的顶部及下侧弧形槽的底部均安装有隔热垫,所述下保护板的内腔及上保护板的内腔中均放置有线圈固定板,下侧所述线圈固定板的下侧及上侧线圈固定板的上侧均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下保护板的左右侧均设置有锁扣,本装置通过将线圈固定板设置在上保护板和下保护板的内腔中,可以避免被检测人员直接压在腹部线圈上,由于被检测人员不与腹部线圈直接接触,所以被检测人员在晃动中不会对腹部线圈造成影响。造成影响。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磁共振腹部线圈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核磁共振成像
,具体为一种核磁共振腹部线圈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的最新医学影像新技术,对被检测人员的实质器官以及心脏和大血管有绝佳的诊断功能。人体电磁信号的采集需要由核磁共振仪的探测线圈完成。而腹部线圈正是对人体腹部的电磁信号进行采集的探测线圈,腹部线圈在使用时需要固定到被检测人员的腹部。
[0003]但是核磁共振成像需要较长的时间,被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会进行摆动,而现有的腹部线圈缺乏保护装置,被检测人员摆动容易造成腹部线圈褶皱或变形,进而导致腹部线圈无法正常准确的对人体电磁信号进行采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磁共振腹部线圈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腹部线圈缺乏保护装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核磁共振腹部线圈保护装置,包括下保护板和上保护板,所述下保护板的本体上侧及上保护板的本体下侧均开设有弧形槽,上侧所述弧形槽的顶部及下侧弧形槽的底部均安装有隔热垫,所述下保护板的内腔及上保护板的内腔中均放置有线圈固定板,下侧所述线圈固定板的下侧及上侧线圈固定板的上侧均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下保护板的左右侧均设置有锁扣,左右侧所述锁扣之间连接有用于绑紧上保护板的固定带。
[0006]优选的,所述下保护板的本体上活动安装有下保护盖,所述上保护板的本体上活动安装有上保护盖。
[0007]优选的,所述上保护板的本体上纵向开设有螺纹孔,所述上保护板通过螺纹孔螺接有支撑螺杆,所述支撑螺杆的下端与下保护板贴合。
[0008]优选的,所述下保护板的本体上侧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支撑螺杆的下端插接在定位孔中。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螺杆包括螺杆本体,所述螺杆本体的下端连接有圆柱杆,所述圆柱杆的下端设置呈半球形。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1)本装置通过将线圈固定板设置在上保护板和下保护板的内腔中,可以避免被检测人员直接压在腹部线圈上,由于被检测人员不与腹部线圈直接接触,所以被检测人员在晃动中不会对腹部线圈造成影响;
[0012]2)本装置通过在线圈固定板上设置缓冲弹簧,当腹部线圈受到压力过大时,腹部线圈可以通过线圈固定板对缓冲弹簧进行压缩,从而降低腹部线圈上的压力,进而对腹部
线圈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上保护板主视图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下保护板主视图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支撑螺杆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上保护板、11螺纹孔、12上保护盖、2下保护板、21定位孔、22下保护盖、3隔热垫、4支撑螺杆、41螺杆本体、42圆柱杆、5锁扣、6固定带、7缓冲弹簧、8线圈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1]实施例:
[0022]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核磁共振腹部线圈保护装置,包括下保护板2和上保护板1,下保护板2的本体上侧及上保护板1的本体下侧均开设有弧形槽,上侧弧形槽的顶部及下侧弧形槽的底部均安装有隔热垫3,隔热垫3的厚度大于2cm,下保护板2的内腔及上保护板1的内腔中均放置有线圈固定板8,腹部线圈包括上线圈和下线圈,上线圈安装在上侧线圈固定板8的下侧,下线圈安装在下侧线圈固定板8的上侧,上线圈的下侧与上侧隔热垫3贴合,下线圈的上侧与下侧隔热垫3贴合,下侧线圈固定板8的下侧及上侧线圈固定板8的上侧均连接有缓冲弹簧7,下保护板2的左右侧均设置有锁扣5,左右侧锁扣5之间连接有用于绑紧上保护板1的固定带6,固定带6的材质为尼龙,上保护板1、下保护板2、锁扣5、缓冲弹簧7、线圈固定板8的材质均为塑料。
[0023]下保护板2的本体上活动安装有下保护盖22,下侧缓冲弹簧7的下侧与下保护盖22贴合,打开下保护盖22可以取出下保护板2内腔中的线圈固定板8,上保护板1的本体上活动安装有上保护盖12,上侧缓冲弹簧7的上侧与上保护盖12贴合,打开上保护盖12可以取出上保护板1内腔中的线圈固定板8。
[0024]上保护板1的本体上纵向开设有螺纹孔11,上保护板1通过螺纹孔11螺接有支撑螺
杆4,支撑螺杆4的下端与下保护板2贴合,通过支撑螺杆4可以支撑住上保护板1,从而避免上保护板1给予使用者过大的压力。
[0025]下保护板2的本体上侧开设有定位孔21,支撑螺杆4的下端插接在定位孔21中,通过将支撑螺杆4与定位孔21配对,可以确保安装在上下侧线圈固定板8的上线圈和下线圈可以相互对应。
[0026]支撑螺杆4包括螺杆本体41,螺杆本体41的下端连接有圆柱杆42,圆柱杆42的下端设置呈半球形,半球形可以便于支撑螺杆4旋转,从而方便调节上保护板1和下保护板2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得本装置可以适用于胖瘦不同的人群。
[0027]工作原理:首先将下保护板2放在人体下侧,然后将上保护板1放置到人体上侧,随后使用固定带6对上保护板1进行捆绑,进而将上保护板1和下保护板2固定到人体腹部,然后拧动支撑螺杆4,使支撑螺杆4的下端插入下保护板2的定位孔21中,同时也可以通过支撑螺杆4对上保护板1起到一个支撑作用,从而避免上保护板1给予人体的压力过大,当人体在晃动中给予腹部线圈压力时,腹部线圈会推动线圈固定板8移动,线圈固定板8会推动缓冲弹簧7进行压缩,从而降低腹部线圈受到的压力,进而避免腹部线圈受压变形。
[002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磁共振腹部线圈保护装置,包括下保护板(2)和上保护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保护板(2)的本体上侧及上保护板(1)的本体下侧均开设有弧形槽,上侧所述弧形槽的顶部及下侧弧形槽的底部均安装有隔热垫(3),所述下保护板(2)的内腔及上保护板(1)的内腔中均放置有线圈固定板(8),下侧所述线圈固定板(8)的下侧及上侧线圈固定板(8)的上侧均连接有缓冲弹簧(7),所述下保护板(2)的左右侧均设置有锁扣(5),左右侧所述锁扣(5)之间连接有用于绑紧上保护板(1)的固定带(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腹部线圈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保护板(2)的本体上活动安装有下保护盖(22),所述上保护板(1)的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航韩瑞雪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