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拼装加长的铁路水沟电缆槽模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4018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拼装加长的铁路水沟电缆槽模板装置,包括电力电缆槽模具、电缆槽侧沟模具和信号电缆槽模具,还设有横梁,横梁下侧面设有至少三个连接颈,电力电缆槽模具、电缆槽侧沟模具和信号电缆槽模具通过连接颈与电力电缆槽模具连接,信号电缆槽模具一侧设有侧模板,还设有第二拉紧器,第二拉紧器一端与横梁连接,第二拉紧器另一端设有拉钩,拉钩勾住侧模板;解决了传统电缆槽模板装置施工工期长、效率低的问题。效率低的问题。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拼装加长的铁路水沟电缆槽模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拼装加长的铁路水沟电缆槽模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铁路隧道的发展,隧道工程建设标准越来越高,以及投资小、成本低越来越受广大建设者的青睐。隧道电缆槽虽然是隧道施工中的附属工程,但作为隧道组成的一部分,施工质量也是至关重要。现有技术参见CN 204253059 U高速铁路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用移动钢模板中记载的结构,该单个装置结构复杂,拼装单个装置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多个该装置拼装加长时更加费时费力,不利于对工期要求严格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拼装加长的铁路水沟电缆槽模板装置,解决了传统电缆槽模板装置施工工期长、效率低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拼装加长的铁路水沟电缆槽模板装置,包括电力电缆槽模具、电缆槽侧沟模具和信号电缆槽模具,还设有横梁,横梁下侧面设有至少三个连接颈,电力电缆槽模具、电缆槽侧沟模具和信号电缆槽模具通过连接颈与电力电缆槽模具连接,信号电缆槽模具一侧设有侧模板,还设有第二拉紧器,第二拉紧器一端与横梁连接,第二拉紧器另一端设有拉钩,拉钩勾住侧模板。
[0005]优选的方案中,横梁侧面设有固定部,固定部中螺纹连接有长度可调的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第一螺杆一端与第二拉紧器连接,还设有第一拉紧器,第二螺杆一端与第一拉紧器连接,第一拉紧器用于与隧道仰拱连接。
[0006]优选的方案中,侧模板靠近上端设有钩槽,拉钩勾住钩槽边缘。
[0007]优选的方案中,钩槽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连接筋,连接筋用于防止拉钩滑移。
[0008]优选的方案中,侧模板侧面设有收纳槽,收纳槽中设有可转动的转臂,转臂端部设有高度可调的支脚。
[0009]优选的方案中,还包括U型连接件,固定部与第一拉紧器通过U型连接件连接,固定部与第二拉紧器通过U型连接件连接。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电力电缆槽模具、电缆槽侧沟模具和信号电缆槽模具通过横梁一体化连接,预制成型后,在现场直接吊装到位,方便分工协作,快速拼装加长;侧模板设有支脚,方便侧模板竖立;第一拉紧器将横梁与隧道仰拱连接,固定各模具,防止施工时移位;第二拉紧器的拉钩勾住侧模板上侧,施工时,侧模板可承受更大的力。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斜视图。
[0014]图3是本技术的横梁处放大图。
[0015]图中:电力电缆槽模具1;电缆槽侧沟模具2;信号电缆槽模具3;连接颈4;横梁5;侧模板6;钩槽601;连接筋602;转臂603;支脚604;收纳槽605;第一拉紧器7;第二拉紧器8;拉钩801;U型连接件9;固定部10;隧道仰拱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1:
[0017]如图1

3中,一种可拼装加长的铁路水沟电缆槽模板装置,包括电力电缆槽模具1、电缆槽侧沟模具2和信号电缆槽模具3,还设有横梁5,横梁5下侧面设有至少三个连接颈4,电力电缆槽模具1、电缆槽侧沟模具2和信号电缆槽模具3通过连接颈4与电力电缆槽模具1连接,信号电缆槽模具3一侧设有侧模板6,还设有第二拉紧器8,第二拉紧器8一端与横梁5连接,第二拉紧器8另一端设有拉钩801,拉钩801勾住侧模板6。
[0018]横梁5沿电缆槽模具长度方向设有多个,使各电缆槽模板之间连接更加牢固,同时也方便吊装,侧模板6和隧道仰拱11之间组成可盛装水泥砂浆的区域。
[0019]优选的方案中,横梁5侧面设有固定部10,固定部10中螺纹连接有长度可调的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第一螺杆一端与第二拉紧器8连接,还设有第一拉紧器7,第二螺杆一端与第一拉紧器7连接,第一拉紧器7用于与隧道仰拱11连接,第一螺杆、第二螺杆、两个拉紧器均可调节长度,方便调整、拉紧模具以及拉紧侧板。
[0020]优选的方案中,侧模板6靠近上端设有钩槽601,拉钩801勾住钩槽601边缘,钩槽601使拉钩801更好的拉住侧模板6。
[0021]优选的方案中,钩槽601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连接筋602,连接筋602用于防止拉钩801滑移,连接筋602可支撑钩槽601,防止变形,拉钩801可直接勾住连接筋602。
[0022]优选的方案中,侧模板6侧面设有收纳槽605,收纳槽605中设有可转动的转臂603,转臂603端部设有高度可调的支脚604,侧模板6需要立起来时,从收纳槽605中将转臂603转出,支脚604与转臂603螺纹连接,旋转支脚604使支脚604端面抵靠在地面上,当侧模板6回收使用时,将转臂603转回收纳槽605。
[0023]优选的方案中,还包括U型连接件9,固定部10与第一拉紧器7通过U型连接件9连接,固定部10与第二拉紧器8通过U型连接件9连接,U型连接件9由一个U型杆加一个螺杆构成,方便快拆。
[0024]实施例2:
[0025]根据隧道设计的水沟电缆槽的位置尺寸进行实际测量,确定水沟电缆槽的施工长度120m,利用凿毛机对施工范围内的仰拱和二衬进行全部凿毛并清理干净,利用带有行走系统的桁架利用挂钩挂于电缆槽模具横梁上进行吊装,按照顺序吊装120m,再依次将涂有防粘剂的外侧模吊装,最后将进行加固固定。
[0026]加固时按照测量放线位置从一个方向开始,为了确保外侧模板不横向移动,在紧贴外侧模板内侧植筋,植筋高度80cm,首先开始加固单个模具及一块外侧模。第一步在横梁对应衬砌边墙钻孔斜向植筋,一片横梁采用两个拉紧器,第一个拉紧器一端挂于衬砌钢筋上,另一端挂于横梁与电力槽模具连接处,第二个拉紧器一端挂于横梁与通信槽模具连接
处,另一端挂于外侧模上次槽钢处;第二步在外侧模板第二个横梁处设斜撑,防止外侧木板外移;第三步进行系统固定,对各拉紧器进行调解,确保稳定加固;第四步按照第一块模具和模板加固方法依次加固;第五步安装衬砌排水管和焊接接地端子,排水管口紧贴外侧模板内侧,排水管应加固稳定,防止浇筑过程中下垂或者上浮,同理接地端子口紧贴外侧模板内侧,为了防止浇筑混凝土过程堵塞排水管及接地端子,安装前排水管口用土工布包裹绑扎,接地端子采用橡胶塞密实填塞。
[0027]加固完成后,浇筑混凝土前,人工拌制少量砂浆,涂抹封堵外侧模板底部与仰拱填充面间的缝隙;本步骤是本专利技术涉及外墙浇筑外观质量的关键,防止出现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水泥浆从缝隙中外流导致外墙底部的蜂窝麻面现象,因此人工封堵缝隙的步骤也至关重要。
[0028]浇筑混凝土采用溜槽放料,防止放料过猛导致模板和排水管等移动,由于一次浇筑段过长,防止冷缝产生,分三段进行浇筑,确保较短时间内浇筑成型。混凝土浇筑顺序采用斜向分段,水平分层浇筑方式,浇筑过程中每段采用两台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来回交叉振捣,先振捣二衬边墙处,依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拼装加长的铁路水沟电缆槽模板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电力电缆槽模具(1)、电缆槽侧沟模具(2)和信号电缆槽模具(3),还设有横梁(5),横梁(5)下侧面设有至少三个连接颈(4),电力电缆槽模具(1)、电缆槽侧沟模具(2)和信号电缆槽模具(3)通过连接颈(4)与电力电缆槽模具(1)连接,信号电缆槽模具(3)一侧设有侧模板(6),还设有第二拉紧器(8),第二拉紧器(8)一端与横梁(5)连接,第二拉紧器(8)另一端设有拉钩(801),拉钩(801)勾住侧模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拼装加长的铁路水沟电缆槽模板装置,其特征是:横梁(5)侧面设有固定部(10),固定部(10)中螺纹连接有长度可调的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第一螺杆一端与第二拉紧器(8)连接,还设有第一拉紧器(7),第二螺杆一端与第一拉紧器(7)连接,第一拉紧器(7)用于与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伟周君周洋林佳李冠中文鑫鑫万钟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