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分体式智能接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3857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接线盒领域,涉及一种三分体式智能接线盒,本实用包括正极接线盒、负极接线盒、中间接线盒、负极连接器和正极连接器,所述中间接线盒包括底座、盖板和设置于底座内部的PCB主板,所述PCB主板上设有四组插片孔和限位孔;还包括插片,所述插片下端部设于插片孔内,所述盖板上固设有用于插接连接限位孔的限位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三分体式智能接线盒通过PCB主板上插片孔配合可拆卸式插片卡接,以及PCB主板上限位孔配合盖板的限位柱卡接连接,使得PCB主板稳定可拆卸安装于中间接线盒内,提高连接稳定性,减少松动而提高使用寿命。减少松动而提高使用寿命。减少松动而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分体式智能接线盒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接线盒领域,涉及一种三分体式智能接线盒。

技术介绍

[0002]分体式接线盒是目前应用于太阳能组件的一种技术,是将一个传统接线盒分解为一个正极接线盒、一个负极接线盒以及若干个中间接线盒,每个接线盒内设置一个二极管,每个接线盒直接连接到相邻的电池片组之间,其中仅在正极接线盒和负极接线盒连接汇流条以及光伏线缆。这种分体式接线盒可以使连接长度最小化,分散二极管的热量。而目前生产的三分体光伏接线盒大部分是传统式不带通信模块和数据采集器无线连接功能。
[0003]专利号为CN201510108949.8,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接线盒,包括盒体和盒盖,在所述盒盖内设置有具有智能芯片的PCB,PCB的输入输出端引线可与盒体上的卡接口配合连接,卡接口连接汇流条,盒体与盒盖可拆卸连接,在盒体与盒盖之间设置有可使接线盒内水密封的密封结构,所述盒盖具有一个顶板和四个首尾相连的侧板,在所述顶板的内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由外向内呈台阶状缩小的垫桩,垫桩具有尺寸较大的搁置部和尺寸较小的定位部,PCB穿过定位部搁置在搁置部上;通过PCB板解决了通信模块通讯和数据采集,以及PCB损坏后不易更换的技术问题,但是上述PCB安装不稳定,容易产生松动,降低PCB板使用寿命。
[0004]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需设计一种结构简单、PCB板连接稳定的三分体式智能接线盒。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三分体式智能接线盒。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三分体式智能接线盒包括:
[0007]正极接线盒、负极接线盒、中间接线盒、负极连接器和正极连接器,所述中间接线盒包括底座、盖板和设置于底座内部的PCB主板,所述PCB主板上设有四组插片孔和限位孔,所述底座内设有负极连接器接线端子、正极连接器接线端子、负极接线盒接线端子和正极接线盒接线端子;还包括插片,所述插片下端部设于插片孔内,所述插片包括插片一、插片二和插片三和插片四,所述插片一下端卡接于负极连接器接线端子内,所述插片二下端卡接于正极连接器接线端子内,所述插片三下端卡接于负极接线盒接线端子内,所述插片四下端卡接于正极接线盒接线端子内,所述盖板上固设有用于插接连接限位孔的限位柱。
[0008]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插片包括下卡接部、支撑部和上卡接部,所述下卡接部、支撑部和上卡接部由下至上依次连接,所述支撑部上端面宽度大于上卡接部宽度。
[0009]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盖板端面上设有用于卡接插片上端部的卡槽。
[0010]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盖板上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有防水圈。
[0011]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底座左侧上端设有负极连接器线缆端口,所述负极连接器线缆端口内设有压块一,所述底座右侧上端设有正极连接器线缆端口,所述正极连接器线缆
端口内设有压块二,所述底座左侧下端设有负极接线盒线缆端口,所述负极接线盒线缆端口内设有扣位一,所述底座右侧下端设有正极接线盒线缆端口,所述正极接线盒线缆端口内设有扣位二。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三分体式智能接线盒通过PCB主板上插片孔配合可拆卸式插片卡接,以及PCB主板上限位孔配合盖板的限位柱卡接连接,使得PCB主板稳定可拆卸安装于中间接线盒内,提高连接稳定性,减少松动而提高使用寿命;插片的支撑部上端面宽度大于上卡接部宽度,使PCB主板沿着上卡接部向下移动直至支撑部的上端面,通过支撑部对PCB主板限位,限位其下移,并且通过支撑部可对PCB主板下端面支撑,增加接触面积,减小PCB主板断裂的可能性,进而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中中间接线盒底座与PCB主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中中间接线盒底座与插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中中间接线盒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中插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中中间接线盒底座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

正极接线盒,2

负极接线盒,3

中间接线盒,31

底座,32

盖板,321

限位柱,322

卡槽,323

环形槽,324

防水圈,33

PCB主板,331

插片孔,332

限位孔,34

负极连接器接线端子,35

正极连接器接线端子,36

负极接线盒接线端子,37

正极接线盒接线端子,4

插片,41

插片一,42

插片二,43

插片三,44

插片四,45

下卡接部,46

支撑部,47

上卡接部,51

负极连接器线缆端口,511

压块一,52

正极连接器线缆端口,521

压块二,53

负极接线盒线缆端口,531

扣位一,54

正极接线盒线缆端口,541

扣位二,6

负极连接器,7

正极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6,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0023]实施例1
[0024]一种三分体式智能接线盒,包括正极接线盒1、负极接线盒2、中间接线盒3、负极连接器6和正极连接器7,所述中间接线盒3包括底座31、盖板32和设置于底座31内部的PCB主板33,所述PCB主板33上设有四组插片孔331和限位孔332,所述底座31内设有负极连接器接
线端子34、正极连接器接线端子35、负极接线盒接线端子36和正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分体式智能接线盒,包括正极接线盒、负极接线盒、中间接线盒、负极连接器和正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接线盒包括底座、盖板和设置于底座内部的PCB主板,所述PCB主板上设有四组插片孔和限位孔,所述底座内设有负极连接器接线端子、正极连接器接线端子、负极接线盒接线端子和正极接线盒接线端子;还包括插片,所述插片下端部设于插片孔内,所述插片包括插片一、插片二和插片三和插片四,所述插片一下端卡接于负极连接器接线端子内,所述插片二下端卡接于正极连接器接线端子内,所述插片三下端卡接于负极接线盒接线端子内,所述插片四下端卡接于正极接线盒接线端子内,所述盖板上固设有用于插接连接限位孔的限位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分体式智能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片包括下卡接部、支撑部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良项治平濮旭彬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弗沙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