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真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53571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抽真空系统,包括第一储罐、第二储罐和真空泵,所述第一储罐内装载有吸收液,所述吸收液的量小于所述第一储罐容积;所述第一储罐包括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排气口位于液面以上,所述进气口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延伸至液面以下;所述第二储罐,包括稳压口,所述第二储罐与所述第一储罐连接,用于接收从第一储罐抽取的气体;所述真空泵与所述第二储罐连接,用于抽取第二储罐内的气体,形成负压。采用第一储罐、第二储罐和真空泵的串联设计,解决引射器无法提供足够负压的问题,解决过滤板过滤气体不充分的问题;采用多孔喷头与循环泵的设计,解决有害气体与电解粉杂质过滤吸收不充分的问题。电解粉杂质过滤吸收不充分的问题。电解粉杂质过滤吸收不充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抽真空系统


[0001]本技术总体涉及化工生产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抽真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真空抬包是冶金行业常用的一种周转设备,是用钢铁外壳内衬耐火材料制成的较大型密封容器,靠其上自带的负压产生装置使抬包内产生一定的真空度,以把冶炼好的液态铝、镁等金属从电解槽内抽出并转运至其它地方,负压产生装置是引射器,引射器的侧部与包盖顶部连通,使用时进口连通风管,但是在引射器吹风时真空抬包内的液烟气被抽出,从引射器出口排出,直排大气,污染工作环境,腐蚀周围设备。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专利CN202020029956.5公开了一种铝液真空抬包排烟装置,铝液真空抬包排烟装置包括主体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排烟管、电解槽、壳体、负压风管、过滤网板、引射器和第一开关。虽然可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对于生产出的700℃熔融状态下的镁,需要利用负压抬包进行转运,负压要求较高,引射器无法提供足够的负压;过滤气体使用滤板的方式,过滤气体不充分,且成本较高。
[0004]因此,如何防止引射器吹风时真空抬包内的液烟气被抽出,同时还能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抽真空系统,包括第一储罐 1、第二储罐2和真空泵3,所述第一储罐1内装载有吸收液,所述吸收液的量小于所述第一储罐1容积;所述第一储罐1包括进气口11和排气口 12,所述进气口11和排气口12位于液面以上,所述进气口11设置有进气管111,所述进气管111延伸至液面以下;所述第二储罐2,包括稳压口 21,所述第二储罐2与所述第一储罐1连接,用于接收从所述第一储罐1抽取的气体;所述真空泵3与所述第二储罐2连接,用于抽取第二储罐2内的气体,形成负压。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进气管111端口设置有多孔喷头 4,用于将气体多角度喷射。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多孔喷头4为正十二面体,一面与管道连接,其余十一个面都设有喷嘴41,所述喷嘴41与面垂直。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储罐1还包括第一阀门 13、第二阀门14和循环泵15,所述第一阀门13安装于所述第一储罐1外壁,用于控制进入第一储罐1液体流量大小;所述第二阀门14安装于所述第一储罐1外壁且位于第一储罐1内液体水平面之下,用于控制排出第一储罐1液体流量大小;所述循环泵15设置于所述第一储罐1外,并在所述第一阀门13与所述第二阀门14之间。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储罐1内液体为纯净水。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真空泵3进气孔处设有压力表。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真空泵3还并联设置有第二真空泵,为备用
真空泵3。
[0012]本技术中,由于采用了第一储罐、第二储罐和真空泵的串联设计,提供了足够的负压,解决了对于需要负压要求较高的镁液,引射器无法吸出气体的问题;采用第一储罐内存储液体的方式,解决了过滤气体使用滤板的方式,过滤气体不充分,且成本较高的问题;采用了多孔喷头的设计,使得气体喷出的时候多角度大范围,增加了与第一储罐内液体的接触面积,更好的使气体中有害气体和电解粉杂质被过滤吸收,解决了有害气体与电解粉杂质过滤吸收不充分的问题;采用了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循环泵的设计,使得液体流动性增加,更好的液体能过滤吸收使气体中有害气体和电解粉杂质,解决了有害气体与电解粉杂质过滤吸收不充分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示出了一种抽真空系统的示意图;
[0014]图2示出了一种抽真空系统的多孔喷头的示意图;
[0015]图3示出了一种带有循环功能的抽真空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参考标号是指本技术中的组件、技术,以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在适合的环境下实现能更易于被理解。下面的描述是对本技术权利要求的具体化,并且与权利要求相关的其它没有明确说明的具体实现也属于权利要求的范围。
[0017]图1示出了一种抽真空系统的示意图。
[0018]如图1所示,一种抽真空系统,包括第一储罐1、第二储罐2和真空泵 3,所述第一储罐1内装载有吸收液,所述吸收液的量小于所述第一储罐1 容积;所述第一储罐1包括进气口11和排气口12,所述进气口11和排气口12位于液面以上,所述进气口11设置有进气管111,所述进气管111延伸至液面以下;所述第二储罐2,包括稳压口21,所述第二储罐2与所述第一储罐1连接,用于接收从所述第一储罐1抽取的气体;所述真空泵3与所述第二储罐2连接,用于抽取第二储罐2内的气体,形成负压。
[0019]所述第一储罐1是指用于储存液体或气体的密封容器,所述第一储罐1 内存有液体用于将从进气口11进入的气体进行过滤,然后气体经过液体过滤后从排气口12排出,所述第一储罐1可采用方形、球形、柱状等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例如,采用圆柱形,体积大,储存水量多,使四周承受水压均匀,且在同等水位高度下,箱壁受力最小。
[0020]所述第二储罐2是指用于存储气体的密封容器,用于将存储的气体调整到一定压力,由于真空泵3抽力大,需要有一个过渡的空间,采用第二储罐2的形式便于控制真空泵3抽压,所述第二储罐2可采用方形、球形、柱状等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例如,采用圆柱形,体积大,储存水量多,可以防止局部过热,使四周承受水压均匀,且在同等水位高度下,箱壁受力最小。
[0021]所述第二储罐2的稳压口21是指第二储罐2用于联通外界的接口,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储罐2内的气压,当所述第二储罐2罐内负压过大时开启稳压口21,使空气进入管内,将罐内压力进行调节。
[0022]所述真空泵3是指利用机械、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对被抽容器进行抽气而获得真空的器件或设备,通过各种方法在某一封闭空间中改善、产生和维持真空的装置,所述真空泵3用于将串联的所述第一储罐1和所述第二储罐2抽到真空状态,所述真空泵3可以采用干式螺杆真空泵3、水环泵、往复泵、滑阀泵等其中的一种。
[0023]图1所示的系统运行时,第一储罐1的进气口11与真空抬包排气孔连接,第一储罐1的排气口12与第二储罐2连接,第一储罐1接收真空抬包排出的气体,第一储罐1罐内有一定的液体,液体高度与正常运行时的压力匹配,
[0024]本技术中,由于采用了第一储罐1、第二储罐2和真空泵3的串联设计,提供了足够的负压,解决了对于需要负压要求较高的融融状态下的镁液,引射器无法吸出气体的问题;采用第一储罐1内存储液体的方式,解决了过滤气体使用滤板的方式,过滤气体不充分,且成本较高的问题。
[0025]图2示出了一种抽真空系统的多孔喷头的示意图。
[0026]如图2所示,一种多孔喷头4,所述进气管111端口设置有多孔喷头 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真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储罐(1)、第二储罐(2)和真空泵(3),所述第一储罐(1)内装载有吸收液,所述吸收液的量小于所述第一储罐(1)容积;所述第一储罐(1)包括进气口(11)和排气口(12),所述进气口(11)和排气口(12)位于液面以上,所述进气口(11)设置有进气管(111),所述进气管(111)延伸至液面以下;所述第二储罐(2)包括稳压口(21),所述第二储罐(2)与所述第一储罐(1)连接,用于接收从所述第一储罐(1)抽取的气体;所述真空泵(3)与所述第二储罐(2)连接,用于抽取第二储罐(2)内的气体,形成负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真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111)端口设置有多孔喷头(4),用于将气体多角度喷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抽真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喷头(4)为正十二面体,一面与管道连接,其余十一个面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东殷万成李鹏业刘国建车永林张海娟冯甲林马雪琴尹峥嵘王永芳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