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进行自动及手动灭火的储能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3279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进行自动及手动灭火的储能柜,包括储能柜外壳和进风口,所述储能柜外壳上侧固定有第一灭火组件,且第一灭火组件通过螺纹连接件与第二灭火组件相连通,所述储能柜外壳内部上侧固定有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且烟雾传感器位于温度传感器右侧,所述进风口贯穿在储能柜外壳右侧,所述储能柜外壳内部下侧开设有收集槽,所述储能柜外壳内放置有吸湿海绵。该可进行自动及手动灭火的储能柜,设置有第一灭火组件和第二灭火组件,在第一灭火组件不能正常工作或者灭火不彻底时,在第二七氟丙烷气体灭火器本体的辅助作用下可进行灭火处理,在电动阀门出现故障不能使用时,人为可通过手动控制阀可进行启动,确保灭火工作正常进行。保灭火工作正常进行。保灭火工作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进行自动及手动灭火的储能柜


[0001]本技术涉及储能柜
,具体为一种可进行自动及手动灭火的储能柜。

技术介绍

[0002]储能技术主要是指电能的储存。储存的能量可以用做应急能源,也可以用于在电网负荷低的时候储能,在电网高负荷的时候输出能量,用于削峰填谷,减轻电网波动。能量有多种形式,包括辐射,化学的,重力势能,电势能,电力,高温,潜热和动力。
[0003]现有的储能柜在使用时,为设置有灭火装置,在储能柜发生火灾,不能及时进行灭火,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并且现有的储能柜在进行散热及过滤时,产生的粉尘不便于直接进行处理,使用不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进行自动及手动灭火的储能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储能柜在使用时,为设置有灭火装置,在储能柜发生火灾,不能及时进行灭火,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并且现有的储能柜在进行散热及过滤时,产生的粉尘不便于直接进行处理,使用不便捷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进行自动及手动灭火的储能柜,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进行自动及手动灭火的储能柜,包括储能柜外壳(1)和进风口(7),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柜外壳(1)上侧固定有第一灭火组件(2),且第一灭火组件(2)通过螺纹连接件(5)与第二灭火组件(6)相连通,所述储能柜外壳(1)内部上侧固定有烟雾传感器(3)和温度传感器(4),且烟雾传感器(3)位于温度传感器(4)右侧;所述进风口(7)贯穿在储能柜外壳(1)右侧,且储能柜外壳(1)通过螺栓(8)螺纹连接有第一过滤网(9),同时第一过滤网(9)位于进风口(7)右侧,所述储能柜外壳(1)内部下侧开设有收集槽(10),且收集槽(10)内固定有散热组件(11),同时储能柜外壳(1)下侧固定有移动组件(12),所述储能柜外壳(1)内放置有吸湿海绵(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进行自动及手动灭火的储能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灭火组件(2)包括第一存储箱(201)、第一七氟丙烷气体灭火器本体(202)、第一送料管(203)、第二输料管(204)和喷嘴(205),所述第一存储箱(201)内放置有第一七氟丙烷气体灭火器本体(202),且第一七氟丙烷气体灭火器本体(202)通过第一送料管(203)与第二输料管(204)相连通,同时第二输料管(204)下侧贯穿有喷嘴(20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进行自动及手动灭火的储能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灭火组件(6)包括第三输料管(601)、第二七氟丙烷气体灭火器本体(602)、第二存储箱(603)、第四输料管(604)、手动控制阀(605)和电动阀门(606),所述第三输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年周浩明罗雄辛德庆路新生刘佳路陈伟庆
申请(专利权)人:康翊智能装备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