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通风隔离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3162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用通风隔离控制装置,包括电控箱、气控箱和多个气动通风碟阀,所述电控箱内设置电性连接的PLC模块和显示屏,所述气控箱上设置气源接头,气控箱内设置多个电磁换向阀,所述电磁换向阀与PLC模块电性连接,各电磁换向阀设置进气口、正向出气口和反向出气口,所述电磁换向阀的进气口经内部管路与气源接头相连通,所述气动通风蝶阀包括阀体、阀杆、阀盘和摆动气缸,所述阀盘转动设置在阀体内,所述阀杆的底端与阀盘传动配合,所述阀杆的顶端与摆动气缸传动配合,所述摆动气缸设置正向进气口和反向出气口,所述正向进气口经管路与电磁换向阀的正向出气口相通,反向进气口经管路与电磁换向阀的反向出气口相通。气口经管路与电磁换向阀的反向出气口相通。气口经管路与电磁换向阀的反向出气口相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用通风隔离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船用通风装置控制设备
,特别是一种船用通风隔离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往老式船型对于通风系统的控制多采用手动就地控制,这样存在缺点及不足:通风控制阀门多安装于高处,人工手动控制不便且危险;因船员人数有限,部分通风系统控制点较多的船型,在应对突发状况时,无法做到及时关闭通风管路,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无法实时显示通风管路的通断,在通风管路管理上存在困难、盲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易于操控、具备远程控制的船用通风隔离控制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船用通风隔离控制装置,包括电控箱、气控箱和多个气动通风碟阀,所述电控箱内设置电性连接的PLC模块和显示屏,所述气控箱上设置气源接头,气控箱内设置多个电磁换向阀,所述电磁换向阀与PLC模块电性连接,各电磁换向阀设置进气口、正向出气口和反向出气口,所述电磁换向阀的进气口经内部管路与气源接头相连通,所述气动通风碟阀包括阀体、阀杆、阀盘和摆动气缸,所述阀盘转动设置在阀体内,所述阀杆的底端与阀盘传动配合,所述阀杆的顶端与摆动气缸传动配合,所述摆动气缸设置正向进气口和反向出气口,所述正向进气口经管路与电磁换向阀的正向出气口相通,反向进气口经管路与电磁换向阀的反向出气口相通,以使电磁换向阀控制摆动气缸正向或反向移动,进而带动阀杆正向或反向转动,由阀杆打开或关闭阀体内的阀盘。
[0005]进一步,所述摆动气缸上设置磁性开关,所述磁性开关与PLC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检测气动通风碟阀的开闭状态。
[0006]进一步,所述气控箱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固定设置多个安装架,多个电磁换向阀固定设置在安装架上。
[0007]进一步,所述气源接头设置在箱体的侧壁,所述气源接头与内部管路之间设置截止阀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PLC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检测进气压力。
[0008]进一步,所述箱体的安装面设置减震座,用于对箱体提供弹性支撑。
[0009]进一步,所述减震座的两端与箱体的安装面之间设置减震槽,以增强减震效果。
[0010]进一步,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置多个出气快速接头,各正向出气口和反向出气口分别经内部管路与出气快速接头的进口端相通,出气快速接头的出口端经管路与对应摆动气缸的正向进气口和反向出气口相通,实现快速装配。
[0011]进一步,所述电控箱与气控箱一体式安装,所述电控箱设置在气控箱的顶端,所述减震座设置在气控箱的底端,所述气控箱与电控箱之间设置弹性件,用于对电控箱进行减震。
[0012]技术的技术效果:(1)本技术的船用通风隔离控制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采用气控箱、电控箱、电磁换向阀相配合,对分散在船体通风系统上的气动通风碟阀进行远程控制、并进行集中显示,电磁换向阀的设置可控制摆动气缸的移动方向,进而控制阀杆和阀盘的转动方向;(2)减震座的设置,有效降低船体晃动对气控箱和电控箱的震动,提高设备使用寿命;(3)显示屏的设置,实时显示通风管路的通断,以避免通风管路管理上存在盲区;(4)通过设置气源接头和截止阀,在出现紧急突发情况时可迅速对通风管路系统进行及时关闭,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4]图1是船用通风隔离控制装置的原理框图;
[0015]图2是气动通风碟阀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
[0017]电控箱1,显示屏11,电源接线12,信号接线13,弹性件14,
[0018]气控箱2,箱体21,减震座22,减震槽23,内部管路24,安装架25,电磁换向阀26,接线盒3,气源接头4,截止阀41,压力传感器42,出气快速接头5,气动通风碟阀6,摆动气缸61,磁性开关62,阀杆63,阀盘64,阀体65。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船用通风隔离控制装置,包括电控箱1、气控箱2和多个气动通风碟阀6,电控箱1和气控箱2一体式设置,电控箱1设置在气控箱2的顶端;气控箱2与电控箱1之间设置弹性件14,用于对电控箱1进行减震。
[0021]电控箱1内设置电性连接的PLC模块和显示屏11,显示屏11可以选用触摸显示屏,并设置语音控制模块,便于操控。
[0022]气控箱2包括箱体21,箱体21内并排设置4个安装架25,各安装架25上固定设置2个电磁换向阀26,可以控制8路气动通风碟阀6;电磁换向阀26与PLC模块电性连接,每个电磁换向阀26控制一路气动通风碟阀6,各电磁换向阀26设置进气口、正向出气口和反向出气口,用于和外部气源相连通的气源接头4设置在箱体21的侧壁,气源接头4进入箱体21后经内部管路24与电磁换向阀26的进气口相连通,且气源接头4与内部管路24之间设置截止阀41和压力传感器42,压力传感器42与PLC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检测进气压力。
[0023]气动通风碟阀6包括阀体65、阀杆63、阀盘64和摆动气缸61,阀盘64转动设置在阀体65内,用于隔断阀体65两端,阀杆63的底端与阀盘64传动配合,阀杆63的顶端与摆动气缸61传动配合,摆动气缸61设置正向进气口和反向出气口,箱体21的侧壁上设置16个出气快速接头5,各电磁换向阀26正向出气口和反向出气口分别经内部管路24与一个出气快速接头5的进口端相通,每个摆动气缸61的正向进气口经管路与对应连接正向出气口的出气快速接头5的出口端相连通,每个摆动气缸61的反向进气口经管路与对应连接反向出气口的出气快速接头5的出口端相连通,使得正向进气口经管路与电磁换向阀26的正向出气口相通,反向进气口经管路与电磁换向阀26的反向出气口相通,以使电磁换向阀26可以控制摆
动气缸61正向或反向移动,进而带动阀杆63正向或反向转动,由阀杆63打开或关闭阀体65内的阀盘64。管路和内部管路24均采用刚性管路。
[0024]箱体21内设置接线盒3,各摆动气缸61上设置磁性开关62,磁性开关62为无源开关信号,且采用带内阻型设计,磁性开关62经线缆与接线盒3电性连接,电磁换向阀26、压力传感器42同样经线缆与接线盒3电性连接,接线盒3与电控箱1内的PLC模块电性连接,以使PLC模块可以控制电磁换向阀26、压力传感器42、磁性开关62,用于检测气动通风碟阀6的开闭状态。电控箱1还设有电源接线,用于和电源电性连接以提供电力;PLC模块还设有船用适配通讯模块和信号接线13,用于和船舶控制台进行通信。
[0025]箱体21的底端作为安装面,并设置减震座22,用于对箱体21提供弹性支撑,以适应船舶航行颠簸时震动大的特性;且减震座22的两端与箱体21底端之间设置减震槽23,以增强减震效果。
[0026]实施例2
[0027]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船用通风隔离控制装置存在如下变形:电控箱1和气控箱2分体式设置,即电控箱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通风隔离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控箱、气控箱和多个气动通风碟阀,所述电控箱内设置电性连接的PLC模块和显示屏,所述气控箱上设置气源接头,气控箱内设置多个电磁换向阀,所述电磁换向阀与PLC模块电性连接,各电磁换向阀设置进气口、正向出气口和反向出气口,所述电磁换向阀的进气口经内部管路与气源接头相连通,所述气动通风碟阀包括阀体、阀杆、阀盘和摆动气缸,所述阀盘转动设置在阀体内,所述阀杆的底端与阀盘传动配合,所述阀杆的顶端与摆动气缸传动配合,所述摆动气缸设置正向进气口和反向出气口,所述正向进气口经管路与电磁换向阀的正向出气口相通,反向进气口经管路与电磁换向阀的反向出气口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通风隔离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气缸上设置磁性开关,所述磁性开关与PLC模块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通风隔离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控箱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固定设置多个安装架,多个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志龙刘鹏程桑静曹毅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汇丰船舶附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