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急救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3129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抢救急救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端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箱体的内壁卡接有分隔板,且分隔板包括两个横片板、两个纵片板以及一个支片板,两个所述横片板固定安装于两个纵片板的相对一侧,所述支片板固定安装于其中一个纵片板的一侧外壁,且两个横片板的相对一侧构成中心静脉类区,两个所述横片板与箱体内壁的相对一侧分别构成负压吸引类区和胃管类区,两个所述纵片板配合支片板与箱体内壁的相对一侧分别构成口咽通气类区、其他类区以及导尿包分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分隔板将该箱体内部的空间进行计划划分,使得抢救物品配置齐全,更适合临床需要;提高物品的分类规范,使抢救更及时有效,为抢救争取了更多时机。多时机。多时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抢救急救箱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
,尤其涉及抢救急救箱。

技术介绍

[0002]抢救指在危急情况下突击救护。对于病危的伤员、病人,采取迅速及时的医疗手段,以挽救生命。抢救病人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一定要争取时间。临床上,由于患者突发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危及生命健康的情况时,需要立即实施抢救措施,以往将抢救车作为急救设备必备物品。传统的抢救车在抢救时存在以下问题:一:常用抢救物品不齐全,在等待备齐用物的过程中,延迟抢救时间相当于延误抢救,从而导致耽误了患者的最佳抢救时机。二:抢救车笨重,移动过程不灵巧,携带不方便。三:抢救车无菌物品的放置未考虑护理治疗专项操作技术的特点,分类不专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抢救作业造成影响。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抢救车常用抢救物品不齐全,容易延迟抢救时间、延误抢救的问题,提供抢救急救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抢救急救箱。
[0005]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6]抢救急救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端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箱体的内壁卡接有分隔板,分隔板将箱体分割成6个区;分别是中心静脉类区,负压吸引类区,胃管类区,口咽通气类区、其他类区以及导尿包分区;所述密封机构包括通过铰链连接于箱体顶端一侧的箱盖,且箱盖与箱体的相对一侧安装有固定组件,所述箱盖开设有安装腔槽,且安装腔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透明窗口,所述箱盖顶部外壁靠近透明窗口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包围,所述箱体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物品清单。
>[0007]进一步,分隔板为任意可以实现将箱体分隔成6个区的分隔板,具体分隔板为箱体内的5个平行设置的分隔板,或者分隔板包括两个横片板、两个纵片板以及一个支片板,两个所述横片板固定安装于两个纵片板的相对一侧,所述支片板固定安装于其中一个纵片板的一侧外壁,且两个横片板的相对一侧构成中心静脉类区,两个所述横片板与箱体内壁的相对一侧分别构成,两个所述纵片板配合支片板与箱体内壁的相对一侧分别构成口咽通气类区、其他类区以及导尿包分区,且导尿包分区的内部放置有导尿包。
[0008]进一步,所述负压吸引类区的内部放置有一次性使用吸引连接管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吸痰管
[0009]进一步,所述口咽通气类区的内部放置有一次性使用雾化器及装置、一次性使用鼻氧管、储氧面罩、一次性使用口咽通气道以及纱布绷带。
[0010]进一步,所述中心静脉类区的内部放置有中心静脉导管包、中心静脉导管、无菌纱布片、无菌橡胶医用手套以及LV3000透明敷贴。
[0011]进一步,所述胃管类区的内部放置有一次性使用防反流引流袋、一次性使用无菌
注射器以及鼻胃肠管。
[0012]进一步,所述其他类区的内部放置有血氧监测仪专用线、插线板、白纸、蓝色垫巾、黑色垃圾袋以及黄色垃圾袋。
[0013]进一步,在负压吸引类区,口咽通气类区,中心静脉类区,胃管类区,其他类区及导尿包分区内设置容纳对应物品的可封口的容纳袋;通过设置容纳袋可以通过容纳袋提前归置物品并统一放置到急救箱内。
[0014]进一步,容纳袋上设置分区标示,方便快速分类及找到。
[0015]进一步,所述箱体的一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提杆,且提杆的中端外壁固定有橡胶套,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箱盖一侧外壁两端的固定带,且固定带的端部均设置有魔术贴毛面,所述箱体的一侧外壁两端均开设有沉槽,且沉槽的内底部均设置有魔术贴勾面。
[0016]进一步,所述箱体的内底部放置有橡胶垫板,且橡胶垫板的顶部外壁设置有等距离分布的凸起,所述橡胶垫板的顶部外壁开设有与分隔板剖面规格相适配的卡槽。
[0017]进一步,所述密封机构包括等距离开设于箱体的壁槽,且壁槽的数量为二至三个,所述壁槽均靠近箱体的顶端,所述壁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框板。
[0018]进一步,所述滑框板均开设有通槽,且通槽的中端内壁均固定安装有观察窗,所述滑框板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毛条。
[0019]进一步,在箱体上方设置连通与抢救相关的科室的通讯结构。具体连通科室为抢救ICU、抢救麻醉科、内科、呼吸中心、除颤仪器租借处、氧气瓶租界处等等。
[0020]与现有技术的急救包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分隔板将该箱体内部的空间进行计划划分,使得抢救物品配置齐全,更适合临床需要;提高物品的分类规范,使抢救更及时有效,为抢救争取了更多时机,促使抢救有条不紊的进行;该抢救箱使用灵巧、携带方便,有急救时提箱至床旁即可进行;通过设置的物品清单,能够有效避免打包遗漏,即便是一个新手护士都能很好的做好物品准备,配合抢救,从而有效减少护士的压力;通过设置的固定组件,方便对箱盖进行快速开关,从而有利于抢救作业的进行。通过设置通讯结构可以利用急救箱进行与相关科室互联。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箱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密封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的图5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技术容纳袋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箱体;101、物品清单;102、导尿包分区;103、导尿包;2、分隔板;201、横片板;202、纵片板;203、支片板;3、负压吸引类区;301、一次性使用吸引连接管;302、一次性使用无菌吸痰管;4、箱盖;401、透明窗口;5、口咽通气类区;501、一次性使用雾化器及装置;502、一次性使用鼻氧管;503、储氧面罩;504、一次性使用口咽通气道;505、纱布绷带;6、中
心静脉类区;601、中心静脉导管包;602、中心静脉导管;603、无菌纱布片;604、无菌橡胶医用手套;605、LV3000透明敷贴;7、胃管类区;701、一次性使用防反流引流袋;702、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703、鼻胃肠管;8、其他类区;801、血氧监测仪专用线;802、插线板;803、白纸;804、蓝色垫巾;805、黑色垃圾袋;806、黄色垃圾袋;9、固定带;901、魔术贴毛面;10、沉槽;11、提杆;12、橡胶套;13、安装腔槽;14、橡胶包围;15、魔术贴勾面;16、橡胶垫板;1601、凸起;1602、卡槽;17、滑框板;1701、观察窗;1702、密封毛条;18、壁槽;19、容纳袋。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0]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抢救急救箱,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顶端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箱体(1)的内壁卡接有分隔板(2),其特征在于,分隔板(2)将箱体(1)分割成6个区;分别是中心静脉类区(6),负压吸引类区(3),胃管类区(7),口咽通气类区(5)、其他类区(8)以及导尿包分区(102);所述密封机构包括通过铰链连接于箱体(1)顶端一侧的箱盖(4),且箱盖(4)与箱体(1)的相对一侧安装有固定组件,所述箱盖(4)开设有安装腔槽(13),且安装腔槽(13)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透明窗口(401),所述箱盖(4)顶部外壁靠近透明窗口(401)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包围(14),所述箱体(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物品清单(1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抢救急救箱,其特征在于:分隔板(2)为箱体(1)内的5个平行设置的分隔板(2),或者分隔板(2)包括两个横片板(201)、两个纵片板(202)以及一个支片板(203),两个所述横片板(201)固定安装于两个纵片板(202)的相对一侧,所述支片板(203)固定安装于其中一个纵片板(202)的一侧外壁,且两个横片板(201)的相对一侧构成中心静脉类区(6),两个所述横片板(201)与箱体(1)内壁的相对一侧分别构成,两个所述纵片板(202)配合支片板(203)与箱体(1)内壁的相对一侧分别构成口咽通气类区(5)、其他类区(8)以及导尿包分区(102),且导尿包分区(102)的内部放置有导尿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抢救急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引类区(3)的内部放置有一次性使用吸引连接管(301)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吸痰管(30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抢救急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口咽通气类区(5)的内部放置有一次性使用雾化器及装置(501)、一次性使用鼻氧管(502)、储氧面罩(503)、一次性使用口咽通气道(504)以及纱布绷带(50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抢救急救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静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