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3020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器,包括安装组件、支撑组件、调节组件以及充电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调节组件均设置有两组,所述安装组件活动安装在支撑组件顶部,所述及充电组件固定在安装组件内部,所述调节组件活动安装在支撑组件与安装组件之间。该无线充电器,通过设置安装组件、支撑组件、调节组件以及充电组件,用户充电时可将手机放置在安装组件内的充电背板上,然后通过将调节组件内的限位杆放置在不同的支撑组件内的限位孔,进而使充电背板可呈不同角度旋转、固定,满足用户在手机充电时使用手机灯移动设备的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充电器


[0001]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
,具体为一种无线充电器。

技术介绍

[0002]无线充电的原理是充电底座以及手机或移动设备终端分别内置了线圈,当两者靠近,发射线圈基于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在手机接收线圈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点能量从发射端转移到接收端,便开始从充电座向手机进行供电。
[0003]目前市场上的一些无线充电装置大多为手机平放或者有固定角度的充电器对手机进行充电,当用户在手机充电时要使用手机,比如看电影、刷剧时由于充电器的角度无法调节,导致用户在手机等移动设备充电时不方便使用,用户体验感差;
[0004]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无线充电器,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一些无线充电器,多为固定角度充电,充电器的角度无法调节,导致用户在手机等移动设备充电时不方便使用,用户体验感差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9]一种无线充电器,包括安装组件、支撑组件、调节组件以及充电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调节组件均设置有两组,所述安装组件活动安装在支撑组件顶部,所述及充电组件固定在安装组件内部,所述调节组件活动安装在支撑组件与安装组件之间;
[0010]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充电背板、连接弯杆、第一铰杆、第一转动块以及第一铰孔,所述充电背板的一端两侧均固定有连接弯杆,所述连接弯杆的两侧壁均固定有第一铰杆,所述第一转动块设有四个,每两个第一转动块为一组分别固定在充电背板的底部两侧,所述第一转动块上均开设有第一铰孔;
[0011]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底座、托举弯杆、第二转动块、与第一铰杆相适配的第二铰孔以及限位孔,所述支撑底座的一端固定有托举弯杆,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第二转动块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转动块固定在支撑底座顶部,所述限位孔位于第二转动块远离托举弯杆的一侧;
[0012]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与第一铰孔相适配的第二铰杆以及与限位孔相适配的限位杆,所述第二铰杆与限位杆分别固定在调节杆的两端;
[0013]所述第一铰杆转动安装在第二铰孔内,所述第二铰杆转动安装在第一铰孔内,所述限位杆插接在限位孔内。
[0014]优选的,所述充电组件包括连接电路板以及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以及连接电路板均安装在充电背板内部。
[0015]优选的,所述充电背板靠近连接弯杆的一端开设有充电口,所述连接电路板的输入端安装在充电口内部,所述连接电路板的输出端与感应线圈电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托举弯杆顶部粘接有软垫,所述软垫为硅胶垫。
[0017]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支撑组件以及调节组件均由铝合金制成。
[0018](三)有益效果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无线充电器:
[0020](1)通过设置安装组件、支撑组件、调节组件以及充电组件,用户充电时可将手机放置在安装组件内的充电背板上,然后通过将调节组件内的限位杆放置在不同的支撑组件内的限位孔,进而使充电背板可呈不同角度旋转、固定,满足用户在手机充电时使用手机灯移动设备的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0021](2)通过在充电背板一端开设充电口,方便充电背板内的连接电路板接通电源;通过在托举弯杆顶部增设由硅胶制成的软垫,使托举弯杆与手机等移动设备接触不会产生硬性磨损,能够更好地保护手机等移动设备,铝合金制成的安装组件、支撑组件以及调节组件,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以及耐蚀性能,延长安装组件、支撑组件以及调节组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无线充电器的打开时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无线充电器的闭合时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无线充电器的充电背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无线充电器的安装组件背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无线充电器的支撑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技术无线充电器的调节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充电背板1,连接弯杆2,第一铰杆3,第一转动块4,第一铰孔5,支撑底座6,第二转动块7,第二铰孔8,托举弯杆9,限位孔10,调节杆11,第二铰杆12,限位杆13,感应线圈14,连接电路板15,充电口16,软垫17。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请参阅图1

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器;包括安装组件、支撑组件、调节组件以及充电组件,支撑组件、调节组件均设置有两组,如图1和2所示,安装组件活动安装在支撑组件顶部,及充电组件固定在安装组件内部,调节组件活动安装在支撑组件与安装组件之间;
[0031]如图4所示,安装组件包括充电背板1、连接弯杆2、第一铰杆3、第一转动块4以及第一铰孔5,充电背板1的一端两侧均固定有连接弯杆2,连接弯杆2的两侧壁均固定有第一铰杆3,第一转动块4设有四个,每两个第一转动块4为一组分别固定在充电背板1的底部两侧,
第一转动块4上均开设有第一铰孔5;
[0032]如图5所示,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底座6、第二转动块7、与第一铰杆3相适配的第二铰孔8、托举弯杆9以及限位孔10,支撑底座6的一端固定有托举弯杆9,支撑底座6的顶部开设有多个限位孔10,第二转动块7设有两个,两个第二转动块7固定在支撑底座6顶部,限位孔10位于第二转动块7远离托举弯杆9的一侧;
[0033]如图6所示,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11、与第一铰孔5相适配的第二铰杆12以及与限位孔10相适配的限位杆13,第二铰杆12与限位杆13分别固定在调节杆11的两端;
[0034]第一铰杆3转动安装在第二铰孔8内,第二铰杆12转动安装在第一铰孔5内,限位杆13插接在限位孔10内;
[003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充电组件包括连接电路板15以及感应线圈14,感应线圈14以及连接电路板15均安装在充电背板1内部;
[0036]如图6所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充电背板1靠近连接弯杆2的一端开设有充电口16,连接电路板15的输入端安装在充电口16内部,连接电路板15的输出端与感应线圈14电连接,方便充电背板内的连接电路板接通电源;
[0037]如图1、2和5所示,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器,包括安装组件、支撑组件、调节组件以及充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调节组件均设置有两组,所述安装组件活动安装在支撑组件顶部,所述及充电组件固定在安装组件内部,所述调节组件活动安装在支撑组件与安装组件之间;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充电背板(1)、连接弯杆(2)、第一铰杆(3)、第一转动块(4)以及第一铰孔(5),所述充电背板(1)的一端两侧均固定有连接弯杆(2),所述连接弯杆(2)的两侧壁均固定有第一铰杆(3),所述第一转动块(4)设有四个,每两个第一转动块(4)为一组分别固定在充电背板(1)的底部两侧,所述第一转动块(4)上均开设有第一铰孔(5);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底座(6)、第二转动块(7)、与第一铰杆(3)相适配的第二铰孔(8)、托举弯杆(9)以及限位孔(10),所述支撑底座(6)的一端固定有托举弯杆(9),所述支撑底座(6)的顶部开设有多个限位孔(10),所述第二转动块(7)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转动块(7)固定在支撑底座(6)顶部,所述限位孔(10)位于第二转动块(7)远离托举弯杆(9)的一侧;所述调节组件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柳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广源兴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