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7.5T挖掘机动臂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2633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0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7.5T挖掘机动臂油缸,包括缸体、活塞杆、导向套、活塞、缓冲套、第一轴套、成型导向环,通过缸体的一端配合安装有导向套,活塞杆贯穿导向套内部,导向套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限位环槽,缓冲套套装在活塞杆的另一端外部,活塞杆的一端插接在活塞的内部,导向套采用锻造45#钢件制成,其经过整体调质后有较好的强度、韧性,从而确保了导向套表面的腐蚀性,导向套内部结构,增加了导向面积使内部应力减至最小,延长活塞杆的寿命,缓冲套采用球墨铸铁,增强导向套寿命及缓冲套的使用寿命,缓冲套也得到了提升,无论是刚度上还是韧性也得到进一步改善,减少了繁琐的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质量上的问题也减少一大步。质量上的问题也减少一大步。质量上的问题也减少一大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7.5T挖掘机动臂油缸


[0001]本技术涉及挖掘机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7.5T挖掘机动臂油缸。

技术介绍

[0002]挖掘机,又称挖土机,是用铲斗挖掘高于或低于承机面的物料,并装入运输车辆或卸至堆料场的土方机械,挖掘机挖掘的物料主要是土壤、煤、泥沙以及经过预松后的土壤和岩石,从近几年工程机械的发展来看,挖掘机的发展相对较快,挖掘机已经成为工程建设中最主要的工程机械之一,动臂油缸通常的使用过程中出现油封漏油、泄压、伸缩慢的情况,操作不灵活、影响使用性能,适应性差,与液路系统和结构件融合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7.5T挖掘机动臂油缸,解决了动臂油缸通常的使用过程中出现油封漏油、泄压、伸缩慢的情况,操作不灵活、影响使用性能,适应性差,与液路系统和结构件融合性差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7.5T挖掘机动臂油缸,包括缸体、活塞杆、导向套、活塞、缓冲套、第一轴套、紧定螺钉、钢珠、黄油嘴、滑动轴套、钢丝挡圈、孔用挡圈、泄压结构、活塞密封圈、成型导向环、纳污环、第一O型密封圈、第一O型圈挡圈、缓冲环、轴用密封圈、第一防尘圈、第二O型密封圈、第二O型圈挡圈、第三O型密封圈和第二防尘圈,所述缸体的一端配合安装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与缸体之间套装有第二O型密封圈、第二O型圈挡圈和第三O型密封圈,所述活塞杆贯穿导向套内部,所述导向套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限位环槽,所述缓冲环、轴用密封圈和第一防尘圈分别设置在限位环槽,所述导向套的内部配合安装有滑动轴套和钢丝挡圈,所述活塞杆一侧穿过滑动轴套、钢丝挡圈、缓冲环、轴用密封圈和第一防尘圈,所述孔用挡圈套装在活塞杆的一端外部,所述孔用挡圈设置在导向套的端口处,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轴套,所述第一轴套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防尘圈,所述缸体的另一端内部安装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圆周面开设有多个环形槽,所述活塞密封圈、成型导向环和纳污环依次套装在环形槽内,所述缓冲套套装在活塞杆的另一端外部,所述活塞杆的一端插接在活塞的内部,所述活塞杆和活塞之间套装有第一O型密封圈和第一O型圈挡圈,所述活塞上通过紧定螺钉配合固定有钢珠,所述缸体的另一端设置有黄油嘴,所述缸体上安装有泄压结构。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泄压结构包括中转缸、活塞垫、电极球、指示灯、安装架、气囊和导料管,所述中转缸的内部设置有活塞垫,所述活塞垫的顶侧设置有活动杆,所述中转缸的顶侧固定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横板底侧与活动杆的顶端分别固定有电极球,所述安装架的横板顶侧安装有指示灯,所述气囊通过导料管与中转缸连接固定,所述导料管上安装有单向阀。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转缸固定在缸体的圆周面上,所述缸体与中转缸连通。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塞垫的圆周面与导料管的顶部端口相切。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极球和指示灯通过导线连接为串联电路。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缸体的一端配合安装有导向套,活塞杆贯穿导向套内部,导向套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限位环槽,缓冲套套装在活塞杆的另一端外部,活塞杆的一端插接在活塞的内部,导向套采用锻造45#钢件制成,其经过整体调质后有较好的强度、韧性,表面采用喷砂处理提高光洁度,提高了表面清洁度,保证了后续喷漆工序所需要的表面要求,从而确保了导向套表面的腐蚀性,导向套内部结构,增加了导向面积使内部应力减至最小,延长活塞杆的寿命,缓冲套采用球墨铸铁,提高了经济性能及缓冲套的融和性能,使导向套不被轻易划伤,增强导向套寿命及缓冲套的使用寿命,缓冲套也得到了提升,无论是刚度上还是韧性也得到进一步改善,减少了繁琐的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质量上的问题也减少一大步;
[0011]中转缸的底部与缸体的一端连通,在缸体内部的液压过高时,能够实现对活塞垫推升,实现对活塞垫顶部的气体进行压缩,在压缩后,两电极球接触,能够实现指示灯通电,发出信号,在活塞垫上推后,导料管的一端与中转缸贯通,能够将多余的液压油输送到气囊,实现泄压,能够对缸体的油压进行监测,在超压后,能够泄压,更好的保护缸体。
附图说明
[0012]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整体正视半剖结构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整体俯视半剖结构图;
[0015]图3为本技术整体正视半剖结构图中的A区域结构图;
[0016]图中:1、缸体;2、活塞杆;3、导向套;4、活塞;5、缓冲套;6、第一轴套;7、紧定螺钉;8、钢珠;9、黄油嘴;10、滑动轴套;11、钢丝挡圈;12、孔用挡圈;13、泄压结构;21、活塞密封圈;22、成型导向环;23、纳污环;24、第一O型密封圈;25、第一O型圈挡圈;26、缓冲环;27、轴用密封圈;28、第一防尘圈;29、第二O型密封圈;210、第二O型圈挡圈;211、第三O型密封圈;212、第二防尘圈;131、中转缸;132、活塞垫;133、电极球;134、指示灯;135、安装架;136、气囊;137、导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如图1

3所示,一种7.5T挖掘机动臂油缸,包括缸体1、活塞杆2、导向套3、活塞4、缓冲套5、第一轴套6、紧定螺钉7、钢珠8、黄油嘴9、滑动轴套10、钢丝挡圈11、孔用挡圈12、泄压结构13、活塞密封圈21、成型导向环22、纳污环23、第一O型密封圈24、第一O型圈挡圈25、缓冲环26、轴用密封圈27、第一防尘圈28、第二O型密封圈29、第二O型圈挡圈210、第三O型密封圈211和第二防尘圈212,缸体1的一端配合安装有导向套3,导向套3与缸体1之间套装有第二O型密封圈29、第二O型圈挡圈210和第三O型密封圈211,活塞杆2贯穿导向套3内部,导向
套3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限位环槽,缓冲环26、轴用密封圈27和第一防尘圈28分别设置在限位环槽,导向套3的内部配合安装有滑动轴套10和钢丝挡圈11,活塞杆2一侧穿过滑动轴套10、钢丝挡圈11、缓冲环26、轴用密封圈27和第一防尘圈28,孔用挡圈12套装在活塞杆2的一端外部,孔用挡圈12设置在导向套3的端口处,活塞杆2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轴套6,第一轴套6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防尘圈212,缸体1的另一端内部安装有活塞4,活塞4的圆周面开设有多个环形槽,活塞密封圈21、成型导向环22和纳污环23依次套装在环形槽内,缓冲套5套装在活塞杆2的另一端外部,活塞杆2的一端插接在活塞4的内部,活塞杆2和活塞4之间套装有第一O型密封圈24和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7.5T挖掘机动臂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1)、活塞杆(2)、导向套(3)、活塞(4)、缓冲套(5)、第一轴套(6)、紧定螺钉(7)、钢珠(8)、黄油嘴(9)、滑动轴套(10)、钢丝挡圈(11)、孔用挡圈(12)、泄压结构(13)、活塞密封圈(21)、成型导向环(22)、纳污环(23)、第一O型密封圈(24)、第一O型圈挡圈(25)、缓冲环(26)、轴用密封圈(27)、第一防尘圈(28)、第二O型密封圈(29)、第二O型圈挡圈(210)、第三O型密封圈(211)和第二防尘圈(212),所述缸体(1)的一端配合安装有导向套(3),所述导向套(3)与缸体(1)之间套装有第二O型密封圈(29)、第二O型圈挡圈(210)和第三O型密封圈(211),所述活塞杆(2)贯穿导向套(3)内部,所述导向套(3)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限位环槽,所述缓冲环(26)、轴用密封圈(27)和第一防尘圈(28)分别设置在限位环槽,所述导向套(3)的内部配合安装有滑动轴套(10)和钢丝挡圈(11),所述活塞杆(2)一侧穿过滑动轴套(10)、钢丝挡圈(11)、缓冲环(26)、轴用密封圈(27)和第一防尘圈(28),所述孔用挡圈(12)套装在活塞杆(2)的一端外部,所述孔用挡圈(12)设置在导向套(3)的端口处,所述活塞杆(2)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轴套(6),所述第一轴套(6)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防尘圈(212),所述缸体(1)的另一端内部安装有活塞(4),所述活塞(4)的圆周面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瑞权李华刘岳飞
申请(专利权)人:恒岳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