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充电型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2432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低温充电型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正极涂层,正极涂层包括正极内部涂层和正极外部涂层,正极内部涂层涂覆在正极集流体上,正极外部涂层涂覆在正极内部涂层上,正极外部涂层表面带若干通孔一;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负极涂层,负极涂层包括负极内部涂层和负极外部涂层,负极内部涂层涂覆在负极集流体上,负极外部涂层涂覆在负极内部涂层上,负极外部涂层表面带若干通孔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低温充电性能,锂离子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温充电型锂离子电池


[0001]本技术属于锂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低温充电型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质量轻、寿命长及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并广泛应用于各种民用电子设备及其电动汽车、储能、移动电源等领域。随着电动汽车的推广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动力电池应用在电动汽车上,动力型锂离子电池面临的一个典型问题是冬季续航里程急剧减少,锂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使用受到限制,除了因为放电容量会严重衰退之外,低温下也不能对锂电池进行充电。虽然一些新能源汽车在低温环境下会在充电之前对电池包进行预热,但是仍存在电芯受热不均匀、电能浪费及加热异常导致车辆起火等问题。
[0003]在低温下,锂离子的传输速率下降是导致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正极片、负极片、电解液、集流体等的性质均可能导致锂离子的传输速率下降。CN104409767A公开了一种低温型锂离子二次电池,其正极电活性物质为尖晶石型锰酸锂,负极活性物质为尖晶石钛酸锂,正极材料、负极材料中均加入超导炭黑、Super

P、VGCF或碳纳米管等导电剂;并采用含有1,2

丙二醇碳酸酯和乙酸乙酯的溶剂得到熔点小于

40℃的电解液。该低温锂离子电池的首次效率没有明显改善,能量密度较低,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低温充电型锂离子电池,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低温充电性能。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低温充电型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极组件、隔膜、非水电解液和外壳;
[0007]所述电极组件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电极组件和所述非水电解液密封在所述外壳中;
[0008]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正极涂层,所述正极涂层包括正极内部涂层和正极外部涂层,所述正极内部涂层涂覆在所述正极集流体上,所述正极外部涂层涂覆在所述正极内部涂层上,所述正极外部涂层表面带有若干通孔一;
[0009]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负极涂层,所述负极涂层包括负极内部涂层和负极外部涂层,所述负极内部涂层涂覆在所述负极集流体上,所述负极外部涂层涂覆在所述负极内部涂层上,所述负极外部涂层表面带有若干通孔二。
[0010]进一步地,所述正极内部单面涂层厚度20~100μm,所述正极外部单面涂层厚度50~200μm。
[0011]进一步地,所述负极内部单面涂层厚度20~60μm,所述负极外部单面涂层厚度50~100μm。
[0012]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一占所述正极外部涂层的空隙率为1~10%。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一的直径为0.1~2μm。
[0014]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二占所述正极外部涂层的空隙率为1~15%。
[0015]更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二的直径为0.1~2μm。
[0016]其中,所述正极片和所述负极片叠置或卷绕。
[0017]本技术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低温充电性能,锂离子电池

10℃低温1C充电不析锂,

10℃低温0.33C/0.5C循环寿命>1000周;在

20℃低温下的低温容量保持率达到85%以上,能量密度达到(128.5~129.5)wh/kg,500次循环性能容量保持率(96.8~98.0)%,具低温性能好、能量密度大、循环性能优异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8]图1本技术的电极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0019]图2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3本技术的正极片的涂布的侧截面示意图;
[0021]图4本技术的正极片的涂布的俯视图;
[0022]图5本技术的负极片的涂布的侧截面示意图;
[0023]图6本技术的负极片的涂布的俯视图;
[0024]图1

6标记含义如下:正极片1,负极片2,电极组件3,隔膜4,铝箔5,铜箔6;正极内部涂层1

1,正极外部涂层1

2,通孔一1
‑2‑
1;负极内部涂层2

1,负极外部涂层2

2,通孔二2
‑2‑
1。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有必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目标仅为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0027]实施例
[0028]一种低温充电型锂离子电池,如图1

6所示,包括电极组件3、隔膜4、非水电解液和外壳;所述电极组件3包括正极片1和负极片2,所述电极组件和所述非水电解液密封在所述外壳中;
[0029]所述正极片1包括正极集流体(厚度20μm铝箔5)和正极涂层,所述正极涂层包括正极内部涂层1

1和正极外部涂层1

2,所述正极内部涂层1

1涂覆在20μm铝箔5表面上,所述正极外部涂层1

2涂覆在所述正极内部涂层1

1上,所述正极外部涂层1

2表面带有若干通孔一1
‑2‑
1;
[0030]所述负极片2包括负极集流体(厚度4.5μm铜箔6)和负极涂层,所述负极涂层包括负极内部涂层2

1和负极外部涂层2

2,所述负极内部涂层2

1涂覆在4.5μm铜箔6表面上,所述负极外部涂层2

2涂覆在所述负极内部涂层2

1上,所述负极外部涂层2

2表面带有若干通孔二2
‑2‑
1。
[0031]所述通孔一1
‑2‑
1占所述正极外部涂层1

2的空隙率为7.5%,所述通孔一1
‑2‑
1的
直径为1.5μm,所述通孔二2
‑2‑
1占所述正极外部涂层1

2的空隙率为8.0%,所述通孔二2
‑2‑
1的直径为1.2μm。
[0032]所述正极内部涂层1

1涂覆在铝箔5上的单面厚度为60μm,所述正极外部涂层1

2涂覆在所述正极内部涂层1

1上的单面厚度为125μm。
[0033]所述负极内部涂层2

1涂覆在铜箔6上的单面厚度为40μm,所述负极外部涂层2

2涂覆在所述负极内部涂层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充电型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组件、隔膜、非水电解液和外壳,所述电极组件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电极组件和所述非水电解液密封在所述外壳中;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正极涂层,所述正极涂层包括正极内部涂层和正极外部涂层,所述正极内部涂层涂覆在所述正极集流体上,所述正极外部涂层涂覆在所述正极内部涂层上,所述正极外部涂层表面带有若干通孔一;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负极涂层,所述负极涂层包括负极内部涂层和负极外部涂层,所述负极内部涂层涂覆在所述负极集流体上,所述负极外部涂层涂覆在所述负极内部涂层上,所述负极外部涂层表面带有若干通孔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充电型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内部单面涂层厚度为20~100μm,所述正极外部单面涂层厚度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娜娜白科李冠毅徐小明谢爱亮孙玉龙田雪梅余翔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