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国灿专利>正文

一种无集流体电芯和储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4495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集流体电芯和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包括正极导电片、负极导电片和若干个连接在一起的电芯组,无集流体电芯包括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层、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和隔膜,所述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层黏合在隔膜的一侧表面,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黏合在隔膜的另一侧表面,正极导电片通过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层与隔膜连接,所述负极导电片通过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与隔膜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层和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分别黏合隔膜两侧,从而能减少正极导电片和/或负极导电片与隔膜之间的空腔间隙,并且以隔膜为电极材料的黏合载体取代传统的集流体,以使电解液在隔膜的两侧都是分布均匀,减少锂枝晶的生成,并降低生产成本。并降低生产成本。并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集流体电芯和储能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储能
,尤其涉及一种无集流体电芯和储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储能装置是目前新能源技术发展的重点,以及目前大部分电子设备均采用锂储能装置作为主要电源,例如现在市面上常见到的新能源汽车均是采用锂储能装置作为主要的储能装置,而锂储能装置的使用寿命、充放电效率等都成了限制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点问题。
[0003]在传统的储能装置中,例如锂电池,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层和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分别黏合到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后,无形中增加了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的厚度和硬度,不利于降低储能装置整体厚度或硬度,不适于在可穿戴的电子设备中使用,并且黏合的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层或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容易被打破脱落的情况或者与隔膜形成空腔间隙,导致生产的储能装置导电性变差,造成储能装置报废,提高生产成本。当锂储能装置投入使用后,随着电芯内部的离子定向运动,空腔间隙中会存现离子浓度异常,极易形成锂枝晶,击穿隔膜,导致储能装置损坏。
[0004]另外,传统的储能装置使用集流体作为电极材料的黏合载体,然而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集流体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层、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和隔膜,所述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层均匀黏合在隔膜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均匀黏合在隔膜的另一侧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集流体电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第二正极活性材料层,所述第二正极活性材料层通过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层与隔膜的一侧表面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集流体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正极活性材料层的压实密度大于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层的压实密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集流体电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层,所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层通过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与隔膜的另一侧表面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集流体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灿
申请(专利权)人:黄国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