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厕辅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2135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如厕辅具。该如厕辅具包括两个支架、中间掏空的坐垫和控制按钮,其中,两个支架间隔设置,每个支架均包括两根支撑杆以及连接在两根支撑杆上端的扶手,该两根支撑杆分别为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每个支架的支撑杆上均设置有升降组件;坐垫位于两个支架之间,坐垫的前端连接前支撑杆上的升降组件,坐垫的后端铰接有向上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上端连接支架后支撑杆上的升降组件;控制按钮通过控制所有升降组件工作控制坐垫升降、以及仅控制后支撑座上的升降组件工作控制坐垫倾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坐垫实现上下移动以及使坐垫变成前低后高的状态。坐垫变成前低后高的状态。坐垫变成前低后高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如厕辅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如厕辅具。

技术介绍

[0002]如厕辅助器是一种保障如厕者的安全设备,它主要应用于上一定年纪的老人、行动不便者、孕妇等。现今的如厕辅具种类众多,以固定坐便式、固定支撑架、马桶升降式、轮椅式。老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身体机能的下降,因此固定式的如厕辅具会有行动不便等情况,不但如此,老人、行动不便者和孕妇有些时候进行简单的蹲厕行为也会带来意外的巨大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如厕辅具,用于辅助老人、行动不便者和孕妇更好的完成蹲起动作。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如厕辅具,包括两个支架、中间掏空的坐垫和控制按钮,其中,两个支架间隔设置,每个支架均包括两根支撑杆以及连接在两根支撑杆上端的扶手,该两根支撑杆分别为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每根支撑杆上均设置有升降组件;坐垫位于两个支架之间,坐垫的前端连接前支撑杆上的升降组件,坐垫的后端铰接有向上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上端铰接后支撑杆上的升降组件;控制按钮通过控制所有升降组件工作控制坐垫升降、以及仅控制后支撑座上的升降组件工作控制坐垫倾斜。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7]所述支架下端连接有底座,支架的支撑杆可转动地连接在底座和扶手之间,所述支撑杆为丝杆,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电机和丝杆上螺母,所述电机与支撑杆连接并控制支撑杆旋转,所述坐垫与螺母连接,其中坐垫的后端铰接连接杆后连接螺母;所述控制按钮控制电机工作。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后支撑杆长度大于前支撑杆。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扶手呈内凹弧形。
[0010]所述坐垫包括坐架和垫圈,所述坐架包括第一支杆和两根L型的第二支杆,两根第二支杆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支杆上形成U型的坐架,垫圈固定在坐架上且开设有与坐架上的U型口相对应的开口;所述第一支杆两端铰接连接杆,两个第二支杆的另一端与升降组件连接。
[001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势在于:本技术包括支架、升降组件、坐垫和控制按钮,坐垫与设置在支架上的升降组件连接,且坐垫的后端通过连接杆与升降组件连接,在使用时通过控制按钮控制升降组件工作,可以使坐垫实现上下移动;通过控制按钮仅控制与坐垫后端连接的升降组件工作,可以使坐垫后端以角度的形式上升,使坐垫变成前低后高的状态,更好的帮助使用者蹲下或起身。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坐垫的坐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状态示意图。(虚线表示坐垫的倾斜状态)
[0016]图中标号:1、支架;11、前支撑杆;12、后支撑杆;13、扶手;2、坐垫;21、坐架;211、第一支杆;212、第二支杆;22、垫圈;3、螺母;4、底座;5、连接杆;6、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描述。
[0018]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如厕辅具包括U字形的底座4、两个间隔设置的支架1、坐垫2和控制按钮,支架1固定在底座4上,坐垫2置于两个支架1之间,控制按钮控制坐垫2的升降。
[0019]每个支架1均包括两根表面上设有螺旋状的轨道的支撑杆和连接在支撑杆上端的扶手13,该两根支撑杆分别为前支撑杆11和后支撑杆12,支撑杆上端通过轴承与扶手13连接、下端通过轴承与底座4连接,支撑杆通过轴承可在扶手13和底座4之间转动。本实施例中,后支撑杆12高于前支撑杆11,在前支撑杆11和后支撑杆12的上端连接有扶手13,该扶手13呈内凹弧形,增加了使用时的舒适度。为了使整个辅具的结构更稳定,在两个扶手13之间还连接有固定杆6。
[0020]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为丝杆,每根支撑杆上均设置有升降组件,每个升降组件都包括电机(图中未画出)和连接在丝杆上螺母3,电机的输出轴与支撑杆连接,用于控制支撑杆旋转。
[0021]坐垫2包括坐架21和垫圈22,如图2所示,坐架21包括第一支杆211和两根L型第二支杆212,两根第二支杆212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支杆211上形成U型的坐架21,第一支杆211两端铰接有向上的连接杆5,连接杆5的上端分别铰接后支撑杆12上的螺母3,两个第二支杆212的另一端与螺母3连接。垫圈22固定在坐架21上且开设有与坐架21上的U型口相对应的开口。
[0022]控制按钮(图中未画出)用于控制电机工作,控制按钮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在扶手13上或设置成遥控器的形式,其控制电机的工作方式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即可。控制按钮包括有上升键、下降键、倾斜键、放平键和暂停键,当按上升键时,控制所有的电机工作控制支撑杆左转,带动支撑杆上的螺母3向上移动,使坐垫2上升;当按下降键时,控制所有的电机工作控制支撑杆右转,带动支撑杆上的螺母3向下移动,使坐垫2下降;当按倾斜键时,控制连接后支撑杆12的两个电机工作控制后支撑杆12左转,带动后支撑杆12上的螺母3向上移动,使坐垫2后端上升;当放平键时,控制连接后支撑杆12的两个电机工作控制支撑杆右转,带动后支撑杆12上的螺母3向下移动,坐垫2后端下降使坐垫恢复成水平状态;当按暂停键时,控制电机停止工作,使坐垫2保持当前状态。
[0023]当使用者想要如厕时,通过按控制按钮的上升键使坐垫上升到所需高度位置后按暂停键,坐在坐垫2上之后再按下降键,使坐垫下降至如厕的正常高度,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做出大幅度屈膝蹲下或坐下的动作;使用者在如厕完成后,按上升键升起坐垫2,台升身体至适当高度后,在按下倾斜键,抬高坐垫2后端,方便使用者顺利起身。
[0024]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如厕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支架(1)、中间掏空的坐垫(2)和控制按钮,其中,两个支架(1)间隔设置,每个支架(1)均包括两根支撑杆以及连接在两根支撑杆上端的扶手(13),该两根支撑杆分别为前支撑杆(11)和后支撑杆(12),每根支撑杆上均设置有升降组件;坐垫(2)位于两个支架(1)之间,坐垫(2)的前端连接前支撑杆(11)上的升降组件,坐垫(2)的后端铰接有向上的连接杆(5),连接杆(5)的上端铰接后支撑杆(12)上的升降组件;控制按钮通过控制所有升降组件工作实现控制坐垫(2)升降、以及仅控制后支撑座上的升降组件工作实现控制坐垫(2)倾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如厕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下端连接有底座(4),且支架(1)的支撑杆可转动地连接在底座(4)和扶手(13)之间,所述支撑杆为丝杆,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电机和丝杆上螺母(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荔檬刘娇娇于静静侯世铭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