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用安全轿厢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1953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0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用安全轿厢框架,包括轿厢主体,所述轿厢主体固定连接有门框,所述门框活动连接有轿门,所述门框内壁安装有人机交互界面,所述轿厢主体内侧拐角的位置安装有应急箱,所述应急箱的结构与轿厢主体拐角处位置相匹配,所述应急箱顶部设有坐垫,所述应急箱包括箱体与箱门,所述箱门通过滑轨滑动连接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隔网,所述隔网内侧填充有干燥剂颗粒,该电梯用安全轿厢框架采用单侧开门的方式,能够极大的减少人员被夹的事故,且将人机交换界面设置在远离轿门关闭的位置,可以避免轿厢内拥挤时关门的人被挤到关门处,降低关门时的安全隐患。降低关门时的安全隐患。降低关门时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用安全轿厢框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用安全轿厢框架,属于电梯用安全轿厢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轿厢框架一般有三个部分,轿顶部分、轿底部分、轿壁部分,一般开门情况为中间开门,人机交互界面一般设置在轿厢开门处,其结构存在以下问题:1、轿厢开门为中间开门,存在夹人的安全问题;2、电梯轿厢内部的人机交互界面靠近轿门,在按下关门按钮时,若轿厢内拥挤,有可能在轿门关闭的时候,将关门的人挤至门处,导致安全事故,另外,电梯在出现故障时,可能会把人员困在轿厢内,而轿厢内缺少一些应急物品来应对突发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梯用安全轿厢框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电梯用安全轿厢框架,包括轿厢主体,所述轿厢主体固定连接有门框,所述门框活动连接有轿门,所述门框内壁安装有人机交互界面,所述轿厢主体内侧拐角的位置安装有应急箱。
[0006]进一步的,所述应急箱的结构与轿厢主体拐角处位置相匹配。
[0007]进一步的,所述应急箱包括箱体与箱门,所述箱门通过滑轨滑动连接箱体。
[0008]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设有隔网,所述隔网内侧填充有干燥剂颗粒。
[0009]进一步的,所述箱门上安装有把手。
[0010]进一步的,所述应急箱顶部设有坐垫。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单侧开门方式,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制作,降低成本,同时可以减少被夹事故的发生;
[0012]2、通过将人机交互界面设置在轿厢内侧壁,且与轿门相隔较远的距离,极大的减少了人员因为关门被夹的事故;
[0013]3、通过设置应急箱,其中放置一些急救药品和其他的应急物品,可以在电梯故障时提供应急措施,并且应急箱可以作为凳子使用,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人来说十分的便利。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5]图1是本技术一种电梯用安全轿厢框架的外观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一种电梯用安全轿厢框架的剖视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一种电梯用安全轿厢框架的应急箱的外观图;
[0018]图4是本技术一种电梯用安全轿厢框架的应急箱的剖视图。
[0019]图中标号:1、轿厢主体;2、门框;3、轿门;4、人机交互界面;5、应急箱;6、箱体;7、箱门;8、隔网;9、干燥剂颗粒;10、把手;11、坐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如图1

图4所示,一种电梯用安全轿厢框架,包括轿厢主体1,所述轿厢主体1固定连接有门框2,所述门框2活动连接有轿门3,单侧开门方式,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制作,降低成本,同时可以减少被夹事故的发生,所述门框2内壁安装有人机交互界面4,人机交互界面4设置在轿厢内侧壁,且与轿门3相隔较远的距离,极大的减少了人员因为关门被夹的事故,所述轿厢主体1内侧拐角的位置安装有应急箱5,应急箱5中放置一些急救药品和其他的应急物品,可以在电梯故障时提供应急措施。
[0022]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应急箱5的结构与轿厢主体1拐角处位置相匹配,应急箱5横截面呈四分之一圆型的结构。
[0023]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应急箱5包括箱体6与箱门7,所述箱门7通过滑轨滑动连接箱体6,所述箱门7上安装有把手10),所述应急箱5顶部设有坐垫11,应急箱5可以作为凳子使用,为一些行动不便的人提供便利。
[0024]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箱体6内设有隔网8,所述隔网8内侧填充有干燥剂颗粒9,吸附应急箱5内的水汽,避免一些药品受潮。
[0025]本技术工作原理:使用时,轿厢结构为单侧开门,可以减少人员被夹的情况发生,人机交互界面4设置在门框2内壁,远离了轿门3与轿厢主体1接触的位置,在轿厢内人员较为拥挤时,关门的人不会被挤到关门的位置,降低人员被夹事故的概率,同时,轿厢内设置了应急箱5,可以在电梯故障时为被困在轿厢内的人们提供一些需要的应急物品,也可以作为凳子使用,方便了行动不便的人们。
[0026]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用安全轿厢框架,包括轿厢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主体(1)固定连接有门框(2),所述门框(2)活动连接有轿门(3),所述门框(2)内壁安装有人机交互界面(4),所述轿厢主体(1)内侧拐角的位置安装有应急箱(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用安全轿厢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箱(5)的结构与轿厢主体(1)拐角处位置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用安全轿厢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海亚
申请(专利权)人:广日电气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