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合一集成的碳罐电磁阀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1713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合一集成的碳罐电磁阀总成,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一端的前盖;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气管及通电槽,前盖设置有出气管;壳体内设置有对应出气管的电磁阀模组,电磁阀模组与通电槽电连接;壳体内还设置有位于进气管的出气口与电磁阀模组的进气口之间的多级过滤消音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三合一集成结构整体体积更小,制造成本更低,更方便未来混动项目紧凑的布局且节省多次的尼龙管压装工艺并减少连接端口泄露的可能性,OBD报警异常更换碳罐电磁阀总成更方便;多级消音结构的消音效果及乘坐体验感更好;多级过滤结构可以将进气中的异物有效的滤除,从而避免异物堵塞碳罐电磁阀模组的进气口而导致的碳罐电磁阀总成失效的问题。碳罐电磁阀总成失效的问题。碳罐电磁阀总成失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合一集成的碳罐电磁阀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尤其是一种三合一集成的碳罐电磁阀总成。

技术介绍

[0002]正常情况下,汽车油箱内的汽油会存在挥发现象,且随着气温升高而挥发加剧,挥发出来的汽油蒸汽如果直接排入大气中会对造成污染环境并存在安全隐患。由于汽车尾气排放、燃油蒸发泄露等造成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机动车污染排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了《GB18352.6—2016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新标准,即国六标准,由此实现对汽车允许挥发到大气中的汽油排放量进行更加严格的控制。
[0003]为了避免油箱内挥发的汽油蒸汽直接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安全隐患并贯彻最新的国六标准,现有技术利用活性炭良好的吸附能力开发出了碳罐以用于将汽油蒸汽暂时存储起来,待发动机工作时,并利用碳罐电磁阀(如申请号为201810175779.9的中国专利公开的碳罐电磁阀结构)的开启将碳罐中存储的汽油蒸汽送入发动机气缸烧掉,由此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省了燃料成本。
[0004]碳罐电磁阀正常工作时会发出“哒哒”的噪音,其噪音的产生机理在于金属阀片的高速开合会造成整个阀体不同方向的振动,并与车体上的碳罐电磁阀支架间产生碰撞,从而发出和阀体振动同频的噪声,尤其是在阀体工作负荷大时,产生的噪音将会明显影响汽车的舒适性。
[0005]为了解决上述噪音问题,申请号为201920622706.X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带有消音器的碳罐连接管路,其通过在碳罐电磁阀和碳罐之间设置消音器,消音器中的腔体能够对压力脉冲进行衰减和稳压,从而利用消音器解决碳罐电磁阀开闭引起脉冲而导致的敲击声。现有的主流车型均采用上述在连接管路上单独布局消音器的结构解决噪音问题,但是,该种单独设置的消音器不仅额外增加了空间占用而导致布局空间更加狭促,且消音器增加了连接管路的段数而导致增加了连接端口,每个连接端口均需要单独设置密封结构以避免管路在该连接端口处出现泄漏问题。因此,现有的单独设置消音器的结构虽然解决了噪音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三合一方案以实现碳罐电磁阀和消音器的集成式设计,通过集成式设计实现结构紧凑而便于安装布局等。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三合一集成的碳罐电磁阀总成,包括壳体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一端的前盖;
[0009]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气管及通电槽,所述前盖设置有出气管;
[0010]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对应所述出气管的电磁阀模组,所述电磁阀模组与所述通电槽电连接;
[0011]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位于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与所述电磁阀模组的进气口之间的过滤消音结构。
[0012]其中,所述过滤消音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一级过滤消音模块、二级过滤消音模块及三级消音腔,所述一级过滤消音模块的进气口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所述一级过滤消音模块的出气口连通所述二级过滤消音模块的进气口,所述二级过滤消音模块的出气口连通所述三级消音腔的进气口,所述三级消音腔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电磁阀模组的进气口。
[0013]其中,所述一级过滤消音模块包括一级消音腔,以及设置在所述一级消音腔的进气口与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之间的一级多孔过滤器。
[0014]其中,所述二级过滤消音模块包括二级消音腔,以及设置在所述二级消音腔的进气口与所述一级消音腔的出气口之间的二级多孔过滤器。
[0015]其中,所述二级多孔过滤器的孔径小于所述一级多孔过滤器的孔径。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将消音及过滤结构集成到碳罐电磁阀中,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1、集成式结构的整体体积更小,生产制造成本更低,更方便未来混动项目紧凑的布局,且只有进气管及出气管两个连接端口,其相比于现有技术分体的消音器及电磁阀而节省多次的尼龙管压装工艺并减少连接端口泄露的可能性,OBD报警异常更换碳罐电磁阀总成更方便,更节约成本;
[0018]2、设置多级消音结构,可以更有效的实现消音效果,乘坐体验感更好;
[0019]3、由于电磁阀模组的进气口口径较小,通过设置多级过滤结构,可以实现将进气中的异物有效的滤除,从而避免异物堵塞碳罐电磁阀模组的进气口而导致的碳罐电磁阀总成失效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1]图1为实施例所公开的三合一碳罐电磁阀总成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实施例所公开的三合一碳罐电磁阀总成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0.壳体;11.进气管;12.通电槽;131.安装框架;132.橡胶套;20.前盖;21.出气管;30.电磁阀模组;411.一级多孔过滤器;412.一级消音腔;421.二级多孔过滤器;422.二级消音腔;43.三级消音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5]参考图1及2,本实施例提供的三合一集成的碳罐电磁阀总成,包括壳体10及设置在壳体10一端的前盖20;壳体10的侧表面设置有安装框架131,安装框架131内设有可拆卸连接的橡胶套132而提高安装稳定性,橡胶套132中部开设有贯穿橡胶套132上下端面的安
装孔,橡胶套132的上下端面相同设置以实现双向安装且安装和拆卸都更加方便;壳体10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气管11及通电槽12,前盖20设置有出气管21;壳体10内设置有对应出气管21的电磁阀模组30,电磁阀模组30与通电槽12电连接;壳体10内还设置有位于进气管11的出气口与电磁阀模组30的进气口之间的过滤消音结构。
[0026]其中,过滤消音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一级过滤消音模块、二级过滤消音模块及三级消音腔43,一级过滤消音模块的进气口连通进气管11的出气口,一级过滤消音模块的出气口连通二级过滤消音模块的进气口,二级过滤消音模块的出气口连通三级消音腔43的进气口,三级消音腔43的出气口连通电磁阀模组30的进气口。
[0027]其中,一级过滤消音模块包括一级消音腔412,以及设置在一级消音腔412的进气口与进气管11的出气口之间的一级多孔过滤器411;二级过滤消音模块包括二级消音腔422,以及设置在二级消音腔422的进气口与一级消音腔412的出气口之间的二级多孔过滤器421;二级多孔过滤器421的孔径小于一级多孔过滤器411的孔径,以实现逐级过滤不同粒径异物。
[0028]本项目的工作原理:
[0029]安装时,只需要将总成的进气管11及出气管21分别连接至两端的通气管道,再将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合一集成的碳罐电磁阀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及设置在所述壳体(10)一端的前盖(20);所述壳体(10)的另一端设置有进气管(11)及通电槽(12),所述前盖(20)设置有出气管(21);所述壳体(10)内设置有对应所述出气管(21)的电磁阀模组(30),所述电磁阀模组(30)与所述通电槽(12)电连接;所述壳体(10)内还设置有位于所述进气管(11)的出气口与所述电磁阀模组(30)的进气口之间的过滤消音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合一集成的碳罐电磁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消音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一级过滤消音模块、二级过滤消音模块及三级消音腔(43),所述一级过滤消音模块的进气口连通所述进气管(11)的出气口,所述一级过滤消音模块的出气口连通所述二级过滤消音模块的进气口,所述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雷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君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