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环形外固定架的多功能下肢抬高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1591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环形外固定架的多功能下肢抬高垫,包括由两个并排布置的第一抬高垫和第二抬高垫构成的抬高垫主体,第一抬高垫和第二抬高垫之间通过可伸缩结构相连,抬高垫主体的顶部中段向下凹陷形成用于容纳外固定架的凹槽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适用于环形外固定架的多功能下肢抬高垫能帮助患肢的功能恢复,满足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满足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满足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环形外固定架的多功能下肢抬高垫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环形外固定架的多功能下肢抬高垫。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骨科下肢抬高垫多数为统一规格、制式化的U型或者S型抬高垫,作用是抬高患肢促进消肿。但目前临床上并没有针对下肢环形外固定架固定的专用抬高垫,传统的抬高垫外形、尺寸等都不适合环形外固定架,而且外固定架可能会损坏抬高垫。因此,常常使用枕头替代抬高垫,影响了患肢的功能恢复。另外传统的抬高垫还具有一些局限性,基本上都是统一规格,无法满足不同身高的患者。而且下肢垫与足跟以及膝关节相接触的地方常常由于受压导致褥疮或者血栓形成。因此,设计一种下肢环形外固定架专用的下肢抬高垫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环形外固定架的多功能下肢抬高垫,能帮助患肢的功能恢复,满足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环形外固定架的多功能下肢抬高垫,包括由两个并排布置的第一抬高垫和第二抬高垫构成的抬高垫主体,第一抬高垫和第二抬高垫之间通过可伸缩结构相连,抬高垫主体的顶部中段向下凹陷形成用于容纳外固定架的凹槽一。
[000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于第一抬高垫和第二抬高垫的顶部相互接近的一端向下凹陷形成。
[0006]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抬高垫的顶面凹陷形成足跟凹槽,第一抬高垫于远离第二抬高垫侧可拆卸固定有防足下垂挡板,第二抬高垫的远离第一抬高垫的上表面为下斜坡面,第二抬高垫在下斜坡面的最高位置处凹陷形成膝关节凹槽。
[0007]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抬高垫包括L型板和固定在L型板上的第一L型软垫,L型板的竖直部分上端凹陷形成插槽,防足下垂挡板的下端插入插槽内,L型板的水平部分底部开有容纳槽,容纳槽的两侧凹陷形成间隔分布的凹槽二;第二抬高垫包括平板和固定在平板上的第二L型软垫,平板靠第一抬高垫的端部固定有杆体,杆体可伸缩安装于容纳槽内,杆体的两侧安装有与相应凹槽二吻合定位的弹性定位柱。
[0008]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L型软垫和第二L型软垫均为海绵垫,L型板和平板均为塑料板,防足下垂挡板为塑料材质,杆体为金属材质。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适用于环形外固定架的多功能下肢抬高垫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0](1)通过设计凹槽,便于容纳外固定架,且凹槽还可以固定患肢,维持中立体位,能帮助患肢的功能恢复。
[0011](2)采用可伸缩结构,使得抬高垫主体具有延长、缩短功能,适用不同身高患者使用。
[0012](3)可拆卸的防足下垂挡板设计,可以预防足下垂。
[0013](4)膝关节以及足跟处凹槽以及软垫的设计,避免了下肢垫与足跟以及膝关节相接触的地方受压,从而避免形成褥疮或者血栓,预防肢体受压形成褥疮以及血栓。
[0014](5)成本低,能循环利用,解决环形外固定架固定患者患肢固定及抬高消肿难题。
[0015]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适用于环形外固定架的多功能下肢抬高垫的组合示意图。
[0017]图2为适用于环形外固定架的多功能下肢抬高垫的分解示意图一。
[0018]图3为适用于环形外固定架的多功能下肢抬高垫的分解示意图二。
[0019]图4为第一抬高垫的仰视图。
[0020]附图标号说明:第一抬高垫1,足跟凹槽1a,L型板11,插槽111,容纳槽112,凹槽二113,第一L型软垫12,第二抬高垫2,下斜坡面2a,膝关节凹槽2b,平板21,第二L型软垫22,杆体23,弹性定位柱231,抬高垫主体100,凹槽一a,防足下垂挡板3。
具体实施方式
[0021]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0022]请参考图1

4,所述的适用于环形外固定架的多功能下肢抬高垫包括由两个并排布置的第一抬高垫1和第二抬高垫2构成的抬高垫主体100,第一抬高垫1和第二抬高垫2之间通过可伸缩结构相连,抬高垫主体100的顶部中段向下凹陷形成用于容纳外固定架的凹槽一a。所述凹槽一a于第一抬高垫1和第二抬高垫2的顶部相互接近的一端向下凹陷形成。
[0023]所述第一抬高垫1的顶面凹陷形成足跟凹槽1a,第一抬高垫1于远离第二抬高垫2侧可拆卸固定有防足下垂挡板3。所述第一抬高垫1包括L型板11和固定在L型板11上的第一L型软垫12,L型板11的竖直部分上端凹陷形成插槽111,防足下垂挡板3的下端插入插槽111内。L型板11的水平部分底部开有容纳槽112,容纳槽112的两侧凹陷形成间隔分布的凹槽二113。
[0024]所述第二抬高垫2的远离第一抬高垫1的上表面为下斜坡面2a,第二抬高垫2在下斜坡面2a的最高位置处凹陷形成膝关节凹槽2b。第二抬高垫2包括平板21和固定在平板21上的第二L型软垫22,平板21靠第一抬高垫1的端部固定有杆体23,杆体23安装于容纳槽112内并且能够从容纳槽112内拉出和缩入容纳槽112内,杆体23的两侧安装有与相应凹槽二113吻合定位的弹性定位柱231,杆体23拉出一定长度或者缩入一定长度时,弹性定位柱231都会与相应位置的凹槽二113配合,使得杆体23位置固定。弹性定位柱231与CN201921041685.9中公开的弹性定位部一结构相同。
[0025]所述第一L型软垫12和第二L型软垫22均为海绵垫,L型板11和平板21均为塑料板,防足下垂挡板3为塑料材质,杆体23为金属材质,杆体23嵌入固定在平板21内。
[0026]本适用于环形外固定架的多功能下肢抬高垫在抬高垫主体100中段的凹槽a设计便于容纳外固定架,且凹槽a还可以固定患肢,维持中立体位。抬高垫主体100分第一抬高垫1和第二抬高垫2,带有可伸缩结构设计,可拉长第一抬高垫1和第二抬高垫2之间的间距和缩短第一抬高垫1和第二抬高垫2之间的间距,适用不同身高患者使用。可拆卸的防足下垂挡板3设计,可以预防足下垂。第一抬高垫1的足跟凹槽1a以及第二抬高垫2的膝关节凹槽2b设计,能预防肢体受压形成褥疮以及血栓。
[0027]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技术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环形外固定架的多功能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两个并排布置的第一抬高垫和第二抬高垫构成的抬高垫主体,第一抬高垫和第二抬高垫之间通过可伸缩结构相连,抬高垫主体的顶部中段向下凹陷形成用于容纳外固定架的凹槽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环形外固定架的多功能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一于第一抬高垫和第二抬高垫的顶部相互接近的一端向下凹陷形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环形外固定架的多功能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抬高垫的顶面凹陷形成足跟凹槽,第一抬高垫于远离第二抬高垫侧可拆卸固定有防足下垂挡板,第二抬高垫的远离第一抬高垫的上表面为下斜坡面,第二抬高垫在下斜坡面的最高位置处凹陷形成膝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春玲张萍黄华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