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含P三吡啶类配体衍生碳材料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1105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P三吡啶类配体衍生碳材料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选择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P三吡啶类配体衍生碳材料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极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含P三吡啶类配体衍生碳材料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全球范围内的化石燃料消费量增加显著,这加速了化石燃料储备的枯竭和环境问题的恶化。因此,像由太阳和风产生的可再生能源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的电动汽车受到了广泛关注,储能系统有望成为电源的基本元件。基于这方面,电池和电化学电容器被认为是两个重要的能量存储设备。电化学电容器也称为超级电容器,是一种具有高功率密度和长使用寿命的设备。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超级电容器分为双电层电容器(EDLC)和赝电容器,其中前者通过离子在电极上的物理吸收来存储能量,而赝电容器的电极中发生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
[0003]对于超级电容器,其电极材料是起关键性作用的一部分,包括碳材料、金属氧化物、导电聚合物和纳米复合材料等可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其中碳材料具有可调控的孔结构、巨高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导电性,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大量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对碳材料进行表面掺杂改性和合理的孔结构设计,可进一步拓宽其适用范围。然而,上述两种优化策略通常依赖于特定的模板和表面活性剂,因此具有制备过程复杂和成本较高的缺点。前驱体和改性方式对提高碳材料的比表面积和表面润湿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合适的前驱体和活化方式,可以简化实验步骤,节约成本,同时起到提高材料性能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含P三吡啶类配体衍生碳材料及其应用。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含P三吡啶类配体衍生碳材料,其为三联吡啶类有机配体4
’‑
(4

膦酰基苯基)

3,2

:6

,3
”‑
三吡啶(4
’‑
(4

phosphonylphenyl)

3,2

:6

,3
”‑
terpyridine)与金属锌盐配位,引入杂原子,并通过氢氧化钾进行活化,最后通过热处理得到的。所述4
’‑
(4

膦酰基苯基)

3,2

:6

,3
”‑
三吡啶的化学式如下所示:

[0006]优选的,所述杂原子为磷、氮、氧和硼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7]优选的,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有机配体4
’‑
(4

膦酰基苯基)

3,2

:6

,3
”‑
三吡啶溶于第一溶剂中,将金属锌盐溶于水中得到金属锌盐水溶液,将金属锌盐水溶液逐滴加入到有机配体溶液中,对反应体系进行搅拌使其反应;(2)将磷酸盐、硼酸盐和烟酸中的一种或几种加入到反应体系中,继续搅拌;(3)将氢氧化钾溶解于乙醇水溶液中得到氢氧化钾溶液,然后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加入到反应体系中,继续搅拌,然后除去溶剂,获得固体产物;(4)将获得的固体产物置于氮气保护下进行热处理,获得黑色固体产物。
[0008]优选的,步骤(2)中,将硼酸盐加入到反应体系中。
[0009]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硼与三联吡啶类有机配体的摩尔比为0.5

10:1。
[0010]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硼与三联吡啶类有机配体的摩尔比为5:1。
[0011]优选的,步骤(4)中,热处理温度为500

750℃。
[0012]优选的,步骤(4)中,热处理温度为700℃。
[0013]如上所述的含P三吡啶类配体衍生碳材料制备超级电容器的应用。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选择4
’‑
(4

膦酰基苯基)

3,2

:6

,3
”‑
三吡啶为碳源,利用锌盐造孔和KOH活化后碳化得到含P三吡啶类配体衍生碳材料,其中锌盐造孔和KOH的活化刻蚀大大得提高了碳材料的比电容和倍率性能,掺杂磷、氮、氧和硼等杂原子可以进一步提高碳材料的比电容。该含P三吡啶类配体衍生碳材料电化学性能优异,具有极大的制备超级电容器电极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畴。
[0016]图1为碳材料CP

700的SEM图(a)、(b)和TEM图(c)、(d);
图2为碳材料CP

700的EDS mapping图;图3为碳材料B5‑
CPPCN

700的SEM图(a)、(b)和TEM图(c)、(d);图4为碳材料B5‑
CPPCN

700的EDS mapping图;图5 为碳材料CP

700、CPPCN

700和B5‑
CPPCN

700的X射线衍射图;图6为材料CP

700、CPPCN

700和B5‑
CPPCN

700的拉曼光谱图;图7 为碳材料的XPS谱图(a),CP

700的C1s(b)和N1s(c),CPPCN

700的C1s (d)和N1s(e),B5‑
CPPCN

700的C1s(f)和N1s(g);图8 为材料CP

700,CPPCN

700和B5‑
CPPCN

700对N2的吸附/脱附等温线;图9中,(a)材料B5‑
CPPCN

T在50 mV/s扫描速度下的循环伏安曲线图,(b)材料B
y

CPPCN

700在50 mV/s扫描速度下的循环伏安曲线图,(c)材料B5‑
CPPCN

T在1 A/g电流密度下的恒电流充放电曲线图和(d)材料B
y

CPPCN

700在1 A/g电流密度下的恒电流充放电曲线图;图10中,(a)材料B5‑
CPPCN

700在不同扫描速度下的循环伏安曲线图,(b)材料B5‑
CPPCN

7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P三吡啶类配体衍生碳材料,其特征在于:其为含P三联吡啶类有机配体4
’‑
(4

膦酰基苯基)

3,2

:6

,3
”‑
三吡啶与金属锌盐配位,引入杂原子,并通过氢氧化钾进行活化,最后通过热处理得到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P三吡啶类配体衍生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杂原子为磷、氮、氧和硼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P三吡啶类配体衍生碳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有机配体4
’‑
(4

膦酰基苯基)

3,2

:6

,3
”‑
三吡啶溶于第一溶剂中,将金属锌盐溶于水中得到金属锌盐水溶液,将金属锌盐水溶液逐滴加入到有机配体溶液中,对反应体系进行搅拌使其反应;(2)将磷酸盐、硼酸盐和烟酸中的一种或几种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华林希豪汪晓敏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