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磺酸盐聚合物复鞣加脂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1061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皮革化学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含磺酸盐聚合物复鞣加脂剂及其制备方法,为各原料组分在水溶液中通过聚合反应得到的乳液,各原料组分按占乳液总量的百分比计,包括:丙烯酸10~20%,丙烯酸酯10~20%,不饱和磺酸5~10%,不饱和酰胺8~10%,乳化剂2~5%,引发剂0.5~1%。本申请的含有磺酸盐聚合物复鞣加脂剂同时具有复鞣、加脂的功能,优异的抗冻性以及耐电解质性能,还能够克服丙烯酸聚合物复鞣带来的败色现象。物复鞣带来的败色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磺酸盐聚合物复鞣加脂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皮革化学品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含磺酸盐聚合物复鞣加脂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复鞣加脂剂是制革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化工材料之一。它兼具复鞣和加脂功能,既能润滑皮革纤维,防止皮革僵硬、开裂,又能使皮革具有相应的韧性和柔软性,并保持其强度,同时一部分与铬革纤维结合的加脂剂还能起到轻微的补充鞣制、填充、助染固色及减缓铬鞣剂外迁移等作用。
[0003]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Rohm&Hass公司关于丙烯酸鞣剂的专利公开后,国内外关于丙烯酸聚合物鞣剂的研究持续不断。丙烯酸聚合物对未鞣制的皮胶原的亲和性小,几乎无鞣制作用,但铬鞣革和其他金属盐鞣制的革对其具有快速吸收、固定的作用。因此,丙烯酸聚合物鞣剂主要用于复鞣阶段。与此同时,丙烯酸聚合物的分子量不同,具有不同的功能。分子量低的聚合物渗透性好,具有匀染作用,鞣后革身坚实、粒面细致、平整、紧实性好。中等分子量的丙烯酸聚合物鞣剂鞣后革具有较好的磨革性能。分子量大的具有较好的填充、增厚发泡性能,并能赋予皮革较好的丰满性和柔软性。除此之外,丙烯酸和其它功能单体共聚物能够赋予复鞣革其他的性能。
[0004]长链烷基具有亲油性,对其进行亲水改性后作为皮革加脂剂已有报道,汪际焱等人利用N

单马来酸十八烷基酰胺、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作为亲油单体与丙烯酸进行溶液聚合得到具有增厚性能的复鞣加脂剂(汪际焱,兰云军,邹祥龙,马来酸单酰胺

甲基丙烯酸酯

丙烯酸共聚物复鞣加脂剂的制备与性能,精细化工,2010,27(9):889

892)。公开号为CN102534060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以长碳链脂肪伯胺和丙烯酸衍生物为原料,采用一锅法经加成、聚合、中和、皂化水解反应制得复鞣加脂剂,其成分较为复杂,得到的是复鞣剂和加脂剂的混合组分。
[0005]丙烯酸聚合物鞣剂含有大量负电荷的羧基,用其复鞣后皮革染色具有“败色效应”。为了克服“败色”现象,当前主要是引入叔胺结构,提高阳离子性。如靳丽强等人利用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进行自由基聚合,制备得到的两性丙烯酸树脂复鞣剂,可以提高成革柔软度,克服败色现象(靳丽强,徐清华,郭宝玲等,两性丙烯酸树脂复鞣剂的合成及应用,中国皮革,2004,33(15):3

6)。然而,两性丙烯酸树脂复鞣剂自身存在阴阳离子相互作用,皮胚胶原蛋白结构也具有阴阳离子两性结构,所以需要严格控制皮胚和两性复鞣剂之间的等电点平衡,这增加了工艺控制难度,且很容易出现两性复鞣剂渗透不均,表面过度结合等不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用以解决当前的丙烯酸聚合物复鞣剂存在败色现象,同时提升复鞣加脂剂的抗冻
性以及耐电解质性能。
[0008]<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9]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磺酸盐聚合物复鞣加脂剂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的含有磺酸盐聚合物复鞣加脂剂同时具有复鞣、加脂的功能,优异的抗冻性以及耐电解质性能,还能够克服丙烯酸聚合物复鞣带来的败色现象。
[0010]具体内容如下:
[0011]第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磺酸盐聚合物复鞣加脂剂,为各原料组分在水溶液中通过聚合反应得到的乳液,各原料组分按占乳液总量的百分比计,包括:
[0012]丙烯酸10~20%,丙烯酸酯10~20%,不饱和磺酸5~10%,不饱和酰胺8~10%,乳化剂2~5%,引发剂0.5~1%。
[0013]第二,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磺酸盐聚合物复鞣加脂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4]S1预乳液制备
[0015]将丙烯酸、长碳链丙烯酸酯、乳化剂与水混合,乳化得到稳定预乳液;
[0016]S2乳液聚合
[0017]取一部分预乳液与一部分引发剂共混升温,边搅拌边滴加不饱和磺酸和不饱和酰胺,反应至乳液变蓝时滴加剩下的预乳液和剩下的引发剂,滴加结束后,保温,再调节pH,得到成品乳液。
[0018]<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机理>
[0019](1)本申请将酰胺结构引入丙烯酸聚合物中,用以改善复鞣加脂剂“败色”问题。具体地,

酰胺的碱性很弱,其碱性比氨或胺要弱得多,因而酰胺结构不会对复鞣加脂剂在皮胚上的渗透均匀性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对阴离子染料有一定亲合性;

引入酰胺基团还可以进一步地增加鞣剂和胶原羧基的作用,并且提高丰满性,同时酰胺基团具有弱碱性,可以与阴离子染料的酸性基团形成离子键;

酰胺基团还可以与染料分子中的羧基、羟基、氨基形成分子间氢键作用,具有防止“败色”现象。因而,通过引入酰胺结构可以增加丰满性,改善败色问题,大幅提升复鞣加脂剂的综合性能。
[0020](2)引入磺酸基团可以提高乳液的耐电介质、抗冻性能,其原因在于磺酸盐为强酸强碱盐,离子化强度高,增强了乳胶粒子“双电层”的ζ电位,在乳胶粒之间形成较强的静电斥力作用,阻止了乳胶粒凝聚;同时还可以使得产品在

20℃下储存至少48h,室温解冻仍有很好地流动性。
[0021]<本专利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
[0022](1)通过选择将不饱和磺酸和不饱和酰胺搭配使用,与丙烯酸和丙烯酸十八酯进行共聚得到聚合物,该聚合物具有复鞣、加脂功能;
[0023](2)在聚合物分子上引入磺酸基团,能够改善复鞣加脂剂的抗冻性和耐电介质性能,同时通过将不饱和磺酸和不饱和酰胺与预乳液分开滴加的工艺方法,合成出组分均匀的聚合物复鞣加脂剂。
[0024](3)通过引入酰胺结构能够解决丙烯酸聚合物复鞣后染色产生的败色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
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26]第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磺酸盐聚合物复鞣加脂剂,为各原料组分在水溶液中通过聚合反应得到的乳液,各原料组分按占乳液总量的百分比计,包括:
[0027]丙烯酸10~20%,丙烯酸酯10~20%,不饱和磺酸5~10%,不饱和酰胺8~10%,乳化剂2~5%,引发剂0.5~1%。
[0028]本专利技术中,长碳链丙烯酸酯包括丙烯酸十二酯、丙烯酸十四酯、丙烯酸十六酯、或丙烯酸十八酯中的至少一种。
[0029]本专利技术中,不饱和磺酸包括乙烯基磺酸、烯丙基磺酸酸、2

甲基
‑2‑
丙烯酸
‑2‑
磺乙酯、或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磺酸盐聚合物复鞣加脂剂,其特征在于,为各原料组分在水溶液中通过聚合反应得到的乳液,各原料组分按占乳液总量的百分比计,包括:丙烯酸10~20%,丙烯酸酯10~20%,不饱和磺酸5~10%,不饱和酰胺8~10%,乳化剂2~5%,引发剂0.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磺酸盐聚合物复鞣加脂剂,其特征在于,长碳链丙烯酸酯包括丙烯酸十二酯、丙烯酸十四酯、丙烯酸十六酯、或丙烯酸十八酯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磺酸盐聚合物复鞣加脂剂,其特征在于,不饱和磺酸包括乙烯基磺酸、烯丙基磺酸酸、2

甲基
‑2‑
丙烯酸
‑2‑
磺乙酯、或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磺酸盐聚合物复鞣加脂剂,其特征在于,不饱和酰胺包括N

甲基丙烯酰胺、N,N

二甲基丙烯酰胺、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仕鲍亮宋威张袁圆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亭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