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天然油改性的两性加脂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14299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皮革化学品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天然油改性的两性加脂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于恒温反应器内加入天然油脂、羟乙基乙二胺以及催化剂,搅拌均匀,通入氮气保护,控制反应温度为1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天然油改性的两性加脂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皮革化学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天然油改性的两性加脂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环保力度的加大,无铬鞣/非金属鞣制工艺也正在逐步发展,以缓解铬鞣工艺所带来的环保压力。由于非金属鞣制工艺的特点与传统金属鞣制工艺的差异甚大,因此需要配套的两性材料来增强非金属鞣革的性能,两性加脂剂就是其中的一类。目前大部分的两性加脂剂都是使用合成类的两性加脂剂配以油性物质制备的,基于天然油改性的两性加脂剂甚少。故开发一种基于天然油改性的两性加脂剂对完善两性湿整湿材料有着积极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天然油改性的两性加脂剂,其组分中的酰胺基较传统的酯基化合物具有更好的耐水解能力,组分的多样化使其具有更良好的配伍性;另外,其体系也具备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能与金属鞣胶原纤维之间形成较强的结合力,综合加脂效果良好。
[0004]本申请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天然油改性的两性加脂剂的制备方法,开拓了天然油脂在两性加脂剂中的应用,并且其制备条件绿色节能,无副产物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生产的要求。
[000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基于天然油改性的两性加脂剂,组分包括如下结构式:
[0007][0008]其中:R为甘油三酯的残基;R1为M为Na或NH4。
[0009]一种上述基于天然油改性的两性加脂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酰胺化反应:于恒温反应器内加入天然油脂、羟乙基乙二胺以及催化剂,搅拌均匀,于恒温反应器内通入氮气,控制反应温度为140-150℃,保温反应3-5h制得中间体A;S2.酯化反应;S3.磺化反应。
[0010]进一步地,S1步骤中,按重量份数计,加入天然油脂200.0-300.0份、羟乙基乙二胺26.0-73.4份以及催化剂2.0-3.0份。
[0011]进一步地,S1步骤中,按重量份数计,加入天然油脂220.0-285.0份、羟乙基乙二胺28.1-70.9份以及催化剂2.2-2.9份,控制反应温度为140-144℃,保温反应3-4h制得中间体A。
[0012]进一步地,S1步骤中,按重量份数计,加入天然油脂265.0份、羟乙基乙二胺49.7份以及催化剂2.7份,控制反应温度为143℃,保温反应4.0h制得中间体A。
[0013]进一步地,按重量份数计,S2.酯化反应:将S1步骤制得的中间体A降温至60-65℃,于恒温反应器内加入顺丁烯二酸酐24.5-103.8份,控制反应温度为90-100℃,保温反应2.0-3.0h制得中间体B;S3.磺化反应:将S2步骤制得的中间体B降温至50-60℃,将31.5-133.4份的亚硫酸盐溶于水后分次加入恒温反应器内,升温至70-80℃,保温反应2.0-3.0h,而后降温至45-55℃,补水调整恒温反应器内固含量为40-60%,用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6.5-8.0。
[0014]进一步地,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步骤:S1.酰胺化反应:于恒温反应器内加入天然油脂265.0份、羟乙基乙二胺49.7份以及催化剂2.7份,搅拌均匀,于恒温反应器内通入氮气,控制反应温度为143℃,保温反应4h制得中间体A;S2.酯化反应:将S1步骤制得的中间体A降温至60-65℃,于恒温反应器内加入顺丁烯二酸酐60.0份,控制反应温度为90-100℃,保温反应2.0-3.0h制得中间体B;S3.磺化反应:将S2步骤制得的中间体B降温至50-60℃,将80.0份的亚硫酸盐溶于水后分次加入恒温反应器内,升温至70-80℃,保温反应2.0-3.0h,而后降温至45-55℃,补水调整恒温反应器内固含量为40-60%,用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6.5-8.0。
[0015]进一步地,所述天然油脂包括菜籽油、棕榈油、大豆油、牛蹄油以及椰子油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16]进一步地,所述催化剂包括甲醇钠、氢氧化钠以及氢氧化钾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17]进一步地,所述亚硫酸盐为亚硫酸钠或亚硫酸铵。
[001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天然油改性的两性加脂剂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其通过天然油脂改性制备,因此具备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其组分至少包括上述六种结构式,具备明显的多样性,其结构式中含有磺酸根、羧酸根、仲胺基、酰胺基以及油性烷基长链,明显具备两性型材料的特性,能与金属鞣胶原纤维之间形成较强的结合力。具体地,结构中的羧酸基团与金属鞣胶原纤维之间能够形成较强的配位键,因此能够有效提升上述基于天然油改性的两性加脂剂与金属鞣胶原纤维之间的结合力;并且,其组分中含有仲胺基的化合物,该结构经酸化后可质子化显正电性,进一步地提升上述基于天然油改性的两性
加脂剂与有机合成鞣革的结合力。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天然油改性的两性加脂剂的制备方法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其能够通过天然油脂制备两性加脂剂,且制备条件绿色节能,无副产物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生产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21]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天然油改性的两性加脂剂及其制备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002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天然油改性的两性加脂剂,其组分包括如下结构式:
[0023][0024]其中:R为甘油三酯的残基;R1为M为Na或NH4。
[0025]上述基于天然油改性的两性加脂剂,其通过天然油脂改性制备,因此具备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其组分至少包括上述六种结构式,具备明显的多样性,其结构式中含有磺酸根、羧酸根、仲胺基、酰胺基以及油性烷基长链,明显具备两性型材料的特性,能与金属鞣胶原纤维之间形成较强的结合力。具体地,结构中的羧酸基团与金属鞣胶原纤维之间能够形成较强的配位键,因此能够有效提升上述基于天然油改性的两性加脂剂与金属鞣胶原纤维之间的结合力;并且,其组分中含有仲胺基的化合物,该结构经酸化后可质子化显正电性,进一步地提升上述基于天然油改性的两性加脂剂与有机合成鞣革的结合力,因此,上述基于天然油改性的两性加脂剂的综合加脂效果良好。
[0026]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不同,可通调整氨基、羧基、磺酸基的比例,对上
述基于天然油改性的两性加脂剂中的阴、阳电荷比例做出适应性调节,以满足使用需求。
[002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基于天然油改性的两性加脂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8]S1.酰胺化反应:于恒温反应器内加入天然油脂、羟乙基乙二胺以及催化剂,搅拌均匀,于恒温反应器内通入氮气,控制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天然油改性的两性加脂剂,其特征在于,组分包括如下结构式:其中:R为甘油三酯的残基;R1为M为Na或NH4。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天然油改性的两性加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酰胺化反应:于恒温反应器内加入天然油脂、羟乙基乙二胺以及催化剂,搅拌均匀,于恒温反应器内通入氮气,控制反应温度为140-150℃,保温反应3.0-5.0h制得中间体A;S2.酯化反应;S3.磺化反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天然油改性的两性加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步骤中,按重量份数计,加入天然油脂200.0-300.0份、羟乙基乙二胺26.0-73.4份以及催化剂2.0-3.0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天然油改性的两性加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步骤中,按重量份数计,加入天然油脂220.0-285.0份、羟乙基乙二胺28.1-70.9份以及催化剂2.2-2.9份,控制反应温度为140-144℃,保温反应3.0-4.0h制得中间体A。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天然油改性的两性加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步骤中,按重量份数计,加入天然油脂265.0份、羟乙基乙二胺49.7份以及催化剂2.7份,控制反应温度为143℃,保温反应4.0h制得中间体A。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天然油改性的两性加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S2.酯化反应:将S1步骤制得的中间体A降温至60-65℃,于恒温反应器内加入顺丁烯二酸酐24.5-103.8份,控制反应温度为90-100℃,保温反应2.0-3.0h制得中间体B;S3.磺化反应:将S2步骤制得的中间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灼能余灯华强西怀李靖宋威郭祥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亭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