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板集成墙体模块及其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1047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板集成墙体模块及其安装方法,包括有:天龙骨、地龙骨、墙体A与墙体B,天龙骨与地龙骨分别连接在墙体A与墙体B的上下两端,墙体A包括有横条板、竖条板A与竖条板B,竖条板A与竖条板B分别固定连接在横条板A的两侧,墙体B设置在竖条板A的一侧,墙体B与竖条板A之间相互固定连接,墙体B包括有竖条板C与竖条板D,竖条板C与竖条板D之间相互连接,在竖条板C与竖条板D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隔音垫,隔音垫与竖条板C、竖条板D之间的缝隙处通过粘接胶相互粘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L形天地龙骨方便墙体模块轻松顺畅的推进龙骨的卡槽内,安装效率提升2倍,且不会造成墙体的磕碰。成墙体的磕碰。成墙体的磕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板集成墙体模块及其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饰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板集成墙体模块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传统的天地龙骨均为U形,ALC板在向2个相对的U形槽内推进的时候难度极大,极易造成ALC板的破损,尤其电路管线需现场开槽内嵌,容易造成大量灰尘且存在噪音污染的问题,而且无法与其他工序交叉作业,例如:顶面刮腻子刷漆,ALC板开槽的粉尘会对其产生污染;ALC板在与结构墙固定时,需要打销钉、钢筋斜向插入到结构墙内,操作不慎会造成结构墙的破坏,而且ALC板存在自身易碎抗冲击性能较差,自重较大难以搬运的问题,目前传统的ALC墙体与结构顶面、地面、结构墙面、以及相邻的2块墙体体缝隙之间均采用水泥胶填充,存在材质固化周期长,隔音效果差的技术问题,而且传统墙体做法各异,各类材料需现场加工(龙骨、岩棉、石膏板),存在施工环境差、噪音污染、材料浪费,工效低的问题。
[0003]目前传统墙体做法施工质量完全依赖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操作人员技能水平参差不齐,施工质量无法统一,存在以下缺点:
[0004]1、传统ALC墙体零部件较多,现场切割、安装工序复杂,劳动力密集。
[0005]2、传统的天地龙骨均为U形,ALC板在向2个相对的U形槽内推进的时候难度极大,极易造成ALC板的破损。
[0006]3、尤其水电管线需现场开槽内嵌,造成大量灰尘、噪音污染,无法与其他工序交叉作业,例如:顶面刮腻子刷漆,ALC板开槽的粉尘会对其产生污染。
[0007]4、ALC板在与结构墙固定时,需要打销钉、钢筋斜向插入到结构墙内,操作不慎会造成结构墙的破坏,以及ALC板自身易碎,抗冲击性能差,自重较大难搬运。
[0008]5、传统ALC墙体与结构顶面、地面、结构墙面、以及相邻2块墙体体缝隙间均采用水泥胶填充,固化周期长,隔音效果差。
[0009]6、遇门洞口位置需要对ALC板进行异形加工并搭接。加工、安装复杂。
[0010]7、另ALC墙体体安装好后板面平整度差,仍需要腻子抹平,或铺贴石膏板找平,增加工序造成材料、时间上的浪费。
[0011]因此需要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复合板集成墙体模块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板集成墙体模块及其安装方法,本专利技术结构集成化程度较高,本专利技术中的天龙骨与地龙骨均采用模型中的L形龙骨,采用手掰固定片B的形式与墙体进行卡装并打钉固定,本专利技术采用L形天地龙骨方便墙体模块轻松顺畅的推进龙骨的卡槽内,安装效率提升2倍,且不会造成墙体的磕碰,本专利技术中墙体A与结构顶面、地面、结构墙体、以及墙体B中的竖条板C与竖条板缝隙间均采用隔音垫、微发泡胶水工艺填充,密实度隔音效果佳。
[0013]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板集成墙体模块,包括有:天龙骨、地龙骨、墙体A与墙体B,天龙骨与地龙骨分别连接在墙体A与墙体B的上下两端;
[0014]墙体A包括有横条板、竖条板A与竖条板B,竖条板A与竖条板B分别固定连接在横条板的两侧,所述墙体B设置在竖条板A的一侧,所述墙体B与所述竖条板A之间相互固定连接;
[0015]所述墙体B包括有竖条板C与竖条板D,竖条板C与竖条板D之间相互连接,在竖条板C与竖条板D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隔音垫,隔音垫与竖条板C、竖条板D之间相互插接且隔音垫与竖条板C、竖条板D的缝隙处通过粘接胶相互粘接;
[0016]所述竖条板B上开设有线槽,在线槽上安装有可拆卸的盖板,在线槽内部安装有电单元,电单元包括有电盒与线管,电盒嵌于所述竖条板B的线槽内,电盒与线管之间相互连接,在电盒的内侧壁处安装有连接片,在电盒的外侧壁处一体连接有两条加固片,电盒通过加固片与竖条板B的表面相互固定。
[0017]进一步,所述天龙骨与地龙骨内均形成有一沿所述墙体A长度方向设置的卡槽,在天龙骨与地龙骨的一侧均间隔设置有多条固定片B。
[0018]进一步,所述天龙骨包括有顶龙骨A与顶龙骨B,顶龙骨A固定于所述墙体A的上端,顶龙骨B固定于所述墙体B的上端。
[0019]进一步,所述地龙骨包括有底龙骨A、底龙骨B、底龙骨C与底龙骨D,底龙骨D的两侧分别通过两个侧连接件与竖条板A、竖条板B相互固定,在底龙骨D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条固定片A。
[0020]进一步,所述固定片B能够相对其与所述卡槽的槽底连接处进行弯折,并贴附于所述墙体A并与所述墙体A可拆卸地连接。
[0021]进一步,所述竖条板A与所述墙体B之间的连接处安装有多条相间隔设置的阳角加固片。
[0022]进一步,所述墙体B的前端安装有装饰面板。
[0023]一种复合板集成墙体模块的安装方法,其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S1:首先使用金属膨胀螺钉安装固定天龙骨与地龙骨,要求天龙骨与地龙骨的长度与墙体长度一致;
[0025]S2:将精准裁切后的横条板插入至竖条板A与竖条板的夹空中,使横条板置于顶龙骨A的卡槽内,并将横条板与竖条板A、竖条板B的工字型插槽相互插接,使用米字头纤维螺丝将天龙骨的固定片B与竖条板A、竖条板B进行固定;
[0026]S3:将天龙骨上的固定片B进行折边,并使用米字头纤维螺丝对固定片B进行紧固,将与横条板长度一致的底龙骨D置于横条板的下端,且将横条板置于底龙骨D的卡槽内;
[0027]S4:将底龙骨D上的固定片A进行折边使其将横条板固定,并使用米字头纤维螺丝对固定片A进行紧固,通过底龙骨D的侧连接件将底龙骨D与竖条板A、竖条板B之间相互连接;
[0028]S5:将竖条板C与竖条板D相互连接组成墙体B,在竖条板C与竖条板D之间的连接处安装隔音垫,将墙体B安装在墙体A的一侧,使用粘结胶对竖条板A、横条板、竖条板B、竖条板C与竖条板D之间的全部缝隙进行填充粘接;
[0029]S6:将U型卡件嵌入阴阳角位置的墙体B中,使墙体B固定于阴阳角位置;
[0030]S7:在预制有电单元的竖条板B的线槽处安装盖板,在现场安装时割掉盖板对电单元进行接电后将盖板粘回到线槽处,进行装饰板复原。
[0031]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板集成墙体模块及其安装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0032]1.本专利技术结构集成化程度较高,本专利技术中的天龙骨与地龙骨均采用模型中的L形龙骨,采用折弯固定片B的形式与墙体进行卡装并打钉固定。
[0033]2.本专利技术采用L形天地龙骨方便墙体模块轻松顺畅的推进龙骨的卡槽内,安装效率提升2倍,且不会造成墙体的磕碰。
[0034]3.本专利技术中局部需要电盒、龙骨的位置模块在出厂前已将电盒、电管预制在墙体A内,无需现场二次作业。
[0035]4.本专利技术中的天地龙骨与结构墙连接的U形卡件均采用固定胀塞以固定间距成一条直线状排布,由于本专利技术中墙体重量较轻,不会给结构框架造成较大的荷载。
[0036]5.本专利技术中墙体A与结构顶面、地面、结构墙面、以及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板集成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天龙骨、地龙骨、墙体A(1)与墙体B(11),天龙骨与地龙骨分别连接在墙体A(1)与墙体B(11)的上下两端;墙体A(1)包括有横条板(12)、竖条板A(2)与竖条板B(3),竖条板A(2)与竖条板B(3)分别固定连接在横条板(12)的两侧,所述墙体B(11)设置在竖条板A(2)的一侧,所述墙体B(11)与所述竖条板A(2)之间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墙体B(11)包括有竖条板C(24)与竖条板D(25),竖条板C(24)与竖条板D(25)之间相互连接,在竖条板C(24)与竖条板D(25)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隔音垫(27),隔音垫(27)与竖条板C(24)、竖条板D(25)之间相互插接且隔音垫(27)与竖条板C(24)、竖条板D(25)的缝隙处通过粘接胶相互粘接;所述竖条板B(3)上开设有线槽(26),在线槽(26)上安装有可拆卸的盖板(35),在线槽(26)内部安装有电单元,电单元包括有电盒(7)与线管(8),电盒(7)嵌于所述竖条板B(3)的线槽(26)内,电盒(7)与线管(8)之间相互连接,在电盒(7)的内侧壁处安装有连接片(32),在电盒(7)的外侧壁处一体连接有两条加固片(28),电盒(7)通过加固片(28)与竖条板B(3)的表面相互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板集成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天龙骨与地龙骨内均形成有一沿所述墙体A(1)长度方向设置的卡槽(18),在天龙骨与地龙骨的一侧均间隔设置有多条固定片B(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板集成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天龙骨包括有顶龙骨A(4)与顶龙骨B(20),顶龙骨A(4)固定于所述墙体A(1)的上端,顶龙骨B(20)固定于所述墙体B(11)的上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板集成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龙骨包括有底龙骨A(5)、底龙骨B(6)、底龙骨C(21)与底龙骨D(33),底龙骨D(33)的两侧分别通过两个侧连接件(14)与竖条板A(2)、竖条板B(3)相互固定,在底龙骨D(33)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条固定片A(9)。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板集成墙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俊杰梅能敏王龙涛赵静邵俊义贾路
申请(专利权)人:和能人居科技天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