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全航速的船用减摇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船舶运动控制技术与船用特别辅助装备领域,涉及一种基于Magnus效应来改进传统减摇鳍的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全航速的船用减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船舶在海面航行受海风、海浪等自然环境的干扰,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摇荡运动,其中横摇运动最为明显。横摇运动会影响船体位姿和船员安全,为降低此类影响,对船舶应用高端海洋工程装备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之一。此类高端海洋工程装备的类别很多,具体涉及舭龙骨、减摇水舱、减摇陀螺仪和外放式减摇装置等,其中外放式减摇装置的应用最为广泛。
[0003]传统减摇鳍是最常见的一种外放式减摇装置,它可以通过改变鳍的攻角的方式来产生对抗横摇的流体作用力,从而达到减少横摇的目的。为提升此类外放式减摇装置的性能,工程上针对传统减摇鳍提出了改进方案。面积变形的平行四边形减摇鳍是一种改进了传统减摇鳍的展弦比、和鳍面形状的减摇鳍设计方案,其实质是通过增加减摇鳍的有效投影面积,以及改变工作方式(主动拍动)来完善减摇鳍在船舶处于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全航速的船用减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鳍型减摇装置、圆柱体减摇装置、圆柱体减摇装置传动杆、电动机、鳍型减摇装置传动杆、底座;所述鳍型减摇装置属于本发明的主体部分之一,与鳍型减摇装置传动杆相连,用于通过水流的流速差来提供流体作用力;所述圆柱体减摇装置属于本发明的主体部分之一,与圆柱体减摇装置传动杆相连,用于通过水流的流速差来提供流体作用力;所述圆柱体减摇装置传动杆,与圆柱体减摇装置和电动机相连,用于提供传动作用,使圆柱体减摇装置旋转;所述电动机,与圆柱体减摇装置传动杆和底座相连,用于提供传动杆旋转时所需要的动力;所述鳍型减摇装置传动杆,与鳍型减摇装置和底座相连,用于提供传动作用,使鳍型减摇装置产生非摆动的转动运动,从而改变攻角;所述底座,与鳍型减摇装置传动杆和电动机相连,用于提供衔接作用和支撑作用;依据船舶航行时的航速不同,可将船舶的航行分为三种航行状态:中高速航行状态、低速航行状态和零速航行状态,依据上述航行状态可将本发明设置为三种工作模式,这三种工作模式下的流体作用力的产生方式和大小分别为:S1:当船体处于中高速航行状态时,设定本发明的工作模式为:鳍型减摇装置传动杆带动鳍型减摇装置做攻角变换运动,此时本发明产生的用来抵消海浪扰动的流体作用力F为:式中:ρ为流体密度,l1为圆柱体减摇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明晓,王涵旭,栾添添,吕重阳,王潇,连厚鑫,原张杰,付强,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