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颈动脉斑块的颈脉舒膏药冷敷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09536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颈动脉斑块的颈脉舒膏药冷敷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膏药冷风贴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药粉50~70份、陶瓷粉2~8份、提取物0~5份、石蜡20~40份、植物油5~10份、姜辣油1~5份、冰片0.5~2份、樟脑0.5~2份、檀香油0.05~0.2份,所述药粉包括等量的当归、黄芪、丹参、石菖蒲、地龙、茶树根、泽泻和怀牛膝,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膏药冷敷贴的制备方法,将各组分有机糅合制成舒膏药冷敷贴。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草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一种治疗颈动脉斑块的颈脉舒膏药冷敷贴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颈动脉斑块的颈脉舒膏药冷敷贴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草药制剂
,具体是指一种治疗颈动脉斑块的颈脉舒膏药冷敷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颈动脉斑块是由于多种危险因素而导致的颈动脉血管壁出现损伤,血流中的有形成分聚集最后形成的团块状结构。临床上一般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或使用控制和减缓颈动脉斑块进展的药物,如他汀类降脂药物。由于控制和消除颈动脉斑块是需要漫长的周期,长期服用这些药物会给患者带来一些副作用,且这类药物价格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不小的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外敷使药物有效成份可直达病灶的治疗颈动脉斑块的颈脉舒膏药冷敷贴及其制备方法。
[0004]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颈动脉斑块的颈脉舒膏药冷敷贴,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药粉50~70份、陶瓷粉2~8份、提取物0~5份、石蜡20~40份、植物油5~10份、姜辣油1~5份、冰片0.5~2份、樟脑0.5~2份、檀香油0.05~0.2份,所述药粉包括等量的当归、黄芪、丹参、石菖蒲、地龙、茶树根、泽泻和怀牛膝。
[0005]优选的,所述膏药冷敷贴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药粉60~70份、陶瓷粉3~6份、提取物2~4份、石蜡20~40份、植物油5~10份、姜辣油1~5份、冰片0.5~1.5份、樟脑0.5~1.5份、檀香油0.05~0.15份,所述药粉包括等量的当归、黄芪、丹参、石菖蒲、地龙、茶树根、泽泻和怀牛膝。
[0006]优选的,所述地龙、茶树根、泽泻和怀牛膝为浸膏剂,方便处理加工成粉。
[0007]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上述治疗颈动脉斑块的颈脉舒膏药冷敷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S1按照组方称取相应组分;
[0009]S2将石蜡、植物油倒入搅拌釜中,升温至120℃,加热搅拌至完全溶解;
[0010]S3将步骤S2中搅拌釜内温度降至100℃,加入姜辣油、冰片和樟脑,搅拌均匀;
[0011]S4向步骤S3混合液中缓慢加入药粉及提取物和陶瓷粉,加入完毕后,搅拌均匀,90℃保温2小时;
[0012]S5将搅拌釜温度降至55℃,待步骤S4中物料冷却后,将物料取出,揉团制成薄饼块;
[0013]S6将步骤S5中的薄饼块自然冷却降温,次日压制成膏药片即可。
[0014]本专利技术采取上述方案取得有益效果如下:利用外敷方法,膏药冷敷贴贴在病处,有效成分透过皮肤直达病处,起到化瘀软坚的效果,加速了颈动脉斑块的消除,同时因不摄入人体,减少有害成份的摄入,降低身体负担,更为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特征没有进行详细描述的部分均为采用的现有技术。
[0016]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实施例1
[0018]一种治疗颈动脉斑块的颈脉舒膏药冷敷贴,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药粉65份、陶瓷粉5份、提取物3.5份、石蜡30份、植物油8份、姜辣油3份、冰片1份、樟脑1份、檀香油0.1份,所述药粉包括等量的当归、黄芪、丹参、石菖蒲、地龙、茶树根、泽泻和怀牛膝。
[0019]一种治疗颈动脉斑块的颈脉舒膏药冷敷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S1按照组方称取相应组分;
[0021]S2将石蜡、植物油倒入搅拌釜中,升温至120℃,加热搅拌至完全溶解;
[0022]S3将步骤S2中搅拌釜内温度降至100℃,加入姜辣油、冰片和樟脑,搅拌均匀;
[0023]S4向步骤S3混合液中缓慢加入药粉及提取物和陶瓷粉,加入完毕后,搅拌均匀,90℃保温2小时;
[0024]S5将搅拌釜温度降至55℃,待步骤S4中物料冷却后,将物料取出,揉团制成薄饼块;
[0025]S6将步骤S5中的薄饼块自然冷却降温,次日压制成膏药片即可。
[0026]实施例2
[0027]一种治疗颈动脉斑块的颈脉舒膏药冷敷贴,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药粉60份、陶瓷粉3.5份、提取物2.5份、石蜡30份、植物油5份、姜辣油3份、冰片1份、樟脑1份、檀香油0.1份,所述药粉包括等量的当归、黄芪、丹参、石菖蒲、地龙、茶树根、泽泻和怀牛膝。
[0028]一种治疗颈动脉斑块的颈脉舒膏药冷敷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S1按照组方称取相应组分;
[0030]S2将石蜡、植物油倒入搅拌釜中,升温至120℃,加热搅拌至完全溶解;
[0031]S3将步骤S2中搅拌釜内温度降至100℃,加入姜辣油、冰片和樟脑,搅拌均匀;
[0032]S4向步骤S3混合液中缓慢加入药粉及提取物和陶瓷粉,加入完毕后,搅拌均匀,90℃保温2小时;
[0033]S5将搅拌釜温度降至55℃,待步骤S4中物料冷却后,将物料取出,揉团制成薄饼块;
[0034]S6将步骤S5中的薄饼块自然冷却降温,次日压制成膏药片即可。
[0035]实施例3
[0036]一种治疗颈动脉斑块的颈脉舒膏药冷敷贴,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药粉70份、陶瓷粉5份、提取物4份、石蜡40份、植物油8份、姜辣油4份、冰片1份、樟脑1份、檀香油0.1份,所述药粉包括等量的当归、黄芪、丹参、石菖蒲、地龙、茶树根、泽泻和怀牛膝。
[0037]一种治疗颈动脉斑块的颈脉舒膏药冷敷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8]S1按照组方称取相应组分;
[0039]S2将石蜡、植物油倒入搅拌釜中,升温至120℃,加热搅拌至完全溶解;
[0040]S3将步骤S2中搅拌釜内温度降至100℃,加入姜辣油、冰片和樟脑,搅拌均匀;
[0041]S4向步骤S3混合液中缓慢加入药粉及提取物和陶瓷粉,加入完毕后,搅拌均匀,90
℃保温2小时;
[0042]S5将搅拌釜温度降至55℃,待步骤S4中物料冷却后,将物料取出,揉团制成薄饼块;
[0043]S6将步骤S5中的薄饼块自然冷却降温,次日压制成膏药片即可。
[0044]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实施例中所示的也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但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实施例,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颈动脉斑块的颈脉舒膏药冷敷贴,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药粉50~70份、陶瓷粉2~8份、提取物0~5份、石蜡20~40份、植物油5~10份、姜辣油1~5份、冰片0.5~2份、樟脑0.5~2份、檀香油0.05~0.2份,所述药粉包括等量的当归、黄芪、丹参、石菖蒲、地龙、茶树根、泽泻和怀牛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颈动脉斑块的颈脉舒膏药冷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膏药冷敷贴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药粉60~70份、陶瓷粉3~6份、提取物2~4份、石蜡20~40份、植物油5~10份、姜辣油1~5份、冰片0.5~1.5份、樟脑0.5~1.5份、檀香油0.05~0.15份,所述药粉包括等量的当归、黄芪、丹参、石菖蒲、地龙、茶树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智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悬壶堂血栓中医学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