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白附子的炮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22797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白附子的炮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白矾水浸泡后的白附子与生姜片、白矾粉层叠设置,蒸后取出并除去生姜片,闷润即得制白附子饮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白附子的炮制方法,通过将白矾水浸泡后的白附子与生姜片、白矾粉层层叠加进行蒸至白附子内无白心,可显著提高制得的制白附子的浸出物含量,满足中国药典中浸出物不低于15%的要求,且能充分去除白附子的毒性。去除白附子的毒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白附子的炮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制剂
,具体涉及一种制白附子的炮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白附子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Typhonium giganteum Engl.)的干燥块茎,性温味辛,具有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和止痛的功能。可用于中风痰壅,口眼涡斜,语言涩謇,痰厥头痛,偏正头痛,喉痹咽痛,破伤风证,外治瘰疬痰核,毒蛇咬伤等证。
[0003]白附子生品及鲜品有毒,有强烈的麻辣刺舌感,对口腔、咽喉、眼、胃等的黏膜有强刺激性作用(朱涛,吴皓,张琳,陈蕾,陈琳,禹白附刺激性毒性成分的初步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2):97-101)。因此,中医临床上均使用其炮制品。
[0004]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2015版中国药典收载的制白附子的炮制方法为“取净白附子,分开大小个,浸泡,每日换水2~3次,数日后如起黏沫,换水后加白矾(每l00kg白附子,用白矾2kg),泡1日后再进行换水,至口尝微有麻舌感为度,取出。将生姜片、白矾粉置锅内加适量水,煮沸后,倒入白附子共煮至无白心,捞出,除去生姜片,晾至六七成干,切厚片,干燥(每100kg白附子,用生姜、白矾各12.5kg)”。
[0005]药典中记载的上述炮制方法中长时间的水浸泡及煮沸固然可以去除毒性,但因此也造成水溶性有效成分的流失(叶定江,《中药炮制学辞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第一版:222-224)。这就导致炮制后得到的制白附子的浸出物含量不满足中国药典的标准:《中国药典》2015年版对制白附子质量控制要求为浸出物,具体为“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5.0%”。例如:程立平等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上(2008年)发表的名称为“白附子不同炮制品浸出物含量测定比较”的文章中指出其根据药典中的炮制方法制得的炮制品饮片的乙醇浸出物含量只有0.6%左右,不满足药典中的浸出物含量标准。赵素霞等在中药材(2010年)中发表的名称为“禹白附加压炮制工艺研究”的文章中指出其根据药典中的炮制方法制得的炮制品饮片的乙醇浸出物含量只有1.4-5.1%,不满足药典中的浸出物含量标准。
[0006]而且地方炮制的规范也无法生产出符合药典要求的饮片(浸出物不合格),现有的其他炮制方法大多是研究炮制机理,未见提高浸出物含量的炮制方法的报道。因此,研发一种制白附子能够满足中国药典中浸出物不低于15%的要求且能充分去除白附子的毒性的炮制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白附子的炮制方法制得的制白附子浸出物含量不符合药典标准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制白附子的炮制方法。
[0008]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制白附子的炮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将白矾水浸泡后的白附子与生姜片、白矾粉层叠设置,蒸后取出并除去生姜片,闷润即得制白附子饮片。
[0011]具体地,白附子、生姜片和白矾粉三者只要是层层叠加就可,三者的叠加顺序不会影响蒸的效果。
[0012]进一步地,蒸的时间为12-48h。
[0013]进一步地,白矾水浸泡白附子的时间为4-12天。
[0014]进一步地,所述闷润的时间为8-24h。
[0015]进一步地,白附子、生姜片与整个炮制过程所用白矾粉的质量比为100:12.5:12.5;
[0016]白矾水中白矾含量为4-12wt%;
[0017]白附子与白矾水的质量比为1:(1-3)。
[0018]整个炮制过程所用白矾粉包括蒸时所用的白矾粉以及白矾水中所用的白矾粉。
[0019]进一步地,还包括除去生姜片之后,闷润之前的第一次干燥,以及闷润之后的切片、第二次干燥的步骤;
[0020]第一次干燥的温度为10-60℃;
[0021]第二次干燥的温度为40-100℃;
[0022]切片的厚度为2-4mm。
[0023]进一步地,第一次干燥至六七成干(即含水量为30-40wt%);第二次干燥至含水量小于13wt%。
[0024]进一步地,白矾水浸泡白附子之前还包括用水浸泡24-48h的步骤;且浸泡过程不换水。优选地,在用水浸泡的过程中每24h搅拌一次。
[0025]进一步地,白附子与水的质量比为1:(0.5-3)。
[0026]进一步地,用水浸泡24-48h至白附子水溶液起黏沫;
[0027]白矾水浸泡白附子4-12天至白附子内无干心,且口尝微有麻舌感;
[0028]蒸12-48h至白附子内白心,且颜色加深;
[0029]闷润8-24h至白附子至内外湿度一致。
[0030]内无干心是指白附子内部均被白矾水溶液浸透,湿度一致;
[0031]内无白心是指白附子内部的颜色一致。
[0032]进一步地,还包括将白附子大小分档,然后分别用白矾水浸泡的步骤;
[0033]大小分档是指过1-5cm筛,筛上部分为大档,筛下部分为小档。
[0034]进一步地,还包括将白附子大小分档,然后分别用水浸泡的步骤。
[0035]当白附子大小均匀一致时,也可以不进行大小分档,直接用白矾水或水浸泡。
[003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白附子,采用上述的制白附子的炮制方法制得。
[003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38]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白附子的炮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白矾水浸泡后的白附子与生姜片、白矾粉层叠设置,蒸后取出并除去生姜片,闷润即得制白附子饮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白附子的炮制方法,通过将白矾水浸泡后的白附子与生姜片、白矾粉层层叠加进行蒸,可显著提高制得的制白附子的浸出物含量,满足2015版中国药典中浸出物不低于15%的要求,且能充分去除白附子的毒性。
[0039]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白附子的炮制方法,通过在用白矾水浸泡白附子之前用水浸泡至水溶液起黏沫,且浸泡过程不换水,一方面更有效地去除白附子的毒性,另一方面可有效防止常规的水浸泡时频繁换水导致白附子中水溶性有效成分的流失,导致制白附子饮片浸出物含量不符合中国药典的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0040]提供下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所述最佳实施方式,不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和保护范围构成限制,任何人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或是将本专利技术与其他现有技术的特征进行组合而得出的任何与本专利技术相同或相近似的产品,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1]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实验步骤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常规实验步骤的操作或条件即可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试剂产品。
[0042]实施例1
[004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制白附子饮片的炮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白附子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白矾水浸泡后的白附子与生姜片、白矾粉层叠设置,蒸后取出并除去生姜片,闷润即得制白附子饮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白附子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蒸的时间为12-48h。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白附子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白矾水浸泡白附子的时间为4-12天。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白附子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闷润的时间为8-24h。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制白附子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白附子、生姜片与整个炮制过程所用白矾粉的质量比为100:12.5:12.5;白矾水中白矾含量为4-12wt%;白附子与白矾水的质量比为1:1-3。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制白附子的炮制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静张志强周永康张伟娜闫晓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