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膜式换热器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0940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膜式换热器及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小冷量机组使用现有降膜式换热器时,布液器难以将液态冷媒均匀分配至换热管表面的技术问题。该降膜式换热器包括换热管和至少两个均液部,均液部上设置有均液孔,所有均液部在竖直方向上间隔分布,每个均液部的正下方均存在有换热管的至少部分管段,均液部内的冷媒能经均液孔滴落至该均液部相邻的下层的管段上,且均液部能承接与其相邻的上层的管段滴落的冷媒。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两级以上布液,提高了小冷量工况下降膜布液的均匀性,冷媒在换热管的不同管段上逐步吸热蒸发,提高了换热效率。提高了换热效率。提高了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降膜式换热器及空调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是涉及一种降膜式换热器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降膜式蒸发器原理是通过布液器将冷媒均匀滴淋分配到换热管上,换热管表面的液态冷媒在其表面呈膜状流动,并通过换热管壁吸收管内流体的热量,管外液态冷媒蒸发,达到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目的。在空调换热
,大冷量的机组常用降膜式蒸发器,选用其原因是降膜式换热交效率高、冷媒充注量少,节能效果明显。
[0003]现有的布液器通常包括有均液板,均液板水平布置,均液板上设置有均匀布置的多个均液孔,且所有换热管全部设置在均液板的下方,冷媒由冷媒入口进入到布液器后,在均液板的作用下使液态均匀滴淋到下方的换热管上,从而将冷媒均匀地分配到换热管表面。
[0004]在小冷量的机组上,蒸发器通常选用干式蒸发器或满液式蒸发器的结构,小冷量的空调机组没有选用降膜式蒸发器的原因是当前现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0005]1.小冷量机组,换热量小,需要的蒸发器体积小,在体积有限的情况下,小冷量机组蒸发器分布的换热管数量少,均匀布液效果差,换热效率低;且利用现有技术中布液器与换热管的排布方式,将所有的换热管均布置在水平的均液板下方,难以将液态冷媒均匀分配到换热管表面。
[0006]2.当冷媒进入蒸发器内时,会挟带压缩机中的部分油进入蒸发器,小冷量小体积的蒸发器受冷媒量及空间限制,满液区液位低,无法采用大冷量蒸发器引射回油的方法进行回油,小冷量的降膜式蒸发器回油因难。
[0007]3.降膜蒸发器过程中,往往伴有气液夹带的情况发生,气态冷媒容易影响液态冷媒的均匀分配。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膜式换热器及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小冷量机组使用现有降膜式换热器时,布液器难以将液态冷媒均匀分配至换热管表面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降膜式换热器,包括换热管和至少两个均液部,其中:
[0011]所述均液部上设置有均液孔,所有所述均液部在竖直方向上间隔分布,每个所述均液部的正下方均存在有所述换热管的至少部分管段,所述均液部内的冷媒能经所述均液孔滴落至该所述均液部相邻的下层的所述管段上,且所述均液部能承接与其相邻的上层的所述管段滴落的冷媒。
[0012]优选的,所述换热管包括有冷媒承接部和连接部,其中:每个所述冷媒承接部均位于所述均液部的正下方,每个所述连接部将位于同一所述均液部上层的所述冷媒承接部和下层的所述冷媒承接部相连通,且所有所述冷媒承接部通过所述连接部相连通。
[0013]优选的,与同一所述冷媒承接部连通的两个所述连接部中,两者分别连接在该所述冷媒承接部的相对两端;且其中之一的下端与该所述冷媒承接部连接,其中另一的上端与该所述冷媒承接部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冷媒承接部为直管结构,所述连接部为弧形弯管结构。
[0015]优选的,所述降膜式换热器还包括有进口管路和出口管路,所述换热管在水平方向上间隔布置有两根以上,所有所述换热管的入口均与所述进口管路相连通,且所有所述换热管的出口均与所述出口管路相连通。
[0016]优选的,所述均液部包括均液盘,所述均液盘包括底板和连接在所述底板上的周壁,所述底板能在水平方向上覆盖所有所述换热管的上表面,所述底板和所述周壁围设出上端敞口的容纳腔,所述均液孔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0017]或者,所述均液部包括均液板,所述均液板能在水平方向上覆盖所有所述换热管的上表面,所述均液孔设置在所述均液板上。
[0018]优选的,所述均液孔在所述均液部上呈矩阵式分布,且每行或每列所述均液孔沿该所述均液部相邻的下层所述管段的轴线均匀分布。
[0019]优选的,每行或每列所述均液孔的中心均位于同一直线上,该所述均液部相邻的下层所述管段的轴线位于所述直线的正下方。
[0020]优选的,所述降膜式换热器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冷媒入口和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冷媒缓冲结构,所述均液部设置在所述冷媒入口下方,所述冷媒缓冲结构设置在所述冷媒入口与所述均液部之间,以减少冷媒对所述均液部的冲击。
[0021]优选的,所述冷媒缓冲结构包括冷媒缓冲盘,所述冷媒缓冲盘包括顶板和侧板,其中:所述顶板位于所述均液部上方将所述均液部覆盖,所述侧板连接在所述顶板边侧,且两者配合围设出下端敞口的腔体,所述侧板上设置有连通孔。
[0022]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还固定设置有封板,所述封板和所述壳体围设出冷媒缓冲腔,所述冷媒缓冲腔位于所述冷媒入口与所述均液部之间,并与所述冷媒入口和所述均液部均相连通,所述所述冷媒缓冲盘位于所述冷媒缓冲腔内。
[0023]优选的,所述降膜式换热器包括有相连通的降膜区和满液区,所述换热管和所述均液部位于所述降膜区内,所述满液区位于所述降膜区下方,且其内设置有满液换热管,所述满液换热管与所述降膜区中的所述换热管连通或不连通。
[0024]优选的,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堰板和出油口,其中:所述堰板高于所述满液换热管以使所述满液区内形成既定高度的液位,所述堰板与所述壳体配合围设出上端敞口的储油腔,所述出油口位于所述储油腔底部。
[0025]优选的,所述储油腔的上方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堰板顶端之间形成有溢流口。
[0026]优选的,所述降膜式换热器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出气口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气液分离结构,所述气液分离结构位于所述出气口下方,经过所述气液分离结构的气态冷媒能经所述出气口排出。
[0027]优选的,所述气液分离结构包括气液分离腔和过滤网,其中:所述气液分离腔由壳体和固定在所述壳体内的封板围设而成,所述气液分离腔的底面上设置有进气孔,且所述气液分离腔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
[0028]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降膜式换热器。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降膜式换热器及空调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换热器内的均液部在竖直方向上间隔布置,且每个均液部的正下方均存在有换热管的至少部分管段,均液部上的液态冷媒能够通过均液孔在重力作用下滴落到下方的换热管管段上,且换热管管段上未蒸发的冷媒在管表面汇聚,滴落到下层的均液部上,该均液部再分配冷媒至其正下方的换热管管段;能够实现两级以上布液,提高了小冷量工况下降膜布液的均匀性,冷媒在换热管的不同管段上逐步吸热蒸发,提高了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是降膜式换热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膜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管(1)和至少两个均液部(2),其中:所述均液部(2)上设置有均液孔(201),所有所述均液部(2)在竖直方向上间隔分布,每个所述均液部(2)的正下方均存在有所述换热管(1)的至少部分管段,所述均液部(2)内的冷媒能经所述均液孔(201)滴落至该所述均液部(2)相邻的下层的所述管段上,且所述均液部(2)能承接与其相邻的上层的所述管段滴落的冷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膜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1)包括有冷媒承接部(101)和连接部(102),其中:每个所述冷媒承接部(101)均位于所述均液部(2)的正下方,每个所述连接部(102)将位于同一所述均液部(2)上层的所述冷媒承接部(101)和下层的所述冷媒承接部(101)相连通,且所有所述冷媒承接部(101)通过所述连接部(102)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膜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与同一所述冷媒承接部(101)连通的两个所述连接部(102)中,两者分别连接在该所述冷媒承接部(101)的相对两端;且其中之一的下端与该所述冷媒承接部(101)连接,其中另一的上端与该所述冷媒承接部(10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降膜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承接部(101)为直管结构,所述连接部(102)为弧形弯管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膜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膜式换热器还包括有进口管路(3)和出口管路(4),所述换热管(1)在水平方向上间隔布置有两根以上,所有所述换热管(1)的入口均与所述进口管路(3)相连通,且所有所述换热管(1)的出口均与所述出口管路(4)相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降膜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液部(2)包括均液盘,所述均液盘包括底板(21)和连接在所述底板(21)上的周壁(22),所述底板(21)能在水平方向上覆盖所有所述换热管(1)的上表面,所述底板(21)和所述周壁(22)围设出上端敞口的容纳腔,所述均液孔(201)设置在所述底板(21)上;或者,所述均液部(2)包括均液板,所述均液板能在水平方向上覆盖所有所述换热管(1)的上表面,所述均液孔(201)设置在所述均液板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膜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液孔(201)在所述均液部(2)上呈矩阵式分布,且每行或每列所述均液孔(201)沿该所述均液部(2)相邻的下层所述管段的轴线均匀分布。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降膜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行或每列所述均液孔(201)的中心均位于同一直线上,该所述均液部(2)相邻的下层所述管段的轴线位于所述直线的正下方。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膜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膜式换热器包括壳体(5)、设置在所述壳体(5)上的冷媒入口(6)和位于所述壳体(5)内的冷媒缓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海利石群红卢杏斌岳清学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