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面发电的异质结太阳电池的电极设计及电池互联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电池
,尤其涉及双面发电的异质结太阳电池的电极设计及电池互联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直接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新能源器件,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有效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是高效太阳能电池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开拓太阳能实际应用的关键。非晶硅/晶体硅异质结太阳电池具有钝化效果好、无PID衰减、工艺温度低、转换效率高、结构简单且对称、可以双面发电等诸多优点,是未来光伏产业发展的主流电池之一。
[0003]目前,硅异质结太阳电池是光伏产业中应用最广泛的器件,产业化一般通过丝网印刷低温银浆制备金属栅线,丝网印刷具有工艺成熟、步骤简单、图形化丰富、易于大规模生产等优点,但随着高效异质结太阳电池的发展,丝网印刷金属电极由于附着性较差、较低的高宽比、较高的线电阻、低温烧结时接触电阻限制了其向高效低成本进一步迈进。另一方面,太阳电池互联也是太阳电池能够光伏发电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双面发电的异质结太阳电池的电极设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异质结太阳电池衬底;太阳电池入光面丝网印刷银电极;太阳电池背光面电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发电的异质结太阳电池的电极设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电池背光面电极,包括:位于透明导电薄膜上的金属种子层,以及依次位于金属种子层上的传导层和焊接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发电的异质结太阳电池的电极设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种子层于太阳电池背面的透明导电薄膜上平行间隔分布,呈网栅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发电的异质结太阳电池的电极设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电池背光面电极通过激光转印的方式沉积图形化的金属电极。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发电的异质结太阳电池的电极设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种子层和焊接层的厚度均为1
‑
1000nm,所述的传导层厚度为1
‑
50μm,所述每片异质结太阳电池上的背光面电极呈网栅状,数量为≥56根。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发电的异质结太阳电池的电极设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种子层包括以下金属或...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