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0793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控制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依靠过压保护器无法对蓄电池进入到制动再生回收状态时提前进行保护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所述总成控制器包括检测启动电路、积分判断电路和运算输出电路,所述检测启动电路在制动踏板被踩下得到踩踏信号后启动积分运算电路,所述积分运算电路利用电流传感器U1来检测蓄电池的放电信号,并对放电信号进行积分产生电量信号,然后将电量信号进行判断,并将电量信号传输至运算输出电路中,所述运算输出电路将电量信号进行除法运算得到荷电信号,并利用荷电信号启动过压保护器,实现了在蓄电池进入到制动再生回收状态时提前对蓄电池利用过压保护器进行保护的效果。提前对蓄电池利用过压保护器进行保护的效果。提前对蓄电池利用过压保护器进行保护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控制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纯电动汽车保护领域,特别是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控制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新能源汽车大多具备制动能量回收功能,其中制动再生回收策略是指电机在新能源汽车的制动踏板被踩下时进入制动再生回收状态,电机向蓄电池充电,若制动再生回收控制策略未考虑此时的蓄电池荷电状态(以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为例,例如此时蓄电池荷电状态处于SOC>95%)仍向蓄电池充电,经过多次的制动再生回收充电,累积的充电能量将会使动力电池某单体电压充电至截止电压(大多数为3.65V)而使动力电池超压并进入过压保护状态。
[0003]当过压状态发生时,动力总成控制器紧急启动过压保护器来对蓄电池进行保护,但是处于过压状态的蓄电池已经受到损伤,长此以往会影响到蓄电池的寿命。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的新的方案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控制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依靠过压保护器无法对蓄电池进入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总成控制器包括检测启动电路、积分判断电路和运算输出电路,所述检测启动电路在制动踏板被踩下得到踩踏信号后启动积分运算电路,所述积分运算电路利用电流传感器U1来检测蓄电池的放电信号,并对放电信号进行积分产生电量信号,然后将电量信号进行判断,并将电量信号传输至运算输出电路中,所述运算输出电路将电量信号进行除法运算得到荷电信号,并利用荷电信号启动过压保护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启动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1的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的一端、二极管D3的正极,电阻R2的另一端与开关S1一端相连接,开关S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4的一端、正极性电源VCC,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并连接地,二极管D3的负极分别连接电阻R3的一端、与门U4A的1引脚,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的一端、与门U4A的16引脚,与门U4A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阻R4的另一端相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阻R5的另一端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积分判断电路包括电流传感器U1,电流传感器U1的1引脚与检测启动电路中的电阻R4的另一端相连接,电流传感器U1的2引脚与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阻R15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5的一端、晶闸管Q4的阳极,运放器U5A的同相端,运放器U5A的反相端分别连接电阻R8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电阻R9的一端,运放器U5A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冠晖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奥思伟尔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