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昌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隔震结构的万向柔性管道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0661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隔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隔震结构的万向柔性管道接头,包括建筑物上部、建筑物下部、隔震层管道和柔性连接管道,所述隔震层管道为由横向段和纵向段组成的“L”形管状结构,两个所述隔震层管道的横向段通过固定台架分别与所述建筑物上部和建筑物下部相连,两个所述纵向段之间通过万向柔性管道接头与所述柔性连接管道的两端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应地震位移方向不确定而导致的不确定性,应用万向柔性管道接头,变形方向可以随地震位移方向同步,消除了接头与软管之间的剪力,保障了软管的正常工作。保障了软管的正常工作。保障了软管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隔震结构的万向柔性管道接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隔震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隔震结构的万向柔性管道接头。

技术介绍

[0002]地震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会造成建筑物的破坏和倒塌,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隔震建筑是在建筑物的基底部或某个位置设置隔震装置形成隔震层,把建筑的上部结构与下部基础隔离开,以此来消耗地震能量,避免或减少地震能量向上部传输,能够更有效地保障上部结构与内部人员的安全。
[0003]建筑物隔震技术是在建筑物基础与上部结构设置隔震装置形成隔震层,把房屋结构与基础隔离开,利用隔震装置来隔离或耗散地震能量以避免或减少地震能量向上结构传输,建筑物震动周期大大延长,震动频率明显降低,以减少建筑物的地震反应,从而使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不损坏或倒塌。隔震技术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
[0004]近年来,我国地震频发,建筑隔震技术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建筑隔震支座技术的应用也比较完备,柔性管道的连接工艺是隔震技术的配套技术,在普通管道中间段安装柔性管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隔震结构的万向柔性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物上部(1)、建筑物下部(2)、隔震层管道(3)和柔性连接管道(5),所述隔震层管道(3)为由横向段(31)和纵向段(32)组成的“L”形管状结构,两个所述隔震层管道(3)的横向段(31)通过固定台架(4)分别与所述建筑物上部(1)和建筑物下部(2)相连,两个所述纵向段(32)之间通过万向柔性管道接头(7)与所述柔性连接管道(5)的两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隔震结构的万向柔性管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柔性管道接头(7)包括第一连接管(71)、第二连接管(72)和过渡连接管(73),所述第一连接管(71)的外端与所述柔性连接管道(5)相连,另一端套装于所述过渡连接管(73)内,所述过渡连接管(73)的顶部设有锥形管,其顶部的锥形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72)的底端连通,两者的连接处内壁上设有放置槽(74),所述放置槽(74)上滑动连接有半球形密封件(75);所述过渡连接管(73)的外壁下方连接有呈环形的安装件(76),所述安装件(76)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宝魁冯辉卜凯霖汪桦林柴学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