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小型化3D结构光人脸识别模组精度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脸识别
,具体为一种增强小型化3D结构光人脸识别模组精度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3D结构光是一种新兴的生物识别方式,包含点、线、面的模式,是指投射的光线类型。一般来说,由多条垂直双向的线组成的网络结构最常用,因为这种模式不需要扫描就可以实现三维的轮廓测量,而且速度快,数据捕获、转移和处理过程中采用最新技术,将彻底改革人脸识别的流程与效率。
[0003]目前,小型化3D结构光人脸识别模组的金属支架由于体积较小,刚度不足,在组装固定到设备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轻微形变,而且由于使用过程中温度较高支架膨胀也会造成形变,而支架的形变如果超过0.01mm则会造成原来标定的图形发生错位导致人脸识别失败,形变越大失败的概率越高,因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增强小型化3D结构光人脸识别模组精度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小型化3D结构光人脸识别模组精度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小型化3D结构光人脸识别模组精度的装置,包括金属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支架(2)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泛光源(1),且泛光源(1)的一侧设置有距离感应器(3),所述泛光源(1)和距离感应器(3)皆通过背胶粘贴在金属支架(2)上,所述距离感应器(3)远离泛光源(1)的一侧设置有红外发射器(6),所述泛光源(1)远离距离感应器(3)的一侧设置有彩色摄像头(7),且彩色摄像头(7)远离泛光源(1)的一侧设置有红外摄像头(8),所述红外发射器(6)、彩色摄像头(7)和红外摄像头(8)皆通过点胶治具点胶固定在金属支架(2)上,所述金属支架(2)的正下方设置有主板(9),且泛光源(1)、距离感应器(3)、红外发射器(6)、彩色摄像头(7)和红外摄像头(8)的另一端皆设置有对板连接器(11),所述对板连接器(11)皆连接在主板(9)上的指定位置处,所述金属支架(2)的两端对称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栋,唐业飞,王槐,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鸿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