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件堆放区其对应区域地下空间的加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0500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构件堆放区其对应区域地下空间的加固方法,包括根据PC构件重量,按照堆放区域需要放置的最大满载,计算出堆放区域的受力大小及受力形式;根据最大荷载为设计素混凝土支柱的截面尺寸及确定强度等级;确定PC构建堆放区域,PC构件运输车及吊车运送路线图;根据确定的PC构件堆放区域设计地下空间素混凝土柱支撑的柱子间距;在对地下室结构进行支模时,对素混凝土柱进行同步支模浇筑;对地下加固支撑的素混凝土柱进行定期的强度检查;待上部结构完工后,对素混凝土柱进行拆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方法解决了当前施工现场空间紧张和大量预制构件需要集中堆放之间的矛盾。大量预制构件需要集中堆放之间的矛盾。大量预制构件需要集中堆放之间的矛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构件堆放区其对应区域地下空间的加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构件堆放区其对应区域地下空间的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前,随着城市的发展,对于新开工地而言,可供应用的场地也越来越少,而近年来模块化、预制化技术在建筑行业越来越受欢迎,此两大特征相互叠加之后就会出现一个问题:预制化构件的重量重、体积大,需要较大的平面场地予以堆放,或者将预制化构件堆叠放制,而相应地,当前的施工现场往往没有足够多的平面场地可供预制化构件摆放,同时,当前施工现场往往存在地下空间,故而也无法单纯地将预制化构件堆叠放制,否则将对地面及地下空间造成过大的负载,形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当前的施工现场,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预制化构件摆放与施工现场空间规划的矛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一种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规划,对施工现场局部区域进行补强,进而未预制构件提供临时堆放场所的方法。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构件堆放区其对应区域地下空间的加固方法,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构件堆放区其对应区域地下空间的加固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步骤1、由于PC构架属于模块化构件,故根据厂家提供的PC构件重量,按照堆放区域需要放置的最大满载,利用BIM软件计算出堆放区域的受力大小及受力形式;步骤2、根据BIM软件模拟出的最大荷载为依据,设计素混凝土支柱的截面尺寸以及确定素混凝土柱的强度等级;步骤3、通过BIM模拟场地并结合塔吊的施工半径,确定PC构建堆放区域,PC构件运输车及吊车运送路线图;步骤4、根据确定的PC构件堆放区域设计地下空间素混凝土柱支撑的柱子间距;步骤5、在对地下室结构进行支模时,对素混凝土柱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博文史高友范振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