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性聚醚醚酮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0446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两性聚醚醚酮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两性聚醚醚酮具有以下结构单元:基础单元:磺化单元:胺化单元其中,R1和R2分别独立地选自C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性聚醚醚酮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子交换膜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两性聚醚醚酮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一种适用于大规模蓄电储能的新型绿色二次电池,在发挥太阳能、风能作用以及提高电网效率等方面的重要性日趋显著。目前国内外研究的液流电池种类主要有全钒液流电池、铁铬液流电池、铁钒液流电池、锌溴液流电池等。其中,第二代铁铬液流电池和全钒液流电池是研究最为广泛且具应用前景的液流电池,这两种液流电池体系是继1975年美国航天航空局(NASA)研制出的第一代铁铬液流电池之后,为解决其电解液易交叉污染而研发出来的。第二代铁铬液流电池正负极电解液均采用含有Fe(Ⅱ)和Cr(Ⅲ)离子的水溶液。铁

铬液流电池的显著特点是高效率、低成本、响应速度快、快速的大电流放电能力等。
[0003]离子交换膜是铁

铬液流电池的关键组件之一。目前,美国、日本等国家已经可以将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应用在液流电池中,其生产技术已经趋近成熟,并且已经应用于工业化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性聚醚醚酮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两性聚醚醚酮离子交换膜的两性聚醚醚酮具有以下结构单元:基础单元:磺化单元:胺化单元其中,R1和R2分别独立地选自C1‑
C5的烷基、C6‑
C
10
的芳基或C5‑
C
10
的杂芳基,所述两性聚醚醚酮的分子量为23000~38000,所述两性聚醚醚酮中,所述磺化单元的摩尔比为60~90%,所述胺化单元的摩尔比为1~5%;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将所述两性聚醚醚酮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得到铸膜液;步骤S2,采用辊涂工艺将铸膜液涂覆至基材上形成涂层,得到涂覆基材;步骤S3,对所述涂覆基材进行干燥,得到两性聚醚醚酮离子交换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R1和R2分别独立地选自C1‑
C
10
的烷基,优选R1和R2选自C1‑
C5的烷基,所述磺化单元的摩尔比为65~85%,所述胺化单元的摩尔比为1~5%;所述有机溶剂为所述两性聚醚醚酮的良溶剂,优选所述有机溶剂选自N,N

二甲基乙酰胺、N,N

二甲基甲酰胺、N

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铸膜液中所述两性聚醚醚酮的质量含量为20~3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的软化温度大于180℃,优选所述基材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酰亚胺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利用第一放卷装置将基材连续传送至背辊上;利用供料辊将所述铸膜液传送至涂布料辊上,利用涂布料辊将所述铸膜液涂布传送至所述背辊的基材上形成涂覆基材,优选所述供料辊配置有计量刮刀,优选所述计量刮刀的刮刀间隙为300~600μm;优选所述涂布料的传送速度为0.01~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璇王曙光张蓉江小松王含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