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加多糖含量的茶叶发酵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加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增加多糖含量的茶叶发酵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茶叶起源于中国,是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被提及的最早的天然药物之一,中国和日本民间曾有常饮用粗老茶来治疗糖尿病的经验,其主要的有效成分就是茶多糖(蔡鸿恩.茶叶通报,1979,11(2):58
‑
59)。茶多糖是继茶多酚后从茶叶中提取出来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组分复杂的茶叶天然活性物质。近几十年的研究发现,茶多糖的较突出功效是降血糖、降血脂,并且在防治糖尿病、抗凝血、防血栓形成,保护血相和增强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等方面也具有明显功效,是一种极具应用和开发前景的天然产物,可广泛应用食品、保健等领域。茶叶中含量一般在3%以内,绿茶最高含量为6.35%、普洱茶最高含量为4%、(龚加顺,周红杰主编.云南普洱茶化学,2011年:180; 173),生产多糖含量高的原料开发具有降血糖、降血脂等保健功效茶产品是推动茶叶深加工的一个有效途径,尤其是推动中低档茶的开发利用,但对于茶叶中的多糖含量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加多糖含量的茶叶发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可食药用白参菌种转接于茶汤制作的PDA培养基进行驯化,驯化过程中白参菌种在体积浓度1%
‑
5%的茶汤中由低浓度到高浓度逐渐驯化,驯化后长势良好的白参菌种进行扩繁培养;S2:按茶叶与水重量比为1:1~1.8的比例使茶叶与水分充分混匀,至茶叶含水率达到至少80%,在100~121℃下灭菌20~30min;S3:灭菌后茶叶培养基中接入步骤S1得到的白参菌种,接种量按重量比为100:5~15,接入菌种后在22℃~30℃条件下,培养7~17天,待白参菌丝体布满培养基后,将茶叶取出于40~60℃烘干,即可得到高多糖含量的白参菌发酵茶产品。2.一种增加多糖含量的茶叶发酵方法,包括烘干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筒(2)的底部设置有支腿(1),且烘干机(2)的底部与支腿(1)的顶部固定连接,烘干机(2)的右端设置有连接机构(4),所述连接机构(4)的左端与烘干机(2)的右端活动连接,连接机构(4)的右端设置有加工筒(3),所述加工筒(3)的左端与连接机构(4)的右端活动连接,加工筒(3)的右端设置有动力机构(6),所述动力机构(6)的顶部与加工筒(3)的右端活动连接,动力机构(6)的底部设置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左端与动力机构(6)的底部活动连接,电机(5)的底部设置有支柱(7),所述支柱(7)的顶部与电机(5)的底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多糖含量的茶叶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筒(3)包括活动筒(31),所述活动筒(31)的右端设置有连接环(33),且活动筒(31)的右端与连接环(33)的左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接环(33)的右端设置有固定筒(37),且连接环(33)的右端与固定筒(37)的左端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筒(37)的右端设置有固定柱(34),且固定筒(37)的右端与固定柱(34)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34)的内部均匀设置有连接杆(35),且固定柱(34)的内壁与连接杆(35)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5)的左端设置有套筒(36),且连接杆(35)的左端与套筒(3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筒(37)的顶部设置有导气管(32),且固定筒(37)的顶部与导气管(32)的底部固定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